2011年9月1日星期四

在主的懷抱中看暴風

重新思想這天,由早上的禱文開始,禱文有一種心靈黑夜看不到出路被壓太重與上帝分離的悲戚。伸臂四面張望而無人相助的無助感。當紀念上帝的大能(詩78)( 那Miracle of Life), 呼叫內心深愛的主,意念便得安靜,安靜等候,屬靈偉人便再說:『願主的旨意成就!』
我們的既知道好處不在主以外,仰望主耶穌時,便能在風暴中行走一陣,當再望環境風浪又急便失去信靠的心。學習不望環境而單仰望主手。需要重新的立志。今讀可4.35-41,基督為全能大主宰,人生的風暴有時來得突然,面對壓力有被壓太重的、有路難行找不到出路之感,会很想說主你在睡覺嗎?然而主的言語如同閃電,又像風暴穿越靈魂,喔!原來不是主睡覺,而是我在睡覺;主呼喚沉睡的心靈,叫醒那快要失喪的靈魂。再一次聽主的微聲,又像再為心靈把脈,調較心靈的頻度至不偏左右,把心靈提高才能放得下不足重的事物。『住了罷!靜了罷!』心靈便靜止了,便可以在主的懷抱中看暴風。

2011年8月31日星期三

民事與刑事之例 (出21)

出21.1-11
奴僕之例,是立例善待奴僕、婢女,以保障弱者。服事6年第7年便可自由,給予人權,若因某些理由不願意自由離去,便錐耳為記號,掛上記認
出21.12-26
那些殺人、惡待父母者、拐帶人口也要治死。但亦有誤殺/傷人賠償之例。
什么叫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21:26人若打壞了他奴僕或是婢女的一隻眼,就要因他的眼放他去得以自由。
21:27若打掉了他奴僕或是婢女的一個牙,就要因他的牙放他去得以自由

"以命償命"是以司法公平為原則,因人的生命寶貴,並非為復仇
出21.28-35
牲畜的主人應有責任(這一點可引伸一些責任條款。)每人應要為己所作負責任,也應避免對別人做成損失/傷害。
21:33人若敞著井口,或挖井不遮蓋,有牛或驢掉在裡頭, 
21:34井主要拿錢賠還本主人,死牲畜要歸自己。

2011年8月30日星期二

意外的驚喜

今天因與BANKER一同至國內公幹,原約乘火車再在羅湖與厰長会合到東莞厰。把此事與老板商量,老板卻好客要租一架6人車直通西部通道往廠房來回(費用HK$3,200),因此交通快便,來回途中都看到一些交通事故都不礙。原因晚上採排監獄探訪不便與FC晚餐,但因直通車之利,尚可與FC吃一餐簡便的沙律,這給了FC一个意外驚喜,一些意外驚喜亦看為上主給予的愛。今晚是第3次的準備,尚欠時間的掌握。
與BANKER談什么?想不到回程時因傾談旅遊而引發BANKER談到一个18天的阿根庭的遊歷經驗,又引發司机因此說出他在阿根庭做黑工與遊歷一年。BANKER曾遇到在阿根庭某銀行兌換當地銀紙,換了一張假銀紙,而損失200元;司机則當年玩罷回港,給關員扣留,只付了值HK50元的金錢便能解决問題。這是一條考驗的問題,兩天前FC因聽一个講道講者青年時在一落後國家宣教,時拿貴重器材,給關員扣留要錢,宣教士不付扣留至半夜。同行的朋友等候至夜深,宣教士終被釋放。我們會否選取容易,而走易走的路放棄了立場?
司機認為給予了他很大的方便,而我則認為是信徒面對很大的挑戰。或者久經試練屬靈長者會覺得很簡單平常,不付便不付,重要不過過靠主得勝的一刻!
司機談年幼讀書盡力,但因在一紡織學校修讀紡織,拿了一个全港第一考獲A級,但香港當時轉型了,修讀紡織學無所用成了白廢。而我發覺司機思考靈敏,在BANKER問一條厰房的面積大小對畝數換算呎數比我和BANKER更快,故肯定了他兒時所學無白廢,人會看幸運與否?信徒卻靠賴主手!

2011年8月29日星期一

誡命(出20)

主給我們最大的誡命是什麼?是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我們的神
1.認定神是獨一而惟一的:「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廿3)
2.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廿4-6)
3.不可妄稱耶和華的名(廿7)
4.當守安息日(廿8-11)
焦點是主自己。
全律法包在愛人如己內(加5:14),頭4項以上帝優先,而關於人的則以孝為優先,其它是尊重別人的生命、財物、名聲、別人的家庭幸福。(出12-17)
重點是愛,因愛不加害於別人,是尊重別人。
出20:18-20
眾百姓見雷轟、閃電、角聲、山上冒煙,就都發顫,遠遠地站立,
對摩西說:“求你和我們說話,我們必聽,不要 神和我們說話,恐怕我們死亡。”
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因為 神降臨是要試驗你們,叫你們時常敬畏他,不至犯罪。”



百性對於上帝的說話是恐懼戰驚的。而摩西把這些信息傳達:是要敬畏衪不至犯罪。上帝是大而可畏的,那么愛上帝應是出於至大的敬愛。

(个人感想:而『除祂以外不可有別神』,也是一種愛至極點時候,是獨佔的愛。像夫婦,不要有第三者的介入。)

基層兒童

我的暑假
根據社區組織協會發表的「貧窮兒童生活質素研究報告」,顯示香港每四名兒童就有一名生活於貧窮線下。貧窮兒童的居住環境狹窄,膳食營養不足,難以支付暑期活動的開支。所以,當大部份兒童享受暑期,參加不同類型的暑期活動班、出埠旅遊之際;貧窮兒童多是參與免費的課程、遊覽活動,甚或留在家裡,自得其樂。也有家長想盡辦法,花千多元為兒子安排八項活動,過一個多姿多彩的暑假。

http://programme.rthk.org.hk/rthk/tv/programme.php?name=tv/hkcc&d=2011-08-29&p=858&e=150949&m=episode

回應:小孩時代過暑期,只能在家裏過,一項活動也無,但仍享受簡單的生活。現今因社會的福利豐厚,家長若可懂得有效的運用資源,或可使兒子得到豐盛的暑假活動。

2011年8月28日星期日

齊來為主獻心曲

因練歌及舞,對家人疏忽了;今天妹妹及母親來拜訪,也特別安排和家人喝个早茶,11點前"埋單"先行。祟拜後練詩又未有等候他們。或者我們常對人缺少了愛及疏忽。
正如我們未能恆常的為各人守望,注重自己一刻的得失,又未能聽得進別人微少的聲音。眼張開卻想著事,身在而心不在,有人卻看不見人等等。
能否只每天一句說,將家人、朋友、弟兄姊妹、各人都交託給祢便可以了?
除了一些敬拜,屬靈的事外,我們關心了什么?什么佔據了我們的日常思想。先求衪的國,這國度是怎生的一個國度。
今齊來為主獻心曲,組員曾以4个時段練習,亦以實地練習過,發覺人多而活動空間少;當真要獻歌獻舞時,台上又多了一堆樂器,变得向台前伸展。原預狹少的移位,卻变得有更大的空間。我們要學習更快速的面對轉变的環境(正如今天講道中談到一位事奉者放棄了原先位置,重新的建立;也正如書中某翻譯教士的作品被火燒毁,卻得著更大的幫助)。當聲浪會蓋過音樂,最後的舉手投足卻未能配合到音樂。與FC作一个檢討,有幕後提示者及助唱者會免除一些弱點。隊員中有帶病而舞的,無論得與失,是彼此向主獻呈的一份心意。
弟弟也在之後一個團契獻歌,其他的小組的獻呈活潑、滿有創作及喜樂的恩典。也聽了早午晚堂的詩班的歌。有感於家庭團契中,孩子的彈奏結他及小提琴。有感於自由創意的創作、有感於活潑的舞步、專業與非專業的全然的投入、指揮的淋離盡致、他們都表達團契的愛。

2011年8月27日星期六

屬靈生命的建造 (詩1)

1:1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1:2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1:3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1:4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風吹散
1:5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義人的會中也是如此
1:6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轉化--是要有操練靈命的生命,正如神造人賜他生命氣息,要他生養眾多,有他榮美的形像。
屬靈生命的建造,是有耶穌的心腸,去經歷苦難/重擔/安慰/宣告/磨練 ,也必需建造,誰來栽種?
栽種的管家是自已--栽種靈魂,以自己為好管家 。
本位的服事(基本) 靈魂(屬靈操練,使自立、自養、自存)
這根是联於真神, 重生生長, 分不開你屬主或主屬你(約15)是神同在的EMMANUEL, 有神的介入,栽於溪水旁,是打開心門。每人也要獨自面對信仰, 生命,肉身的死亡, 所以對自己的靈魂負責,不離開他的生命的根源,得到 祝福,
要找到好的土地(教會) 因上帝國度完美是現在你處身的教会,那是最好的(THE BEST),我們有最好的牧者,基督身体是獨特的(UNIQUE)縕藏無限丰富, 要委身教會裏/委身地方的教會/配偶/明白神的心意,是要我們半職/全職的事奉。主耶穌也是大牧者牧養羣羊,珍惜 當下的人。
也要自己成為管家 ,結果子(是命定的)是 一定的。活出創造才能管理,使之結果30倍的, 60倍的, 100的增長,復興!活出命定!
也幫助找出不結果的原因,與上帝同工,同整理(修剪)察驗,找出原因來。
按時候(是有智慧的) ,有春夏秋冬結果子的律,撒種、翻土、等候. 栽培. 收成。 基督栽種 的,葉子都不枯乾. 葉子是樹的見証. 健康與不健康看葉子的茂盛與否。見証榮耀的作為 ,健康與不健康, 是看榮耀的作為,超自然MIRACLE,的LIFE STYLE 彰顯出來,彰顯諸般的見証:見証得救/生活/恩賜/信心突破/復興/輔導/屬靈的見証,把基督活出來。
樹的評語:是生命的蓬勃,生命有影响力、平安順利,丰沛、富足的;
面對建造,不像糠秕,那是種子的皮(表面)在種仁卻不在, 它像是種子卻又不是種子, 是靈魂與身体分開,是批羊皮的狼。 表裏不一有名無實。 原因是.吃了, 花了, 偷了. 爛了. 死了。
被風吹散。是只宗教行為郤無屬靈生命。
是沒有呼召、沒有命定。是難阻的/無立場的/無歸屬/無生命的義意的。
3不2是, 不從不站不作(不斷SAY NO) ,有所不為(先) ;2个YES 喜愛. 思想(唯一),是默想國度 ,有所作為後,是有防守和有攻擊,是新陳代謝, 除舊佈新的,有反正正反的兩面,作營壘堡壘防守的,不從:是NEVER WALK ,有計謀/是自由意志的選擇,是有屬靈動機去走永生的道路,常体察心思正不正,對不對。
NEVER STAND (立場),那是 罪人/義人的立場。有屬靈的立場,有堅持/告白/方向/是真理代言人。 以聖經/主禱文/使徒信經為立場。
NEVER SIT不坐罪人的座位,於罪無份,態度不心高氣傲,要謙卑/虛心,一無所有(靈裏貧窮)自已是NOBODY ,BECAUSE OF JESUS 便是SOMEBODY,我們是塵土的亞當。
虛心:主必興旺我必衰微;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高要降卑,強的示弱,富有的要扶貧。
晝夜思想,唯獨喜愛耶和華律法/思想是有內容/跟從律法,是有積極態度。
有全備的信、望、愛,把屬靈的愛建造起來。
愛的內函/是認同/委身/分享在愛/真理的根基上,有優先次序/是無條件的,是去愛及被愛以豐富的學習,去愛人,被神愛與愛神LOVE AND BE LOVE,由於愛感動我們,我們也絕對的愛去愛神。
過分別為聖生活,如分蹄的(羊豬),羊與豬的分到別,是有反芻與無反芻, 默想是有INPUT OUTPUT,如讀經. 速讀 、精讀、 研讀 、禱讀、 默讀(反复思考),是要消化,有上帝的說話,
先求他的國,頭腦要複雜、但內心要單純。
耕種田地,走永生的道路,操練心思、意念. 情感、邏辑。
有2个糸統:
信心的糸統---有信心的人凡事都能
創造的糸統---TO CREATE , TO MAKE, TO FORM
TO CREATE能小变大. 使無變有,使弱变強,TO MAKE 彰顯大使命. TO FORM(是創造的工, 有其形狀),藉信心啓動:思想+神的話/是改变和啓動,神創造工是持續的,天天活在創造神蹟中。
有3種人
義人:屬靈生命的建造
惡人:沒有屬靈生命的建造
罪人:一部份屬靈生命的建造。
2種結果
義人永生
惡人罪人滅亡
提醒:靈魂好管家
有完整、根、果、葉
進階 得救、得勝、得賞賜!

(轉化與復興2011年7月18-25(顧其芳)
義人如何將自己分別為聖呢?這種表現可應用於生活中么?
義人在惡劣的環境中會結果子么?參羅8.28、31-32

孕育從神而來的遠大夢想(出19.5-6)

出19 : 3 摩西到神那裏,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對以色列人說:
出19 : 4『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 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你們來歸我。
出19 : 5 如今你們若真的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106),因為全地都是我的。出19 : 6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神聖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

摩西將耶和華吩咐他的話當面告訴他們。百姓都同聲回答:「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一定遵行。」上帝在密雲中臨到,叫百姓在與摩西說話的時候可以聽見,就可以永遠相信了。以三天時間預備分別為聖....

到了第三天早晨,山上有雷轟、閃電和密雲,並且角聲非常響亮,營中的百姓盡都戰抖。 摩西率領百姓出營迎見神,都站在山下。 西奈山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臨山上。山的煙霧上騰,彷彿燒窰,整座山劇烈震動。 角聲越來越響,摩西說話,神以聲音回答他。

回應:
神與人立約,把信上帝的人分別為聖,人要離開自已的慾望和貪婪,先去掉貪心,方能傾聽上帝震陷人心靈的聲音(或微聲)。想得到從上而來的夢想便要先與神同行,才能左右開展,其境界是人的夢想無可比擬的,主為人生的導演,衪說:『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作為這劇的演員,便說出導演的說話,也就要認真的過每一天,為人生每一个點滴,築上祭壇 (在家裏,工作中,社会裏,也在教會中),是多走一里路的。過順服主的生活,才能活出神為我們計畫最有價值的人生,呼求尋求衪的國度給你的夢想,你的人生不会到此為止,上帝給你的生命更精采,不要為自已劃地為界,劃定界限。
參考:DREAM TO GIVE HAPPINESSP.53-74 及轉化與復興18-25/7/2011培靈會 1

小小的夢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4yfF11doYA
小小的夢想演唱:讚美之泉 專輯:寶貴十架詞:李信儀 Jessica Lee曲:游智婷 Sandy Yu
藍天是白雲最美的故鄉,大地是小草成長的地方,
海洋是河流安歇的暖房,夢想是未來幸福天堂,
小小的夢想能成就大事,只要仰望天父的力量,
小小的夢想能改變世界,帶來明天的盼望,
耶和華是我們的力量,同心來為主傳揚來發光,
前面的道路全然交給祂,祂必同在使我們剛強。

2011年8月26日星期五

上帝的榮耀


早上MP3機無電,在巴士上在思想中模擬了一遍一個監獄探訪的訊息分享。
今讀PETER的一篇"Glory of God 神 的 榮 耀" https://sites.google.com/site/godtellyou/about-the-world/glory-of-god

有彩虹橫於PETER的聖經上那是以賽亞書第6章,再細看此章,把這圖像留下腦海。
午間,去建道報了2個SHORT COURSE, 再得FC答應去循道書樓購票去弟兄的一个演唱會,但無票買。
等到1:40才進入一間日本餐廳吃飯。
思想屬天的事,使人更加專心,因一切工作也是上帝分派的。
若我們作事能不受外界干擾,集中注意力,把它投射於一點上,便能發放光芒,若這點光芒能歸回上帝的國度,求上帝的榮耀,很多事便不足介懷了。
晚上欣賞鍾氏兄弟的新碟。思想一隻歌的詞,朋友‧愛,人生路上的失足跌倒,彷彿漆黑一片看不透,壓力可能來自一份孤單感,那些低聱的鼓勵說話,同行是無輩份,唱一首歌共創一个傳奇,無論遠近千里或是生是死,也不能與基督的愛隔絕;在生趣中、人面中、聖經的說話、歌曲中找到彩虹,懷抱碧海青天;步至各各他山上;神掌管萬有時間空間,只有以禱告意念穿越不能打破的空間;縱有迷霧、黑夜、流盡淚,亦有主擁抱。歌曲/樂器/鼓聲跨越了文化地域。
聽罷,便找回一份三頁的訪韓分享會的記錄,細看:
才剛看見,姊妹分享一幕:"....最後竟成了是全天地的敬拜,壯麗無比。我立時想到上帝向以賽亞顯現的一幕,主坐在寶座上,聖殿充滿煙雲,主的榮光充滿全地,以賽亞看見自己唇不潔,要被炭火沾脣,除去罪孽...."
回應:我們要記得那些經歷,不忘記主的作為/經常重温,衪向我作了什么?受過醫治、心被恩感、心意更生轉化,帶著一份札心、更多的禁食禱告、讀經、靈修,受命/帶著使命復興。勸勉除罪、持守公義憐憫,得著能力便要作見証直至地極,為上帝的榮耀。
(純一的意向:單一的心志和目的)

2011年8月25日星期四

耶和華尼西 (出17. 8-12, 15-16)

以色列剛得到上帝之助解决缺水的問題,又面對強兇悍掠奪為生的亞瑪力人來爭戰。
以色列人為防衛而戰,不是為掠奪而 戰。
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明天我手裡要拿著 神的杖,站在山頂上。” 於是領袖選領袖,領袖再選出人來,經過挑選。


於是約書亞照著摩西對他所說的話行,和亞瑪力人爭戰。是順服的。

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
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
戰場落在兩處,一處在山頂,是屬靈的爭戰,另一處在地上,約書亞與屬肉体的亞瑪力人爭戰。
但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是終日。
由於爭戰持久,要舉手(有比喩禱告)不垂手才能得勝,摩西原來+分專注無坐下,那么要支持到底非靠一人之力,他們搬石頭來放在摩西下面使摩西坐上面,是經思考、策劃、合作,亦需要休息使之能繼續持久的舉手,亞倫與户珥扶著摩西,是支持著領袖的工作,他們都有適合位置,並不停止。最後約書亞取得勝利。
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註:就是“耶和華是我旌旗”的意思:「旌」是「高舉」,「放在當眼處」行軍時以旌領頭放在當眼處,爭戰的唯一旌旗是耶和華,把目光都跟隨衪便得勝)。
又說:“耶和華已經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是對抗罪惡不顧惜的。

2011年8月24日星期三

數學題,"嗎哪" (出16)




出16:16 "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你們要按著各人的飯量,為帳棚裡的人按著人數收起來,各拿一俄梅珥。”
一俄梅珥是當時的容量單位,約2.3公斤,約5磅。
出埃及的男人(除婦人與孩子)有60萬人(出12.37),=2.3kg x 600,000= 1,380 ton給男人每天吃的嗎哪重量。

出16:10亞倫正對以色列全會眾說話的時候,他們向曠野觀看,不料,耶和華的榮光在雲中顯現。 出16:1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出16:12我已經聽見以色列人的怨言,你告訴他們說:‘到黃昏的時候,你們要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飽,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早上FC看見彩霞(她認為是一条彩虹躲在云中),因她的指示我看到彩霞, 而遠方的Peter不多久的一个清晨在以賽亞書6章上看見一度彩虹。那么再看此章/有關訊息帶來一個什么指引)

2011年8月23日星期二

瑪拉的苦水與以琳的清泉

瑪拉的苦水(出十五:22 - 26)
以色列人在書珥曠野走了三天,找不著水。來到瑪拉,又不能喝那里的水,因為水苦。百姓就向摩西發怨言,說:“我們喝什么?”
瑪拉代表不信神的百姓,當得不到神施幫助時人很容易怨天尤人,又再不信、埋怨;。
瑪拉也代表了人生的幽谷。

而以琳則代表神豐富的供應。上帝為他的子民必有預備,那裏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是在安歇的地方,讓子民能在那里安營。
那裏不是長久寄居的地方,但卻讓可享受一段蒙福的好時光。若我們沉醉於暫時安歇之地,不前進,便不能到抵美地。清草地、溪水旁也是可安歇的地方,不是人生的目的地。

人生同樣會經過瑪拉,也經過以琳。我們要學習信靠順服的功課。

「夢」與「夢追尋」 (5) 夢的交流

詩139:23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
詩139:24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大衛的詩,交與伶長。〕

晚餐時與FC分享早兩天的一个夢,那是一個撘LIFT(電梯)的夢,時FC剛進入一LIFT,而我跟着進入,但當入內時,卻不是入LIFT內,而是在LIFT的上面,不久LIFT向下移動,LIFT頂自動破裂,之後墜入了LIFT內,再與FC一同出LIFT同行。(這不是惡夢,是團聚的夢)

而FC也說近日發了一夢,夢中在家內,與另一親友K一起,是+分穩妥,而屋外是滿是橙色的熔岩。 (我會問,為什么不預我一份,我会正如前一夢,幻想跌入她的夢中)

無論坐下、起來、行路、躺臥上帝都曉得細察,遠近都知道我們的意念,深知我們一切所行的。有那些上帝不知?連我隱藏的潛在意識都知道。對於那些事不想給或想給祂和道?我無法選擇,因祂早己知道了。正如創世記亞當與夏娃,吃了禁果,便感涼快,躲藏上帝的面。若我們不能進入一個適切之地,便要竭力改進,要尋求、尋求衪的面。在主的懷中,往上仰望,是持續專注的一種狀態( A STATE OF CONSTANT CONSCIOUS COMMUNION)。

香港电台採訪鍾氏兄弟 (平凡人的不平凡事)

· 2011-08-22 重點內容: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出唱片的鍾氏兄弟(0835)



http://programme.rthk.org.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name=radio2/morningsuite&d=2011-08-23&p=400&e=&m=episode

22-25 AUG


提示:第三循環的32分


每人都有一个夢想,鍾氏兄弟的夢想是什么?就是把恩賜、歌曲化作祝福!能夠把夢想實現,就要勇於把夢想實現心存盼望與感激。

2011年8月22日星期一

YOU DO THE BEST, GOD DO THE REST.

姊妹突如奇來的智慧,向一名竭力的弟兄說:『YOU DO THE BEST, GOD DO THE REST.』非常順口,發覺這句說話好像不是她說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需要互相勸勉。
林前3:9 因為我們是與 神同工的;你們是 神所耕種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

另有姊妹分享〝撒該的故事":
路19.5耶穌到了那裡,抬頭一看,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
我們的身份互換:
若你是耶穌,我是撒該,
多謝記得知道我這罪人的名字叫撒該,祢的呼喚是如此親切,祢叫我來到你身旁是如此的接近,是如此適切。多謝你不計較委身屈就的拜訪。主耶穌袮那有這么多的時間和愛心?
只要聽主的話,"快下去"是聽見立即去行,其它事GOD DO THE REST. 衪愛我們往在我們的家裏。

摩西之歌、羔羊之歌

摩西向海伸杖,耶和華便用大東風,使海水一夜退去,水便分開,海就成了乾地。
以色列人下海中走乾地,水在他們的左右作了牆垣。


他們因著信,過紅海如行乾地;埃及人試著要過去,就被吞滅了。(來11:29)

主的心意怎樣?
他使摩西知道他的法則,叫以色列人曉得他的作為。 (詩103:7)
摩西立即回應是作歌歌頌上帝,更願意遵從祂的法則、旨意和道路。

摩西自己看見上帝的大能,便作歌讃美創造天地的主。(出15.1-18)
想不到啓示錄也有摩西之歌、亦有羔羊之歌。
啓15:3唱 神僕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說:“主 神,全能者啊,你的作為大哉,奇哉!萬世之王啊(註:“世”或作“國”),你的道途義哉,誠哉!
啓15:4主啊,誰敢不敬畏你,不將榮耀歸與你的名呢?因為獨有你是聖的,萬民都要來在你面前敬拜,因你公義的作為已經顯出來了。”
誰為羔羊作歌?耶穌以生命為歌,以自已的血為祭一次的獻上。

而亞倫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的回應,是手裡拿著鼓,帶領眾婦女一同去拿鼓跳舞。 米利暗應聲說:“你們要歌頌耶和華,因他大大戰勝,將馬和騎馬的投在海中。”

(24 AUG後記:另refer to 每日與主同行4週6-7日:詩121, 23, 139,119(M))

2011年8月21日星期日

憑信而行

人生少不免有點小風波,若太多的風波卻会令人心碎,幸虧主總会帶來安慰與勸勉。
需然不常跪禱,今天也有關着房門獨自跪禱的時刻,由於無記錄禱文,也把禱告忘了,但有一種曾相識的感受。但我記得靈修書中一句出埃及記的金句:
出19:4‘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
早上早了出門,途中有很多的mp3播放,竟是詩篇系列:先後有詩103 我用什么來報答祢一切厚恩/如鷹返老還童,詩61 我要投靠在你翅膀下的隱密處;詩72 太陽還存,月亮猶在;一些讃美詩:詩34 我要時時稱頌耶和華,讚美他的話必常在我口中。
早餐過馬路時突然会記起為某人禱告。而用餐後也為FC禱告,在等FC時,看見他椅邊的3度射線,便向FC說她旁边有三条光線,而FC突然心情轉換,心意更新。我會把三度光線作為祝福。
詩班今唱 ON EAGLE'S WING。乘鷹翅膀(詩9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rRea9qnjK4
今午堂講道的講章有重點提示,(凡事憑信而行),中堂亦有。
午堂主題經文以出1.8-,2.10,除了顯收生婆的信心,也顯示了摩西母親的信心,她們把信心顯示出來,信心的表現是順服,當我們信且靠,但因應環境/心中的軟弱,未有順服於大能的引導之下,体貼了自己眼前的處境/困難的即時解决,以自己有限去解讀無限。今讀禱文有說『祢配受的敬畏遠超我們所了解的。』
講者說得好,3次反覆了一段記錄作為今次的重重之重:憑信而行是關懷上帝的旨意多於自己的榮辱、禍福。我想我們有很多時候太關心自已的榮辱得失,正如彼得專業打魚而未有所得,把得魚的祝福看重過於得人。主說開到水深之處,就是彼得自限於未夠深,以致未有所得。而讀羅馬書12.1-21經文中我們會把重點放於1-2節上,(今次卻記下〝專一〞、"殷勤"、"不虛假的愛心"。)
午餐前突然收到一个急order介紹衛斯理怎樣教你蒙恩《另列讀書報告》,由於未有準備,便利用午餐時急忙找回失散的記憶(記事薄與剛有另一書《約翰衛斯理的今日信息》的提示),幸兒****訪韓分享會****(另列)與領聖詩都嚴重超時,而不用急就章。其間"蒙查查"作了一个捐款,換來了5張免費佈導會票(希望可為此佈導会票作(幾个靈魂)的代禱。
職員會後6.30。返家時又有另一糸列的MP3聖經,其中有詩33 ,提后1詩1(另列),林前10述說古事以為鑑戒, 林前15& 3
詩33:1義人哪,你們應當靠耶和華歡樂;正直人的讚美是合宜的。
詩33:2 你們應當彈琴稱謝耶和華,用十弦瑟歌頌他。
詩33:3 應當向衪唱新歌,彈得巧妙,聲音洪亮。

提後1:6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 神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
提後1:7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

過紅海

出14.14「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

出14.18 ......我在法老和他的車輛、馬兵上得榮耀的時候,埃及人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了。”





有誰不知耶和華是神?+災剛過,法老放人,當知耶和華是神,但仍心有不甘想取回一些什么。

而以色列人有雲彩的引導,同樣和道耶和華是神,當埃及追兵來到時,又非常懼怕,向上帝哀求。人心常常因時間的变異,環境壓力起了变化!

出14:11-12 他們對摩西說:“難道在埃及沒有墳地,你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嗎?你為甚麼這樣待我們,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呢? 我們在埃及豈沒有對你說過,不要攪擾我們,容我們服事埃及人嗎?因為服事埃及人比死在曠野還好。”

生死繫於一線時,以色列人選擇服事埃及人,返回舊路。

以色列人脫離埃及舊我的處境,過紅海當中經歷了上帝的大能,便信服了上帝。(出14.31)

人脫離了為奴之地得以自由、安息,那是何等快樂;疲倦的客旅,到達目的地,是何等安舒,一個心裏煩惱,愁苦的人,得到平安,是何等佳美。極目望細心聽,世界有那些人真正得到安息。

肉体的忙碌,事务煩亂,都使人急燥和厭 煩。何况有許多的壓迫、窮困、疾病....,所以世上滿了嘆息與憂慮。像面對紅海,有雲柱與火柱在旁仍未感真正的安舒,只有真知道神,全倚靠時,像孩子躺在母親懷裏便得安息。

2011年8月19日星期五

火柱與雲柱


晚上火柱,日間雲柱,我們有那些火柱雲柱?
是彩虹?還是一些經句?
當雲柱停止了,以色列便安營。當雲柱移動時以色列人便起行!
那些雲柱火柱是什么?我們是起行或停停休息。
我們休息安靜,知袮是神,看看上帝出手/作為。
神編我們一生的音,我們只管按譜彈奏,不必怕遇見音停符,祂們不能刪去的,因為一刪去就破壞音樂的精彩。-----羅斯金
當雲彩起行時,又要勇敢的衝鋒前進。若在世界中去尋求安息,又如何獲得永恆的安息?

牛膝草



「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的罪,我就潔淨;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詩篇51:7)



http://www.cclc.org.tw/Encyclopedia/Hyssop/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那一夜,摩西吩咐他們要用一把牛膝草來蘸盆裏羔羊的血,將血打在門楣和左右的門框上。牛膝草是最小的植物之一,智慧的所羅門王講論草木,是從黎巴嫩的香柏樹,直到牆上長的牛膝草(列王記上4:33)。香柏木是當時最高大的樹木之一,而牛膝草則列在最微小的植物中。根據新約的啟示:數量最小之物乃是我們的信心,因此,牛膝草代表信心。以色列人如何取用逾越節羊羔的血呢?乃是藉著牛膝草所預表之微小的信心。(出埃及記12:21~22)

2011年8月15日星期一

+災三循環 (出7-10)

災害的第一循環
法老對摩西、亞倫使杖变蛇、杖吞末了術士的杖仍為所動;法老對血災的反應,是轉身進宮,那只影响一點民生罷(河裏魚死了有點腥臭),埃及人在河的兩邊挖地,仍得水喝。以色列人走了便無工人做事,影响更大。蛙災來到,行法術照行,反使境況更惡劣 ,法老開始動容,請摩西求上帝使青蛙離開,但他只容百性去祭祀,但又反口。虱災發出時並無預警了,亞倫用杖擊打地上的塵土,使塵土變為虱子。這次在人身上和牲畜身上有了虱子,連行法術的都對法老說:“這是 神的手段。”法老並無改变。
第二循環
蠅災來,埃及全地被蒼蠅敗壞,但以色列人住的歌珊地卻一只都沒有。法老的說:“我容你們去,在曠野祭祀耶和華你們的 神,只是不要走得很遠,求你們為我祈禱。” 只是敷衍了事。 蠅災只給法老一點騷擾。
畜疫之災: 死魚、死青蛙及敗壞的蒼蠅的災害之後便是瘟疫,同樣耶和華吩咐摩西轉述,定了時候,第二天耶和華便行了這事(上帝是坐言起行的上帝),埃及的牲畜几乎都死了,只是以色列人的牲畜,一個都沒有死。法老還是心硬不肯放人。
瘡災發出時亦無預警,耶和華吩咐摩西、亞倫說:“你們取幾捧爐灰,摩西要在法老面前向天揚起來。 這灰要在埃及全地變作塵土,在人身上和牲畜身上,成了起泡的瘡。” 災害不單止在牲畜之上,也在埃及人的身上。法老心仍剛硬。
第三循環
雹災的預警,那些法老的臣僕中懼怕耶和華的話,便叫他的奴僕和牲畜躲起來;但那不把耶和華這話放在心上的,就把他的奴僕和牲畜留在田裡。那時,雹與火攙雜在埃及遍地,擊打了田間所有的人和牲畜,並一切的菜蔬,又打壞田間一切的樹木。 惟獨以色列人所住的歌珊地沒有冰雹。 法老悔罪了,但只是怕災害而表面認罪,容以色列人去。但法老還是反口。這次災害,危及不信的人與田中的大部份出產,還有小麥粗麥未受影响。
蝗蟲災害的預警,法老的臣僕終於忍不往了,便給壓力法老, 首次在災害未發是先法老召摩西、亞倫談判 ,條件是:只要留下年少的,其他都可離開。但仍不能為此與其妥協,因為無保留的,早晨東風把蝗蟲颳了來,在埃及的四境遮滿地面黑暗了,吃盡地上一切的菜蔬和冰雹所剩樹上的果子。法老再次求饒。於是 耶和華轉了極大的西風把蝗蟲颳起,吹入紅海,在埃及的四境連一個也沒有留下。
黑暗之災並無預警,埃及遍地烏黑了三天,人不能相見,誰也不敢起來離開本處,唯有以色列人家中有亮光。法老的條件:只要留下羊群和牛群,其他的人都可以離開。基督徒若是時常記挂這些財產,是絕對走不遠的。法老警告摩西不要再來見他,不然摩西一定死。耶和華是無可比擬,埃及人敬拜的太陽神他們一切的神都無發予之相比。

回顧十災使人記起近年的災難頻繁,需然今天無摩西出來預警轉述這些災難的意思,這些災難很大部份是出於人類對天然地土海洋做成損害,如對樹木砍伐、大量碳排放、資源濫採礦、核子試爆、工業/生態污染、毒害、貪濫欺騙........。

2011年8月13日星期六

羅騰樹下 (2)


詩101:2 我要用智慧行完全的道。你幾時到我這裡來呢?我要存完全的心行在我家中。
在人生中也許有數之不盡的事,有的叫我們偏離失迷,有的叫我們灰心喪志,有的叫我們疑惑恐懼。若是我們的眼目繼續以自已為中心、為焦點,我們就無法走完這一條朝敬神的旅程。讓我們把焦點調較,舉目仰望那位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耶穌(來十二21)。這就是用智慧行完全的道,並且行在我家中(即從我心靈深處行出來)之意。----13 AUG 詩與思

灰心、失望產生不信,抓住主的應許、忍耐、安靜等候。風雨擊打樹,使樹更堅韌。

太10:38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

可以當我們能把那獻給主的歌唱得最好之時,又或馴服棄絕老我,以接受主的旨意而內心仍平靜中又無掙札,那測試又合格了一次。

【羅騰樹下】王上 19:1-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bbljZeAKoY

你曾奉獻你身心,說一生為我而活,但你現在怎麼景況,仍是令我失望!你明白我意旨麼?你知我的心意何在?但你依然軟弱沮喪,仍舊跌倒失落!躺臥在羅騰樹下,究竟你做甚麼?莫非不能儆醒一時,還要走的道路甚長。起來!起來!你要往何烈山上。



當信心動搖,仍要倚靠,才轉離現况得著安慰與幫助。聽!那微小的聲音,傾聽、順服、信靠、竭力遵行到底。起來!起來!要走的道路甚長。

2011年8月10日星期三

造磚 (出五)

法老強迫以色列人做苦役建造積貨城。(出1.11)
當摩西、亞倫去對法老說:“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這樣說:‘容我的百姓去,在曠野向我守節。’”法老不認識耶和華,也不容以色列人去!認為他們叫百姓曠工,反更苦待以色列人。不給草他們造磚,要自己拾草,但又要交足數。百姓拾不到草,只拾碎莖殘梗,工作極之困難,交不足數捱打受苦便向摩西投訴,摩西便向上帝說:「 主啊,你為什麼苦待這百姓呢?為什麼打發我去呢?」 從以上看,這樣的處理方法是循序漸進的,是向法老說明來意,不能一下便降災。而摩西面對頑梗的法老實行使命是困難的。 (造磚:泥中混以草或碎禾莖增加黏合性,在日頭曬乾,才堅固)

2011年8月8日星期一

高標準的上帝 (出四)

出4:24 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華遇見他,想要殺他。
摩西被不滅的荊棘火的大異像吸引,聽見耶和華在內中呼叫〝摩西、摩西〞,摩西立即回答說:〝我在這裏〞,這一个呼召後,随著便要摩西脫鞋,便指示衪是誰,要他做什么,使他知道怎樣做,


使摩西得著應有的能力、信心與伙伴。
並續步顯示所作的神跡奇事,一方面要使法老心剛硬,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最終要殺法老的長子(出4.23)。摩西被委派返回埃及,便與妻子兩个兒子回去,拿著上帝的杖去。
但今次查經的重點卻在於:
出4 : 24 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華遇見摩西,想要殺他。
這好像和前文有些予盾。明明好像很有條理按步就班,摩西作了那些事干犯上帝的聖怒?
在聖山上脫了鞋,認識自已的無有,認識上帝是自有永有,答應上帝去做事,身体力行的,那裏出錯?4.25-26說出因由: 西坡拉(摩西的妻子)就立刻替兩个兒子行割禮,神才放了他。
割禮是立約的記號(創17) 由此看之上帝看重衪與人所立之約。要檢示自已所作的一切,那些不合上帝規格/心意便要除去,要慬慎自已所作的一切(來8.5)。
今天的的約是立在心版上的新約。(來8.6-9, 耶31.31-34)


(後記:箴3:3不可使慈愛、誠實離開你,要繫在你頸項上,刻在你心版上。
7:3繫在你指頭上,刻在你心版上。
17:1猶大的罪是用鐵筆、用金鋼鑽記錄的,銘刻在他們的心版上和壇角上。
林後3:3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藉著我們修成的。不是用墨寫的,乃是用永生神的靈寫的;不是寫在石版上,乃是寫在心版上。)

2011年8月7日星期日

主領我何往必去!

4:14「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
早上從一本釋經講道集查經重温出埃及記第2章,此處把焦點轉向法老的女兒對摩西所作的5件事,由「看見」、「打發婢女」、「打開箱子,看見孩子,孩子哭了」、「就可憐他」、答允「可以」。摩西得救的背後有無形上帝的手帶領!
但它引用了以斯帖記4.14一句,代表整个事情/一生的恩典背後,有上帝的計劃。
由以上一句經文recall回想兩天前晚餐與FC談論些什么而引用了此經文?由於無筆錄又想不起來,便追問FC我們說了什么?我認為這是一个關鍵的說話。
FC說大衛求起聖殿時,是按上帝的心意求,而禱告要求的不是妄求,摩西不求自己做王子,以斯帖不求自已作王后。可能由此回應FC此句斯4.14。
剛recall完畢,香港電台「舊日的足跡」訪問孫詠恩,她正勸導聽眾說:不求未來的丈夫『帥』,不求他高薪厚職,不求兒子讀名校.......否則是貪心了。

另星期六晚上由温作門徒的一个條件「純正的意向」查「屬靈的眼晴」(專注),再查馬太福音第六章 太6:33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那晚便與FC笑說「不是按我的意思,按祢的意思。」因又剛看每日與主同行(4周第一天):
讓我建議你每清晨便做好準備,將你要面對的交託神。謹記「不要照我的意思,乃要照你的意思;不要照我的時間,乃要照你的時間」,晚上睡前便作感恩的禱告。

而今午堂講道是《尋求上帝》講者述說兩星期前往挪威的歷程與困境,返港下機時又遇氣流,2歲多兒子像不怕,當最近兒子看見飛机才說怕怕。我想:「人生真正遇困境時,當時未必了解自己的感受,只有事後回望才知到,也只有掌管明天的主知透我們的需要。」




詩歌:Seek ye the Lord
賽55 : 6
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
在他接近的時候求告他
賽55 : 7
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
不義的人應除掉自己的意念。
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必憐憫他;
當歸向我們的神,因為他必廣行赦免

【主領我何往必去】詩集:頌主新歌,452
背起十架來跟從我,我聽見主慈聲;我捨生命贖你罪過,當將你所有獻呈。
主牽我緊靠祂身旁,尋明主旨,法矩;使能行在主旨意中,主領我何往必去。
或要經過幽暗道路,或渡風暴海洋;背我十架跟隨恩主,無論主領我何往。
我命、我心所有一切,獻與愛我基督;無論領我何往必去,因祂是我王、我主。

副歌:主領我何往必去,主領我何往必去,   
主這樣愛我,我必跟從,主領我何往必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jvbRgmVGMo
後記:
午間往循道書室購了2本研經書,一本"一紙通",回家看了出埃及記第三章,以一紙通研究西奈山(何烈山)位置,而摩西則在不滅的棘荊火中遇見上帝(回想上帝的一些痕跡),當他被吩咐要脫掉鞋子才能站立聖山時,心想尋求上主,主亦要人遵守一些規定,另默想"我就是我是Iam who I am", 而摩西則有如說〝我是誰?〞上帝揭示了領出以色列人到流奶與蜜之地的異像。

晚上FC拿了一本多年前的記事薄給我記事,其中只用了兩頁,只記錄了一些經文。
當中一版:研經的12規則與7項反面教材
千里之行始於腳下,若我們要求便始於信了(羅10.14)
我們所需要的是內裏的誠實(詩51.6)
勞碌與遊手好閒,兩者要取一個平衡。
記事簿提醒我:也為國家祈禱。



還記起星期六下午於運動場漫步,一邊看海,一邊看著跑步的健兒,清風徐來,鳥兒歌唱,FC問上帝會怎樣向人說話,我答多次多方的。


2011年8月6日星期六

我把他從水拉出來 (出2)

出2.4-9
孩子的姐姐遠遠站著,要知道他究竟怎麼樣。 法老的女兒來到河邊洗澡,她的使女們在河邊行走。她看見箱子在蘆荻中,就打發一個婢女拿來。她打開箱子,看見那孩子。孩子哭了,她就可憐他說:“這是希伯來人的一個孩子。” 孩子的姐姐對法老的女兒說:“我去在希伯來婦人中,叫一個奶媽來,為你奶這孩子,可以不可以?”法老的女兒說:“可以。”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親來。 法老的女兒對她說:“你把這孩子抱去,為我奶他,我必給你工價。”婦人就抱了孩子去奶他。
徒7.20-29
那時,摩西生下來,俊美非凡,在他父親家裡撫養了三個月。他被丟棄的時候,法老的女兒拾了去,養為自己的兒子。 摩西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 他將到四十歲,心中起意,去看望他的弟兄以色列人。 到了那裡,見他們一個人受冤屈,就護庇他,為那受欺壓的人報仇,打死了那埃及人。 他以為弟兄必明白 神是藉他的手搭救他們,他們卻不明白。
第二天,遇見兩個以色列人爭鬥,就勸他們和睦,那知那鄰舍的把他推開他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我,像昨天殺那埃及人嗎?’摩西聽見這話就逃走了,寄居於米甸,在那裡生了兩個兒子。

上帝拯救的計劃,除了第一章的那兩个敬畏神違王命的收生婆參與外,也有法老的兒女把摩西收養,但有否留意孩子的姐姐亦參與其中,她亦有份於這計劃之中?
她遠遠站著,要知道他究竟怎麼樣。 是看顧與保護。 由於她全心全意專注這小孩子,所以能把握時機對法老的女兒說:“我去在希伯來婦人中,叫一個奶媽來,為你奶這孩子,可以不可以?” 她得著智慧,使一个母子分離的人間悲劇轉化成美滿的結局!使徒行傳7.22補充了出埃及記的歷史:摩西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
我們 把摩西離開埃及的原因可能歸究於他的信: "他因著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又或歸究他的懼怕 法老的追殺,而離開。姑勿論離開的原因是他殺了人,還是權力的鬥爭的犧性品。他錯誤的方式救以色列人而受苦,於米甸地卻因仗義救米甸祭司7个女兒脫離牧羊人的欺壓而得幫助。由此而看有時上帝正用不同的人,人的軟弱,人的正義感、負面的事、正面的事、狹路險境去完成衪的計劃(羅8.28)。前四+年摩西學習了一切的學問,而後四+年他在曠野牧羊,擺脫皇宮的榮華富貴,學習了虛己,經歷磨煉,他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希11:26)
神看顧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的苦情。(出2.25)祂無忘記衪的子民,也聽他們呼求,並預備了拯救。但按祂特定的時間、心意和方式表現出來。

2011年8月4日星期四

知、情、意、行

星期一晚腸胃有點不適,半夜把一些氣排出,隨手拿了本聖經壓著不適之處直至把氣排清又安然入睡。據聞當我半夜發出聲响時,FC為我禱告叫可以不用辛苦(便無發出聲)。究竟是人力把氣排出?還是FC的禱告使辛苦止息?但都為此感恩。
經此睡眠的障礙,星期二帶著一點不精神渡過半天,幸而公幹途中可睡覺,晚上也早點休息。
星期三的重點是外母生日,放棄一个練歌聚会。晚上10.00才返到九龍家取些大袋東西,但可能太晚CALL貨車不成,又選擇帶少些東西,改乘巴士返柴灣。關掉了租車之途徑,省回了一些花費。FC亦問到面對人生的種種抉擇,因時間、資源與當時的位置,只能選擇了一些不可或缺的,但又不可一概而論。另荒原上,一肺病病人垂危,哭訴說她的一對小兒女無人照顧行乞過活。司教士怎作?當時資源又缺,她想若他有一點點肺病便可受到照顧,或者這是當時最佳的選擇。
今天問同事與家人這星期世界的重點所在是什么?他們不若而同把重點放在美債、歐債上,一言敝之『債』。把債字拆解,是人的責任,若人失責,便做成一些人禍與災難。
今天內心因一句經文:『治服己心,強如取城』再查看一遍箴言16章。
我想治服己心,不止是睥氣而言,也是對舊我、私慾而言。便當每天脫去舊人,穿上新人。只有打碎心中的偶像,才能獻上身心為祭物。同學說刻在心版上的說話,也是因剛硬的心心碎了,自感不足才能謙卑。
老師引用路4章主受試探,經過了試驗測試便成功,經試練受到鍛練,屬靈肌肉便成長。
重溫使徒行傳17章16-34,保羅在雅典見人拜偶像的心情是著急。便想起:「我為你的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就是這種心情,以上帝、主的心意為我們的心意。這道其實離我們不遠。
FC分享查經的重點是:知、行、情與意。而我認為最大的操練就是行了,正如老師說生活與信仰不能分割。

2011年8月3日星期三

敬虔加上知足




提前6:6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2011年8月2日星期二

SUM OF CHOICES人生抉擇的總和(2)

"於是,他按心中的純正牧養他們;用手中的巧妙引導他們。"〔詩78: 72)
我們行人生的旅程,是由無數的抉擇組成;又由人生無數的點子組成一頁,我們把這些人生札記的總和,從主引導使之合乎衪所喜悅的獻給祂。昨天不成引導的微小點子,未能構成一个人生的抉擇,或許它與人生的一些事物發生碰撞而擦出火花成了今天的引導,因主是奇妙的策士。
人生的經歷,苦難的點子是人生一頁的記錄,若以整体來看,才看見上帝的的美意(創50:20)。耶利米在耶城被圍困,兵臨城下,上帝的話臨到,要他買那地方的地,為要見証遺民回歸,日後仍在此地作買賣(耶32)。我們的眼光是如此短淺,只看到當下的處境。
世上人潮處處,我們会與世人選擇同一的路向?或一條無人行的路?或許某天經過人生一条分义路,要作出選擇。人生有如条一条垂吊的分义樹枝,有人站在樹枝中間,亦有行在分义的另一端。當你覺得懸站之『危』時,便會爬行,但感到主的承託時,便站立並願意走窄路。





求主關閉一些歧途,引導我們走向餘下的一個窄門!
當前路不明時,就當將判斷讓給聖靈,求祂封鎖每一扇別的門戶 只剩下那扇合宜的。 同時當繼續站原來的地位上不動,如果沒有得到清楚的指示,就當把所在的路徑算為神的旨意....當在懸崖/懸垂的樹枝上/長廊行走的時,就要看見上帝行在你的前面,封鎖了許多你願意進去的門戶;但是必須記得:在這些門戶以外,還有一扇,是祂為你的緣故留著不鎖的。 打開來,走進去,在那裡你要面對面看見一道充滿機會的河流。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必須有所選擇,有所放棄,人生是不斷取捨,不斷放棄,又不斷創造的過程,能適時放棄舊路子,才能走出新的路子,才有更大的發展!


https://sites.google.com/site/godtellsus/today/choices


2011年8月1日星期一

今要主自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m8kzfAio_w&feature=related

詩集:生命聖詩,393
前所要是祝福,今所要是主;前所憑是感覺,今靠主言語;前所要是恩賜,今要賜恩主;前我尋求醫治,今要主自己。
用己力苦試,今完全信靠;前要一半救恩,今要全得救;前常用手拉主,今主手牽我;前常漂流無定,今錨已拋妥
前我忙於計劃,今專心祈求;前我非常掛慮,今有主眷佑;前我隨己所欲,今聽主訓語;前我不住求問,今常讚美主。
前是自己作工,今靠主工作;前我欲利用主,今讓主用我;前我尋求能力,今要全能主;前為自己勞碌,今為主而活。
我盼望屬主,今知主屬我;前我燈將熄滅,今照耀輝煌;前我等待死亡,今候主再來;我一切的盼望,安妥主幔內。副歌:永遠高舉耶穌,讚美主不歇;一切在基督裡,惟主是我一切。

以上說今是昨非,然而我們尚要祝福、求恩賜、刻苦己身、用力拉主、忙於計劃、隨已所欲、自已作工、尋求能力、盼望屬主、等待死亡的,求主更新,調較人生至惟獨實踐基督在我們之內。Amen

2011年7月29日星期五

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漁!(路5.1-8)

路5:1 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他,要聽 神的道。
路5:2 他見有兩隻船灣在湖邊,打魚的人卻離開船洗網去了。
路5:3 有一隻船是西門的,耶穌就上去,請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眾人。 路5:4 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
路5:5 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甚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
路5:6 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
路5:7 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
路5:8 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

彼得跟從了耶穌不久,還估道他撇下一切,撇下他的船不打漁了,然而他是當兼職跟隨主。究竟他那一份是兼職,打漁?還是作門徒?那天,彼得與同伴整夜工作也一無所得,憑他的專業打漁的漁夫卻知無便無了。
當人擁擠着耶穌要聽他講道,彼得才剛剛收工,他當了一晚夜班。
耶穌看見他離開船,洗網,反之上了西門彼得的船,撑開一點,按他的步伐時間先教訓眾人。(想必西門有點眼訓)
講完道,便對彼得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漁"
彼得第一个反應,主耶穌,你講道是你的專門,打漁還用你教?不可理喩。
(心想:就看看你能怎樣?)口裏便答:我專業打漁做了一晚都無收獲,就聽你的話,下網罷。
但下網後,卻圈了很多漁,收獲極丰富,網差點穿了。
便快快的叫另一个同伴來幫,結果兩隻船都裝滿魚,船都幾乎入水快要沉下。
神蹟便進入彼得的生命之中。只要願意聽主的話。
面對滿溢的恩典、超乎想像的神蹟,有何感受有何回應?
有人為了滿載的收獲,希望得收獲。
但彼得卻此刻更加認識耶穌是怎樣的一个彌賽亞,衪管理每一件事,甚至海裏的魚。
也知自己滿身是罪,感到慚愧,便覺悟悔改認罪。在強烈的感受極大的落差之下,那份札心的感覺,知自己在道德上和主有極大的距離。
便俯伏認罪,說"主啊,離開我,我是个罪人"
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
這是主的第二次呼召。
主不停地呼召,當我們感到乏力收網,衪便叫我們開到水深之處。
什么時候經歷到主耶穌與衪相遇?

起初西門由安得烈一个簡單見証,認識耶穌,這認識只是表面的看見。今西門看清自已的軟弱,並知道要交託自己給主。『得人如得漁』是其服事的結果,是作門徒的結果。是合乎主用的器皿。主呼召正在打漁的西門,他正在忙碌。
西門在自大與恐懼的兩个边緣拉扯,自誇自己的專業打漁,恐懼自己的限制與不可知跟隨主的前路。計算代价盡力打漁而不為得人,他間歇地跟從主耶穌。他曾徘徊在兩種思想中,失去了信心。有否被身命中某些東西拉扯往別處去了?
作主的門徒不能靠自己的力量,乃是靠祂而來的能力。衪是呼召的主,是成全完備的主,是創始成終的主。今彼得不見一人,只見耶穌了。
從耶利米書(18章)中先知下到窑匠家,窯匠在轉輪上做器皿時,往往會有瑕疵。窯匠可以不加理會,也可以重新另做。
同樣,神也改造彼得成為合祂心意的人。不應以消極被動的態度回應神的陶造工作(這只是泥的一面),而是應以甘心樂意的態度接受祂在我們身上的工作,順服祂的一切安排,變成合乎祂心意的貴重器皿。
『不要怕,我和你同在。我要作。你只不過我手中的泥土。』

參考:江守道的"基督的門徒"

2011年7月27日星期三

常在主裏面(約15.8) 27 JULY


創49:22 "約瑟是多結果子的樹枝,是泉旁多結果的枝子;他的枝條探出牆外。"


怎樣叫常在主裏面?凡事不離開主,說話、行事、連你的思想、意念都不離開主,都是在主的管理、引導、同意之下。


怎知在主定的範圍?因主的恩肓在凡事上教訓我們。

荒原上《司務道教士》(2)

第10課 撥開雲霧見青天(p.53-58),深刻印像有四:


1. 五七年的農曆新年過後,司务道有一段十天的假期。這假期做了幾件事:1.1 她與人交通----和宣道会的包忠傑牧師、包師母深入寶貴的交通1.2 更多時間單獨與主耶穌交談,安靜默想祂在聖經上所說的話1.3 並且處理了許多堆積多時,無暇回復的信件1.4 為未來一年療養院的收支定出預算。雖然能列明各項支出數目,但對收入的來源是模糊的。回顧過往“家無隔夜糧”的歲月,紀念主手拯救脫離貧乏的時候,那是深深相信,祂仍要作奇妙的事。祂也必為自己手所作的工,全然負責到底。



2. 復活節,重生得救的銀禧紀念日1932年,仍在挪威接受護理訓練的一个復活節,和同學們到各病房為病人唱詩歌,主借著詩歌幫助了她:


“我樂而又樂實在難明,主耶穌從死裏復生,已進入高天全勝國裏,我心你為何發哀聲?你尋找那死人求安慰,在墳前極痛苦流淚,忽聞主復活大顯榮光,這喜訊永遠不能忘!忽聞主復活大顯榮光,這喜訊永遠不能忘!”復活的主伴走人生窄路。不論何境況,主的恩、主的愛始終圍繞


3. 願望單19574月,再一次以感謝讚美的心,接受了一份寶貴的禮物。是香港政府的幫助。在五六年十月,醫務衛生處派了三位醫生來巡視靈實,當中一位是醫生 巡視完後,問:〝為什麼不申請政府資助?可以試試申請資助二十位病人的費用,另外,聽說你有一張願望單,是嗎?” 答:“那不是願望單,是禱告單!”禱告單上列于首項的幹熱消毒機 (Dry Heat Sterilizer)但她的禱告單全部兌現了。


4. 病友離世,乞丐與國王9月21,與司务道相處了四年的曾是乞丐的病友主懷安息。20日晚他快離世,溫柔房的夜班當值護士、醫生和她整夜陪著他,盡所能減輕他肉體上的痛苦。到了清晨七點鐘,他終於息了世上的勞苦。當她步出溫柔房的時候,難過地想:“假若我們有更多醫生,更多看護,更多完善的醫療設備,更好的藥物……,也許他所受的痛苦可以減少一點點。”待回到辦公房聽見新聞報告導說:“挪威國王在21日清晨逝世。”他在挪威最好的醫院裏,得到最有經驗的醫務人員的照顧,有最好的器具、藥物可以使用,但是,這位同樣接受耶穌為救主的國王,現在和我們的病友一樣,要靠著耶穌的救恩,面對面朝見永生的神。在那裏,他們不再是國王,不再是小乞丐,而是同蒙救恩的弟兄。有一天,在神的家裏,我也要再與他們相見。

2011年7月24日星期日

召命如此美好 CORNERSTONES OF CALLING

作者:紀士芬(STEPHEN GRAVES)、安道文(THOMAS ADDINGTON)、胡世安(SEAN WOMACK) 郭智嘉譯
1. 召命是永恆的錨,使人的工作與神的議程連接,
2. 召命可以在人生初段尋獲,
3. 召命與金錢無關,
4.召命與工作關係密切,
5.召命以各種不同形式呈現,
6.召命感染你周遭的人,
7.召命帶來札根於喜樂的感謝,
8. 召命需要勤奮刻苦,以及堅持信念,
9.召命令目標变得清晰,
10. 召命賦予堅毅的精神,
11. 召命或許跟職場趨勢背馳,
12.召命提供從天上來的動力,
13. 召命或會随著時間轉变,
14. 召命需要勇氣,
15. 召命著眼於管理權(主權)
16. 召命帶來滿足感。

2011年7月22日星期五

神使之忘記困難,在受苦之處得昌盛 (創40-41)

創40
酒政與膳長得罪了法老入獄,酒政與膳長得夢面帶愁容,約瑟見之替其解夢,一復職而一被挂起來。之後酒政記不起約瑟來。(酒政在順境中把約瑟忘記!)
創41
兩年後法老發噩夢,找人解夢,酒政終記起約瑟,推薦予法老。
創41:16約瑟回答法老說:“這不在乎我, 神必將平安的話回答法老。”
約瑟把榮耀歸還上帝 。並把夢解釋:七个豐年後七个荒年,全地有饑荒,並獻策未雨綢謀。
法老見約瑟有 神的靈在他裡頭,得著聰明有智慧,便命他當了宰相。
創41:51 約瑟給長子起名叫瑪拿西(註: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因為他說:“ 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
創41:52 他給次子起名叫以法蓮(註:就是“使之昌盛”的意思),因為他說:“ 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


回應:相信酒政的忘記與記起約瑟恩惠,這事都是出於上帝。另約瑟的長子"瑪拿西"(就是使之忘記的意思),幼子〝以法蓮〞是"使之昌盛"神使之忘了一切困苦,因為在受苦之處得昌盛,正如人在受困苦便得試煉、鍛練。

約瑟為奴、入獄等候了很長的時間,因能幹而受護衛長與獄長重用,凡在約瑟手下所作的一概不察,約瑟得著上帝來"智慧的心",會否記起另一解夢者但以理?他不用王膳不飲王酒,是自潔敬畏上帝的。約瑟信靠上帝的作為,無論環境的順逆都仰賴祂。他的事蹟充份說明上帝凌駕環境把逆境轉化為順境。


神會 我安排前路:不論是約瑟或但以理,大概從沒想過能攀上埃及或巴比倫皇朝的高位。當他們過著了無牽掛的生活時,神掌控他們生活中某些處境,讓那些處境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合適的地方。如舊約聖經所記,他們的影響力是舉足輕重的。神一直以「幕後操控」的方式來安排我們的道路。-----召命如此美好(P26)

荒原上《司務道教士》(1)

司務道和一眾同工,在荒原上,沒有米錢也快要用光時,在寒冷天氣資源缺乏下,見証了上帝的預備。她們靠著主信心地禱告,在荒原上長了草,來了園丁,病人的身心靈得著照顧。

第8課:建立靈實肺病療養院 (撮錄)
“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詩118:24)
1955年10月22日,靈實肺病療養院舉行開幕典禮,天朗氣清。病房以聖靈所結的果子命名,當天”仁愛房”的孩子們在那裏唱詩歌,客人經過仁愛房時,常被歡愉的歌聲吸引著。典禮結束,客人陸續離去,小平原又回復平靜。同工們都非常困倦,但心靈的喜樂和滿足。回想一年前,沒錢沒地方,只有一顆憐恤、同情的心,只有從天上來的呼召,去愛那些在患難困苦中的人。主耶穌策劃安排了一切,單憑信心工作。終於在這光禿禿的荒原上,祂為我們擺設了筵席。晚上為每一位病友禱告,求主耶穌那無盡的愛充滿他們,拯救他們。開幕典禮後,我們再一次受著考驗。每天的基本食糧——米,快要吃光了,我們也沒有餘錢可以挪用。雖然我們知道不少人有能力、而且樂意幫助,但是我們從不把困難告訴別人。我們相信療養院的總監——耶穌基督為我們預備,到了最後關頭,我們從挪威收到八百塊錢,也有人從香港送來許多大米,足足可以吃一個月。我們的療養院雖然環境寧靜優美,空氣清新,但是病房外的平原光禿禿的,沒有一根草、一株花。我們沒有一分錢,55年秋,有20位學生願意在靈實義務勞動了一個月,把草從山上搬下來,移植在我們的院子裏。草坪鋪好以後,院子裏開始有了一點生氣。但是園丁在哪里呢?一天一位穿得破破爛爛的青年來站在辦公房門口,閃著淚光,要求工作,他不要薪水,不要錢,只求有衣服穿、有東西吃、晚上有地方歇一歇……,什麼事情都肯做……。結果青年人在院子裏勤勤懇懇工作當了園丁,有時候他跑到很遠的地方,尋花覓草。一天他花了幾塊錢買來幾根小樹苗。看樣子小樹苗早晚要死掉似的,十多年後,樹苗不單沒有枯死,並且茁壯成長。現在靈實醫院的一草一木,都可以見證祂奇妙的作為。祂亦應允了我們的祈求。過了一年,園丁再一次來到辦公房,要替他寫一封推薦信去神學院讀書,學習看顧人。終於他成為一位牧師,為耶穌基督看顧羊群。
一天一位母親來探望她一對五歲的孿生女兒。那天是這双孿生女兒的生日,可是我沒有辦法預備什麼。但是告訴耶穌:“主啊,祢有沒有辦法為仁愛房的孩子預備一個生日會?”過了一個鐘頭,一位同工來到辦公房帶來了一個生日餅。我們深深知道,一切的豐盛,來自那位厚待我們的神。同工的丈夫以前從未來靈實探訪,以後也沒有。開幕典禮以後,天氣逐漸轉涼。我們只有薄薄的毛毯子,要抵禦寒冷的天氣,必須要有厚厚的棉被。舉目向天,主側耳聽見我們的呼求下憐恤我們的軟弱,不久,基督教世界服務處送來一百張棉被,解決了我們的難題。我常常想:假若我們有固定的收入、有多一點余錢,會不會更好?但是,多次多方,滿有忍耐的主耶穌教導我:惟有每一天仰賴祂的供應,我們才能更多認識祂。55年12月24日,我們在花園裏舉行了耶誕節崇拜,讚美感謝那曾降生在馬槽中的主。我們也預備了一份小小的禮物,送給每一位病人。

2011年7月21日星期四

索馬里/北韓大飢荒

返工前聽了一則新聞:索馬里居民面臨飢荒,逃難至埃塞俄比亞。(我想埃塞俄比亞本身都是飢荒國家,索馬里居民必定更加困難)


來源香港電台:



http://www.rthk.org.hk/rthk/news/expressnews/20110721/news_20110721_55_771379.htm





聯 合 國 秘 書 長 潘 基 文 呼 籲 國 際 社 會 捐 款 16 億 美 元 , 援 助 非洲 國 家 索 馬 里 。索 馬 里 受 到 嚴 重 旱 災打 擊 , 聯 合 國 宣 布 南 部 兩 個 地 區 陷 入 飢 荒 。 潘 基 文 表 示 , 全 國 一 半 人 口 , 即 大 約 370 萬 人 受 到 威 脅 ; 他 又 說 , 救 災 刻 不 容 緩 , 每 延 遲 一 日 , 都 會 導 致 更多 災 民 喪 命 , 當 中 包 括 兒 童 。

除 了 索 馬 里 , 東 非 多 個 國 家 亦 受 旱 情 影 響 , 包 括 肯 尼 亞 、 埃 塞 俄比 亞 、 烏 干 達 和 吉 布 堤 。 聯 合 國 估 計 , 合 共 有 1200 萬 人 受 災 。
(中国評論新聞網)饑荒,在非洲東北部蔓延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7/7/3/3/101773381.html?coluid=2&kindid=4&docid=101773381&mdate=0721095306



(後記:晚上11.00香港电台的"南地球"談北韓大飢荒。)


27 JUL


熱浪肆虐大紐約地區,氣溫暴衝到華氏一百零四度(攝氏四十度),平卅四年以來最高紀錄。
異常的高溫讓柏油馬路都融化,由於民眾大量使用冷氣,已造成電力公司負荷過重。

據氣象網站的數據,美東多個城市打破高溫紀錄。 各地醫院陸續傳出因酷熱送醫的病例,至少卅四人的死因和這波熱浪有關。美國國家氣象局說,到這個周末為止,熱浪會持續肆虐美國東部,平均每年高溫都會奪走一百一十五條人命,逾四%是六十五歲以上老人。


另,挪 92  
(2011-07-24)

另,中國高鐵列車追撞事故 35210(2011-07-232027)

2011年7月20日星期三

約瑟的人生起伏 (創39)

(創39:1-6) 為奴僕,仍百事順利
約瑟被帶下埃及去服事法老的謢衛長波提乏,住在那裏耶和華與他同在,他就百事順利。
他主人見耶和華使他手裡所辦的盡都順利, 派他管理家務,把一切所有的都交在他手裡。
家裡和田間一切所有的都蒙耶和華賜福,波提乏便將一切所有的都交在約瑟的手中,除了自己所吃的飯,別的事一概不知。約瑟原來秀雅俊美。

(創39:7-40) 因遠離試探受苦入獄
約瑟主人的妻,以目送情給約瑟說:“你與我同寢吧!”
約瑟不從,因他有感主人對他的恩惠,知道這是大惡,會得罪神。(他不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這樣的騷擾是天天的,她天天和約瑟說,約瑟卻不聽從她,不與她同寢,也不和她在一處。
有一天,家中沒有人,婦人就拉住他的衣裳說:“你與我同寢吧!”約瑟把衣裳丟在婦人手裡,跑到外邊去了。
婦人看見約瑟把衣裳丟在她手裡跑出去了,把約瑟的衣裳放在自己那裡,等著他主人回家,
說他戲弄她,跑掉,主人聽見就生氣, 把約瑟下在監裡。

(創39:21-23) 獄中仍是蒙恩
但耶和華與約瑟同在,向他施恩,使他在司獄的眼前蒙恩。
司獄就把監裡所有的囚犯都交在約瑟的手下,他們在那裡所辦的事都是經他的手。 
凡在約瑟手下的事,司獄一概不察,因為耶和華與約瑟同在,耶和華使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回應:
凡事順利,在人看來都很重要,但問題不是看順利與受苦,而看重的是上帝的同在。
從這事看,上帝與約瑟同在。然而,人生總會遇見試探、困難、病患,有些人多些,有些卻少些,正如聖經說下雨淋好人,也淋壞人。當約瑟遇見試探,他是遠離,堅拒。
年青的約瑟面對眼目的情慾,說話的引誘,天天的纏著。然而他不與她在一處,是離開的。
被主母陷害誣告而不自辯。 因他知道所信的是誰。
提後2:21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上帝使約瑟得著智慧的心,為主所用,在困苦中環境中,仍是蒙恩的。
我們同樣要求有一顆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1.7)

2011年7月19日星期二

Forget And Remember 忘 與 記 19 Jul 2011

以下是PETER分享
~忘 與 記~

年幼時期,我(PETER)以為記得牢是真本事,過目不忘的大腦,真是天才啊! 中年以後,我逐漸領悟到忘得掉才是真幸福。 忘不了別人的閒言閒語 — 人生會披上一層灰色陰影; 忘不掉傷心的往事,人格會逐漸扭曲。 壯年以後,我開始向神求「健忘」之恩 ─ 忘掉過去的輝煌,這是謙卑。 忘掉已往的失敗,這是勇氣。 忘掉從前的創傷,這是饒恕。 忘掉昔日的罪過,這是感恩。 忘掉朋友的不週,這是大方。 忘掉仇敵的攻擊,這是愛心。
“忘”比“記”難多了,“記”是聰明;“忘”是智慧、是修養!!!

話說蘇荀, 蘇軾, 蘇轍三父子考英文試.
主考官問蘇軾: What is your name?蘇軾答: I am So Sick.主考官想: 問非所答, 可能是病得很嚴重了.
到蘇轍了...主考官問蘇轍: What is your name?...(大家估下他點答?)
...蘇轍答: I am So Cheap. 主考官大感錯愕: 為何這人如此坦率! 不過問非所答.
到蘇荀了...蘇荀能pass, 但其答案也令主考官莫名其妙 ....(大家想下他的答案是什麼?)
... 蘇荀答: I am Susan.


Philippians

3:13 Brothers, it is clear to me that I have not come to that knowledge; but one thing I do, letting go those things which are past, and stretching out to the things which are before,
3:14 I go forward to the mark, even the reward of the high purpose of God in Christ Jesus.
3:15 Then let us all, who have come to full growth, be of this mind: and if in anything you are of a different mind, even this will God make clear to you:

腓 立 比 書
3:13 弟 兄 們 、 我 不 是 以 為 自 己 已 經 得 著 了 . 我 只 有 一 件 事 、 就 是 忘 記 背 後 努 力 面 前 的 、
3:14 向 著 標 竿 直 跑 、 要 得 神 在 基 督 耶 穌 裡 從 上 面 召 我 來 得 的 獎 賞
3:15 所 以 我 們 中 間 凡 是 完 全 人 、 總 要 存 這 樣 的 心 . 若 在 甚 麼 事 上 、 存 別 樣 的 心 、 神 也 必 以 此 指 示 你 們 .

回應:晚餐時FC與我分享今天的事,其中一項是PETER的分享。
你的名字是誰?他的名字是誰?
反問FC為什么主問『我是誰?』難道他忘了自己是誰?
不同時候門徒所認識的主也不同。
主親自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
當我們什么也不記得時,總要記得祂是神。

PETER說忘記是一種智慧與福氣,而我很羨慕『過目不忘』這種恩賜。
至於我有一種本事,是『善忘』,就算努力讀書也很快的忘記。
已盡量改善這缺点。

有一个不同的想法,是需要操練記憶:
1. 需要記得上帝、主耶穌;神的恩惠,祂的作為;
2. 記得感謝;
3. 記得禱告;
4. 記得美善上頭來的事、貪窮的、困乏的、飢餓、病痛的、監獄、家人親友、弟兄姊妹.....眾人;

5. 記得『名字』,紀念他們的需要;
6. 記得主的說話-----聖經/教訓(忘記了如何遵守?);
7. 記得重要的事、微小但影响很大的事、用心作手上的事;
8. 記得改正;
9. 記得做運動、飲水..... 休息;
10. 記得讀聖經;

11. 記得所託付的事;
12. 記得行善樂捐的事。
(還要記得那些給我們一杯凉水的人,親人朋友師長的扶助,也因此按能力幫助別人,亦由此体会施比授更為有益。)

2011年7月17日星期日

信仰分享運動

信仰分享是生活的自然流露,是生命持續經歷/實踐。
不是TASK道向或為要完成工作。
彼前2.9, 3.9。
不與人辯論,因為我們不是專家。辯論像與人跤。
信仰分享像跳舞者,邀請人跳舞,是讓別人自由的接納,願意參與跳舞者,便會跟著跳一樣,是享受的。彼此享受傾談分享,無WIN 或 LOSS。
亦像以馬忏斯中門徒的經歷,是同行的,同行者是互相信任的。分享是愛與關心的行動。
也為對方得幫助禱告。不以別人/對方的經驗作為起點,而是進入他們熟悉的處境。不為宗教權威分享自已,亦不是因別人怎樣。而是繼續經歷奇妙的作為。幫助我們分享信仰的故事--耶穌基督的恩典,上帝在自己成就的事,分享某一處或某一次經歷上帝的經驗,每人都有他們經歷,像第五本的福音書,使人從這經驗發生興趣,進入基督的恩典之中。

改变自己的態度,多聆聽對方,感受關心包容對方,信仰分享在日常生活之中,工作努力之時,在家庭之內包含著愛心,作同行者,是朋友的關係。

信仰的知、明、起、行、慣
知-理解,
明-明白,
起-計劃,
行--實踐行出來
習-作為習慣生活的一部份

分享方向也可以是:描述信仰的啓蒙者,分享傳福音的体驗,有什么難處,如何去克服這些難處。
四律:
1.分享神的愛,. 2.人的罪與神隔絕,3.唯一的拯救, 耶穌為我們死,耶穌從死裏復活
4.祂是唯一道路 接受, 憑信心接受(意志行動), 轉向神,求主赦免。

以顏色代替的記憶
罪(黑)、基督被釘十架的寶血洗去人的罪(紅)、信主洗罪得洗清(白)、洗禮(藍)、成長(綠)、天國的榮耀(黃)。

信仰的基礎是因信稱義,但『信』是信仰的起步,信仰的生活是持續實踐。
愛是永不止息!

2011年7月16日星期六

從彼得後書看作主門徒

門徒應有什么本份?
1. 應脫離情慾的敗壞。(彼後1.4)
2. 長進, 均衡的發展。(彼後1.6-10)
殷勤地去作每一件事,
信心是起始,要加上其他:
德行是品格培育(如登山宝訓(太5.3-12)
知識--理性的裝備
節制--身心的操練
敬虔的操練
愛的延伸,愛弟兄也愛眾人
3. 真理上堅固 (1.12)
4. 作教導,提醒、啓發、激勵
5. 見証--當門徒看見上帝/或以屬靈的眼界看見了便作見証(1.15-18)
6. 不停留在屬靈的高峯上,是要走向世界入世服事(1.15-18, 參变像山)
7. 面對世界,抗拒罪 (2章)
8. 警醒 (3章)
9. 紀念主的作為(3章)

作主門徒的人生:起、承、轉、合、成了

起----呼召:愛的感召「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是一個起點
參考『來跟從我』的三個層次 。
如:保羅遇見大光,當人遇見困難,突然覺悟自己的限制,與上帝的永能。
在迷路中,大霧裏,懸崖上路難行,找到了出路。
(每人的際遇不同,有些是薪火相傳的,一代傳一代;有些是平順過其一生,無多大的起伏。)

承:
接受了這个呼召,正如說我在這裏,作出行動。
如獻以撒一樣,無保留的。

轉:
可謂人生的起落,UPS AND DOWNS.
如彼得的不認主,退後逃跑,膽怯,跌倒。
再承認基督,主說你我比這些更多嗎?
比自己所愛/一些偶像/物質的更多,為了主可以随時/即時捨割。
並願意承擔 ,帶著使命感的。

合:
與主联合,主是葡萄樹,自己是枝子,主在自己裏面,自己也在主裏面。
結各種義果、聖靈的果子、福音的果子、咀唇讚美的果子。
合主心意,不斷長進的。

成了:
堅持到底,打美好的仗。
各種操練,不從自己意願與私慾,只隨聖靈行事,作完全人,以基督的心為心,至死守住真道。

總結:
使命的起點是出於愛---是神的旨意,進程是神的能力,結局是神的榮耀。

『來跟從我』的三個層次

1 門徒在工作時遇見了主,想也不想,便跟從主,因為這必定是件好事的。
1:17 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或太4:19)
( 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

2. 門徒跟隨了主有一段時間,知道他是基督,他帶著能力必定成就大事,不明白是要捨己的。
8:34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或太16:24)

3. 有人來求問主,他什么誡命也遵守,未聽見呼召便主動跟隨,但要捨棄一切卻不能。
引伸:門徒要捨棄一切地跟隨,毫無保留 (盡心竭力的)
10:21耶穌看著他,就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太19:21)

尋求你的面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q5FOZbZXDg

Verse1:
Dm - - - Gm - - - C4 - - -
神啊求你按你的 慈愛憐恤 (按你豐盛的慈)
- - - F2 - - - Bb - - -
按你豐盛的慈悲 塗抹過 犯 (求你將我的罪)
- - - Gm - - - C4 - - - F2 - - - Dm - - -
求你將我的罪孽 洗除淨盡 潔除我的罪

Verse2:
Dm - - - Gm - - - C4 - - -
我向你犯罪惟獨 得罪了你 (你責備我的時)
- - - F2 - - - Bb - - -
你責備我的時候 顯為公 義 (你判斷我的時)
- - - Gm - - - A7 - - - Dm - - -
你判斷我的時候 顯為正直 求主赦免

Chorus:
D - - - Bb - - - C4 - - -
你所喜愛的 是內裏的誠實 (你在我隱密)
- - - F2 - - - Bb - - -
你在我隱密處 必使我得智慧 (今我謙)
- - Gm - - - C4 - - - F2 - - -
今我謙卑 禱 告 尋求你的面
D - - - Bb - - - C4 - - -
轉離我惡行 求你從天垂聽 (赦免我們的)
- - - F2 - - - Bb - - -
赦免我們的罪 醫治我們的地 (今我謙)
- - Gm - - - C4 - - - F2 - - -
今我謙卑 禱 告 尋求你的面

2011年7月15日星期五

彩衣與美夢 (創37)

雅各送了一伴彩色艷麗的愛子約瑟,10个哥哥看見都懷嫉妒與怨恨。
為什么雅各如此偏心送一件彩衣給約瑟?
追查30章雅各的四个老婆鬥生仔的事:
雅各出的+二支,是由四个老婆鬥生仔而起。
利亞生-----1. 呂便(就是“有兒子”的意思)=流便;2. 西緬(就是“聽見”);3. 利未(就是“聯合”);4. 猶大(就是讚美的意思)。名份最終落猶大,由於長子們的行事失當。(創49.1-5) 拉結--藉婢女辟拉生5. 但(就是“伸冤”);6.拿弗他利(是“相爭”)。
利亞---藉使女悉帕生7.迦得(是“萬幸”);8. 亞設(是“有福”)。
利亞生----------9. 薩迦(是“價值”);10. 西布倫(就是“同住”)。 11.(女)底拿
拉結---自己生---12.約瑟(就是“增添”)。死前才生13. 便雅憫(創35.18)

看生仔比例的分佈:
"利亞"生6名兒子1名女兒+婢女"悉帕"生了2名兒子
最愛的"拉結"當時只生了約瑟
而拉結的婢女辟拉只生了2名兒子排第四第六。

當時看利亞的兒子佔了7名兒女,至愛的拉結只出一名幼子,按資源分,約瑟得一件彩衣也不為過份。會否約瑟當時做了什么事有件彩衣?無說明。
17歲的約瑟又把哥哥們的惡行告知雅各。比較之下約瑟所作会否較得父親喜悅?
約瑟勢孤力弱,又童言無忌,把他的夢說出來。
有兩个美夢:37:7 "我們在田裡捆禾稼,我的捆起來站著,你們的捆來圍著我的捆下拜。”
37:9“看哪!我又做了一夢,夢見太陽、月亮與十一個星向我下拜。”
這夢告訴他父親和他哥哥們,他父親就責備他說:“你做的這是甚麼夢!難道我和你母親、你弟兄果然要來俯伏在地,向你下拜嗎?”

有時,我們也像童子約瑟一樣。
有什么彩衣拿來誇耀?
別人作錯事,以什么方式表達?或者和睦相處下,在適當的時候/方式表達。
長幼有序,應怎樣尊敬眾人?
彩衣與美夢的表述同樣是率直的表態也做成哥哥們的懷恨,因此被賣承受苦難,約瑟從苦難中成長。但這苦難原來也是上帝的計劃。

2011年7月14日星期四

讀彼後1.16-18 使徒親眼見過主的威榮





來源:The Upper Room



靈修日程2011.7-8









今晚外甥返團契、FC返祈禱會!

2011年7月10日星期日

不能量化的信心

後記:
星期五晚餐時FC最近問一很奇怪的問題:「快樂就是不快樂,不快樂就是快樂,在那裏看/聽過?」我說:『無,但「快樂是可以滿足」便聽張永霖說過』。FC再加多兩句:「置買的,要像無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不久我說:『快樂是不快樂,可能是一種虛空感,而不快樂是快樂有點像「至暫至短的苦楚,為要成就將來極重無比的榮耀」』亦談起人們置買的困難。
再說不記得是林前或林後出現。她說答案在林前9章。回程返家,便由第9章聽到第14章,都沒有此快樂不快樂。及後找回
正確答案:林前7:30 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樂的,要像不快樂;置買的,要像無有所得;
林前7:31 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為這世界的樣子將要過去了。

今早看到標竿人生之每日靈糧:目的導向的人生P.278-284:
1. 敬拜,什么是生命的中心
2. 門徒訓練:什么是生命的品格
3. 服事:什么是生命的貢獻4.使命:什么是人生的信息?5. 團契,什么是生命的群体
你要在這世代服事神的旨意嗎?....像以斯帖一樣,神造你是為「現今的機會」斯4.14
當實行你的目的顯得艱難時,不要灰心放棄。記著你得的獎賞,將永遠長存。
林後4:17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
(而我想是不為獎賞也是為獎賞:因為捨棄輕看一些世物,但看重屬天的事物。)
而書仔又有此經文,當中花朶盛開的一刻又正像花朶的生長便是為那一刻的時機。

早禱後,以去一間新餐廳為目標,FC行動極速,10分鐘便能出門,立時有車,15分鐘出至灣仔,而我先完成早點,趕及做一个守時的信徒。老師正談教學方向,10分鐘後她才發覺手錶壞了,正要教學,FC便來了,我說妳都很準時,因老師剛剛才知手錶壞了,比原定時間遲了10分鐘。
今天很温暖,因弟弟與FC在我兩旁....
今天教以弗所書(6:10-18) 與邪惡爭戰;加拉太書(5:13.26) 聖靈的果子和肉体的惡行 。
結尾分享學員自已所最需要的果子,我說最需要〝忍耐",問FC我最需要什么,因為她的說話是一面鏡子,她說是節制罷,寫BLOG需要節制些,而各果子也是為了愛罷。

今期是青少年主日,有感的是啓應經文兩節:
1.) 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提後2.22)(這是心中的回响) 2.) 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書24.15) 是使命的宣言。
另讀經是突破私慾的綑鎖:創25.19-34, 太13.1-9, 18-23, 羅8.1-11
講道,以生動的故事帶出----家長/家人如何面對靑少年的雅各。當中欣賞的創意重組父親/以掃對雅各的說話。重點是溝通、聆聽,給青少年空間放手,亦要他們負責任,學面對自己的功課,現今雖然是「利」字當頭,但仍要他們反省出路與將來的夢想。 當中舉了一个兒子以興趣選讀Fine Art為例子,而現實生活迫人,父母怎樣為子女作選擇?

與家人午餐,午餐是奇怪的組合,一个冬瓜火腩飯餐三个人吃,我與FC分享一碟飯, 弟弟只喝一杯餐飲,姊姊只吃一碗粥,難道我們在禁食,4个人吃一餐62元。弟弟說了一个畫家為夢想成功的例子。 FC重新問FINE ART例子,若我為人父母,怎樣和子女說,或者我會說出事情的正反兩面,是要負責任及承擔結果,由子女選擇。

一點團契練歌:其一首『足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mcGc5SfSLM
2點 另有團契的「社会關懷與屬靈氣質」有感的是修士面對經費問題是【祈禱】,需要經費嗎,說他們"無",因為每天有丰富的供應。 亦有愛的延伸:接納、同行、施比受更為有福。(最精采部份是問答互動的時間,不列)

於車站談成長指標,是不能量化的信心。

2011年7月9日星期六

團契的成長

曾上一个課堂,內中討論「團契的成長」,經過長久的歲月,比如20、30年或更長的時間,人事的变遷,組員也經歷很大的变化,它好像人一樣可以經歷生老(病)死。

有一个个案,某教會一个團契,經歷了人事变化,如組員升團、外嫁、搬遷,忙碌,未有新組員加入,比如20人的團減至數名組員,有見及此,會想辦法招新組員,但組員無法持久留於團內,最後給予團契一个時間,若於這時間內沒有足夠人數,團契便宣告解散。而該些組員為導師級,各有所長,他們組班教學,最後學員成了組員,團契得以繼續成長。

有一些个案,團契確解散了。

團契本身,各組員有共同使命、目標方向。
可能是外展,傳福音、關顧的。
有以內聚為方向的。
有以成長為目標的。

團契與教会成長是互動的

目標是人數增長,質與量同步。

怎能量化教會或團契成長?
或者由教牧同工定下指標。
人數是其中一个指標。亦受教眾年歲分佈影响。
崇拜聚會出席率?奉獻多少?擘餅人數?浸禮人數?團契人數?祈禱會人數?主日學人數?神學生人數?某些項目....

教眾立志的項目。可能他們比上年的立志更大,並完成所立志的。

聽一个講道得知某教會對会眾靈修作了一个統計,結果是比牧者想像的少,這个計劃若下年再用,當中的变化亦可量化。

其他。
(有什么不能量化的?)

不要以惡報惡 (創34)

創34:5 雅各聽見示劍玷污了他的女兒底拿,那時他的兒子們正和群畜在田野,雅各就閉口不言,等他們回來。 。
創34:6 示劍的父親哈抹出來見雅各,要和他商議。
創34:7 雅各的兒子們聽見這事,就從田野回來,人人忿恨,十分惱怒,因示劍在以色列家做了醜事,與雅各的女兒行淫,這本是不該做的事。

以上是一則事件應如何處理?

雅各表現是閉口不言。而各兒子是忿恨惱怒。同母系的西緬為妹妹報仇。
使計 把一切男丁都殺了,擄掠那城,,奪了他們的羊群、牛群和驢,並城裡田間所有的,又把他們一切貨財、孩子、婦女,並各房中所有的,都擄掠去了。這也是西緬不被揀選的原因(創49:3-7)。



羅馬書(12.17-21)卻教導,不要以惡報惡,盡力與眾人和睦,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註: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 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太5:44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詩37:8 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

2011年7月8日星期五

亞玻倫對基督徒的控訴與「認罪日記」

收到6月份电費單不久,才把信封中一張廣告拿出來,是防止罪行廣告。『攜手同心,防罪行』疏忽易招損失。JOIN HANDS PREVENT CRIME, NEGLIGENCE MAY LEAD TO LOSSES. 另早上有一則英文一日一字「惡」EVIL-「除惡务盡」-"crushing of evil forces must be merciless/thorough",晚餐FC亦談中哥林多教会的「罪」便有一些联想。 翻看一頁傅士德著的屬靈操練禮讚P.140認罪日記,而联想到"亞玻倫對基督徒的控訴"
亦有點像衛斯的「失敗圖表」。




本仁約翰的"天路歷程"中有一段說到P49-54:主角"基督徒"為了改变生活方計從將亡城逃出來(羅6.23),為了改善生活,途中遇見凶惡的鬼名叫"亞玻倫"(可能代表撒旦),亞玻倫作多翻誘惑,並對亞玻倫控訴他不忠的罪,為要阻擋他的前進:



『1. 你在憂鬱潭中,幾乎沉淪溺死,2. 你的重擔不以王的方法拿掉,而用了自己的方法,3. 你酣睡於罪惡之中,失棄你自己的寶物, 4. 看見了獅子便逃跑,5. 你與他人談話時,總貪圖虛名,顯出自己的才幹來。』





基督徒怎樣面對亞玻倫的控訴:1. )向上帝承認過失,接受了赦免, 2. )以聖經的說話與亞玻倫答辯(彌迦書7.8, 羅8.37),
彌7:8我的仇敵啊,不要向我誇耀。我雖跌倒,卻要起來;我雖坐在黑暗裡,耶和華卻作我的光。 3.) 並以全副軍裝(聖靈的寶劍)與之對抗。

(曾想到2年前的一次禱告中說把自已一生的罪擺在眼前。這正如一本幼年青年成年三个人生段落的認罪日記,但主已赦免了,正如書中說到「告解人」把那張認罪的紙張碎掉一樣。靜修之旅一書P.25談到「靜下來」,靜下來後若有思緒雜亂,他提供一个方法,是幻想站在河邊,河邊有各種物体如大船、小船、垃圾...等讓這些東西遠去。

又或把一些垃圾掉掉。

靜中重建自己P27的心頭大石,求主賜下一塊恩典的布,包裹著它....(它可能代表一些人或事什至染點罷, 一塊一塊光潔的布...)

敵擋惡者的作為:奉主的名、屬靈軍裝.....

refer 金燈臺2011年7月154期,知善行惡的爭戰
http://www.goldenlampstand.org/glb/readglb.php?GLID=15402

2011年7月6日星期三

人性的軟弱(創32章)

當雅各受命往父家去時,他因懼怕哥哥以掃,對他從前所作的事仍要殺害他。
他的策略是
1. 分散風險:把那與他同在的人口和羊群、牛群、駱駝分做兩隊,“以掃若來擊殺這一隊,剩下的那一隊還可以逃避。”
2. 求告上帝
雅各說:".....我先前只拿著我的杖過這約旦河,如今我卻成了兩隊了。求你救我脫離我哥哥以掃的手,因為我怕他來殺我,連妻子帶兒女一同殺了。 你曾說:‘我必定厚待你,使你的後裔如同海邊的沙,多得不可勝數。’”
3. 先送禮 、再送禮
當夜,雅各在那裡住宿,就從他所有的物中拿禮物要送給他哥哥以掃:母山羊二百隻........驢駒十匹。每樣各分一群,一群的給僕人轉交以掃以解他的恨意,再面時可容納他。

要求勝不敗,要求祝福
雅各遇一人和他摔跤直到黎明。 那人見自己勝不過他,就將他的大腿窩摸了一把,雅各的大腿窩正在摔跤的時候就扭了。
那人說:“天黎明了,容我去吧!”雅各說:“你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

人性的軟弱:是愛求勝求祝福,但懼怕失敗怕死。
雅各什么法子也搬出來。要分散風險,送禮,求告上帝。


但求祝福、為求保命是人性的自我防護。當我們落在百般的難處困境時,也会同樣出盡了所有法寶。


但總不能說我便是這樣了。若我們過度憂慮,可能仍需要學習信靠交託,因主擔當了人的軟弱,教導我們作剛強的人面對困難逆境。

弗3:16-17 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

REALITY TEST

昨夜FC給我看一篇報章散文,是回應晚餐時遇到發噪音的人,使我們內心都有些噪音,今作一點反省。


心事 - 素黑 - 素黑振頻 (2011年07月04日)

有些人,你跟他不用多說甚麼,價值觀,智商相若,振頻一致,和他一起無論戀愛、共事、聊天、分享甚麼也是愉快的,從能量學上談,和這些人一起能保存你的精力,無需不必要的解釋或說服,不用重複自己的立場,不用理順對方的雜亂,不用花精力細心照顧或治療對方的情緒混亂..........和相反的人共處、共事,你將花幾倍精力,勞心勞累,老是要重複自己的想法和立場,要替對方糾正散亂無章的記憶,還要照顧對方動不動感到委屈,會哭,感受先於一切,自我大於一切的脆弱。和這種人相處會很累,除了要多花精力解釋自己,說服對方,還要當他的治療師,先安撫他感情用事的多餘感性,暫停他的眼淚。天,真疲累,你會細想,有必要和他相處或共事下去嗎?這種關係值得保留嗎,抑或放棄好過一點。保持覺知,盡量不做為別人添麻煩的人,已很有成就。再進一步,就是調校自己的頻振,這是物理現象,也是我們能改善自己的自療方向。自己心亂,意亂,細胞發出來的振頻也會亂,製造不穩定腦波,干擾身邊的人,令人不安。情緒不穩的人,只會為別人帶來干擾,害多於愛。

回應:的確,當遇到一些噪音時,心靈空間會被侵佔,有一種不同的振頻,是反彈的振頻的一種。若我們想找尋片刻的安靜,吃一頓寧靜的晚餐,就好像到了樂園;另一刻,走進一些干擾的振頻來,使樂園变了廢墟;原來這个突如其來的,那么豈有此理的人或事,是要試驗人性的弱點;當我們作出合理的反動或回响,認為不平則鳴時,便更認識自已裏頭是愛得不足。

詩37.1 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
心中懷了不平,就會有許多砂粒,急躁、惱恨、嫉妒、無禮得-----嵌進來,叫你失去生活中謙和的香氣。

或者當我們認識主耶穌更多時,便學習怎樣與更多不同樣貌,與自己很不同的人相處。
正如昔日主耶穌與不同的人相處一樣。(或者可以這么說我們同是罪人。)

太5:46「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麼?
太5:47 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甚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麼?
太5:48 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正因我們的軟弱與不完全,以致我們更要認識主耶穌為至寶。

我們有否怱略了噪音背後的一些自我自私,而忘卻了更大的誡命與更大的使命?求主赦免。

今午午餐後與FC一同散步返公司時,不期然地唱了數句『讓我愛』,當中歌詞是一種激勵。
.....讓我學習祢那樣完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1Taf8gk0kA&feature=related

2011年7月5日星期二

預備查經 (2) 作主門徒

門訓三步曲:

http://www.gcciusa.org/Chinese/b5_publications/GCB/2010/Aug/P35.pdf

http://www.gcciusa.org/Chinese/b5_publications/GCB/2010/Oct/p26.pdf

http://www.gcciusa.org/Chinese/b5_publications/GCB/2011/Feb/p37.pdf

(1) 門徒與信徒的分別是甚麼?有什么使命? 或什么感召?
(2) 一個基督門徒有甚麼特徵、記號和表現?
(3) 基督的門徒如何被塑造?過程是怎樣的?
(4) 門徒生命怎樣成長過程?如何衡量屬靈生命成長?

《訓練十二門徒》一書還指出耶穌對門徒的三個呼召,它們(加上筆者所加的第四點)是我們
跟隨耶穌與事工的重心。

第一,約翰福音第一章39節記載主對兩個門徒說:「你們來看。」
約1:39耶穌說:「你們來看。」他們就去看他在那裡住,這一天便與他同住;那時約有申正了。

這是耶穌的第一個呼召,祂把自己的生命、服事(醫治、傳道、趕鬼)都展現在他們面前,讓他們去聽、去看。這就是「我做,你看,我們坐下來談」的模式。

第二,在馬可福音第三章14節裡,耶穌呼召門徒要「常和自己同在」。
可3:14 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
同樣,今天主的門徒也是要經常藉禱告和讀經,與耶穌相交,向祂學習,與祂同工。這可說是「我做,你幫忙,我們坐下來談」的模式。

第三,耶穌呼召門徒出外傳道,然後回來匯報(可六7、30)。今天在教會裡,我們也要學會「你做,我幫忙;你坐下,我們談」的模式。

第四,耶穌在升天前頒佈大使命,告訴門徒「要去」,祂接著便離開世界,讓門徒自己去做。人必須首先來到耶穌跟前接受訓練,然後才能夠背負使命出去。今天,成功的門徒訓練也應如此:導師有需要轉往另一個崗位事奉時,能學會放下,交給受過訓練的門徒來接棒。

有時候,我們只看,有時要幫忙一下,有時卻要做,有時又要放下。


與神同工,是彼此合作的。

誰對誰錯?創30, 31

30章27-43中,雅各向拉班說,不好的歸自己,然而最後技巧地把肥的歸了自己,廋的去了拉班那裏。
在31章中,雅各申辯說:
31:7 你們的父親欺哄我,十次改了我的工價,然而 神不容他害我。
聖經中,看不見有此場景,只看到雅各本來為拉結工作7年,但拉班卻使計使大女兒利亞先給了雅各,留在該處20年。從30章中,看到雅各生養眾多日益強盛,卻有上帝的計劃。

31章上帝的使者在夢中呼叫雅各,向他說話,叫他離開,回本地去。
雅各徵詢2位太太的意見後,便與家人產業所得脫離拉班,拉班追趕7天追上了。
上帝不單向雅各一人說話, 也在夢中向拉班說話:“你要小心,不可與雅各說好說歹!”
那么,誰對誰錯自有上帝的判定,不容他人干涉了。

亞伯蘭愛築壇,以撒愛掘井,至於雅各卻愛立柱子。(創28.18;31.44-52: 35:14)
『立石柱』的用意原是在作遇見神的見證(廿八18),此處的石柱是作雙方互不侵犯的證據。

2011年7月3日星期日

衛斯理教你怎樣蒙恩 -- 天道之糧 (1)


















想不到領聖餐是屬靈生活中的重重之重罷,衛斯理認為聖餐「在基督徒生命中確實不可或缺」。

讀『衛斯理教你怎樣蒙恩 』 〝天道之糧〞P.35-43 書中說:"衛斯理的日記顯示,他平均每隔四至五天就領聖餐一次"。也讀他的日記,印像中,衛斯理確經常領聖餐。

聖餐是什么?
天主教提倡聖禮意識和聖禮神學。
(1)变貭說:本質上的改變 (TRANSUBSTANTIATION)
(2) 同貭說:(CONSUBSTANTIATION)
無論酒與餅,是否真的如天主教以上所說,在牧者祝謝後,酒與餅变了主的身体主的血,又或是主的身体主的血。
守聖餐,我們都同意是為了紀念主的恩典與臨在。
按此書說循道宗支持了以下的觀點:
(A) 紀念主。(路22.17-19) 主耶穌說:「你們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
守聖餐時,是徹底回想基督救贖的整樁事件,歷歷在目,要紀念如何經歷衪,並懂得事奉復活的主。
(B) 基督的臨在
每逢舉行聖餐,基督會臨在我們中間,乃是奧秘。
信徒憑着信心領受,藉此更新。


(徒3.46)

衛斯理强調聖餐的準備工夫。

2011年7月2日星期六

代價 (創29)

雅各離開老家,經過伯特利的荒野,至東方田間的一方井,
與牧羊人對話時,巧遇拉結,遇上親人放聲大哭。當中是什么心情?

還記得28章
以撒的吩咐“你不要娶迦南的女子為妻。
你起身往巴旦亞蘭去,到你外祖彼土利家裡,在你母舅拉班的女兒中娶一女為妻。
願全能的 神賜福給你,使你生養眾多,成為多族,
將應許亞伯拉罕的福賜給你和你的後裔,使你承受你所寄居的地為業,就是 神賜給亞伯拉罕的地。”

雅各無法掌管自己的際遇,在困難之時所求的是基本需要,最無力之時,終看見主的恩手及帶領。
行了使命的第一步,到達母舅垃班那裏了。
在茫茫不知所措中,確實地找到親人。

拉班舅父問雅各要什么作工資,而雅各為了拉結服事拉班7年,又再7年。

有什么事情不需要付代价?

付代價之前,是經過考慮深思,再投入時間與努力,細心思考我們所站的路,是否行在真理上?

若不是上帝給予的,知識與智慧亦可以变得無用,決定亦可以是錯誤的。

2011年7月1日星期五

伯特利之夢 (創28)

雅各出了別是巴,向哈蘭走去。到了一個地方,因為太陽落了,就在那裡住宿,便拾起那地方的一塊石頭枕在頭下,在那裡躺臥睡了。
夢見一個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頭頂著天,有 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來。
耶和華站在梯子以上(註:或作“站在他旁邊”)說:“我是耶和華你祖亞伯拉罕的 神,也是以撒的 神,我要將你現在所躺臥之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
你的後裔必像地上的塵沙那樣多,必向東西南北開展,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
我也與你同在,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總不離棄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應許的。”

雅各睡醒了,說:“耶和華真在這裡,我竟不知道!”就懼怕說:“這地方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乃是 神的殿,也是天的門。”
雅各清早起來,把所枕的石頭立作柱子,澆油在上面。
他就給那地方起名叫伯特利(註:就是“ 神殿”的意思);但那地方起先名叫路斯。

雅各許願說:“ 神若與我同在,在我所行的路上保佑我,又給我食物吃、衣服穿,
使我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父親的家,我就必以耶和華為我的 神,
我所立為柱子的石頭也必作 神的殿,凡你所賜給我的,我必將十分之一獻給你。”

回應:亞伯拉罕與以撒遇見上帝,便築壇獻祭,而雅各在夢中遇見上帝,聽了上帝的應許,便在那地作記號,分別為聖,成為敬拜上帝的中心。

還記起以撒向雅各的祝福嗎?
"願 神賜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並許多五穀新酒。
願多民事奉你,多國跪拜你;願你作你弟兄的主,你母親的兒子向你跪拜。
凡咒詛你的,願他受咒詛;為你祝福的,願他蒙福。”
夢中上帝的應許是極大的。

而這次雅各即時獻上感恩,不再奢望什么大祝福,肥土與五穀新酒,與別人的事奉。
只求基本日用的飲食與平安, 以+分之一獻給上帝。
在困難中遇見上帝,心靈得淨化,不是討价還价。

我們所求的,也是,....求父賜我們日用的飲食,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人的債,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安靜與混亂 (3) -- 要休息,知祢是神









安息乃是我們的心在神裏面得著休息。這是早上的第一篇---詩46.10大前天小書的一頁。但第一个訊息不是這个,而是一些意念與回憶。是一首昨天在不同時段唱的歌:"安靜"--我要安靜,知祢是神...。其他的人和事怱怱的在腦海經在,也記起司务道把一些名字交託上帝。當看小書,再看同一頁,也拍下"安息"此頁,又返回安靜休息之處看另一本書,而此書又是"要休息"不單止還要安靜聆聽。「現在, 就停下幾分鐘吧,因為要休息,要知道衪是神,如此你会發現,原來祂就在這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ZTbyL1XvfI&feature=autoplay&list=PLFF3F932AD1668F18&index=47&playnext=46

2011年6月30日星期四

從創世記27章看价值觀

以掃對他父親祝福非常看重,當以掃得知父親把祝福給了就放聲痛哭。

不久之前,以掃輕看長子的名份,把它交換了紅豆湯。

希伯來書12.16把 這事看作「貪戀世俗」
恐怕有淫亂的,有貪戀世俗如以掃的,他因一點食物把自己長子的名分賣了。
他為了眼前不能暫時忍受肉身的困倦、飢餓,放棄了更高的价值。

當老父快死了,他真的哭了,是因著失去了父親的祝福。

他的怨恨怒氣歸於雅各,將要訴之於殺雅各的行動,失去了親情。

26章結尾與27章結尾,也談以掃因娶了外族女子,使父母煩亂。

人的价值建於什么東西上?
利百加對以撒說:「我因這赫人的女子連性命都厭煩了;倘若雅各也娶赫人的女子為妻,像這些一樣,我活著還有甚麼益處呢?」

我們著重了生命一些什么?

會為什么而哭?會為一些什么厭煩?
主說:「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太5:30

人看重愛惜肢体,什至百体的一体。但忽略了靈魂、與生命的重要。

又有否忽略了肢体?

安靜與混亂 (2) -- 學習安靜

荒漠甘泉∕6 月 30 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我在靜默中,聽見有聲音。」(伯四章 16 節)
二十年前,一位朋友送了我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作「平安」(True Peace)。其中的信息是說: 神在我裡面最深處等待著與我談話,只要我願意安靜下來,就可以聽見祂的聲音。
我想這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就開始安靜起來。我一開始,便有一陣喧噪的聲浪送進我的耳鼓來,有的是從外面來的,有的是從裡面來的,成千的喊聲吵得我除了這些鬧聲以外,聽不見一點別的聲音。
這些鬧聲裡面有的是我自己的聲音,我自己的問句,甚至有我的禱告夾在裡面;有的是撒但的控告和世界的喧嚷。
各方面似乎都有聲音拉我、推我、大聲招呼我,真叫我說不出的不平安。似乎我不能不去聽他們,不能不去回答他們。 但是神對我說:「要安靜,要知道我是神。」(詩四十六篇 10 節)不一回,我的思潮又轉到了明天 ── 明天的職務、明天的罣慮上去;神又對我說:「要安靜。」
我竭力將我的耳朵塞住,不讓它去聽到任何聲音;不久,別的聲音一概停止了,我就覺得在我裡面最深處, 有一個微小的聲音開始發聲了 ── 啊!這聲音裡面充滿了溫柔、能力和安慰。
我聽著…聽著…從這微小的聲音裏,神答覆了我一切所要問的,這聲音竟成了一切智慧和知識的泉源。
如果我們的靈常常這樣就飲於主的生命,我們前去工作或爭戰的時候,便會像一朵曾在夜的蔭涼下吸滿了露水的花一般新鮮。 但是我們不能希望在風雨夜中找到露水,照樣,我們也不能希望在紛擾的心緒中找到神的聲音。──宣信(A. B. Simpson)

安靜與混亂 (1)

林前14:33 因為神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
「安靜」平安,和平,和睦。
意指凡是出於神所啟示與推動的,必然非常和諧,秩序井然。然而,當我們在安靜之時,亦可能有嘈音出現。那些想到的人、物和事,可能是需要處理。便得記錄,紀念與交託。



今讀司务道的〝荒原上"第一章有以下的記錄p.3



「晚上,我也不能好好安睡。一安靜下來,內心就責備自己說:你怎可以在最困難的時候離開中國?你怎能忍心最危險的時候撇下羊羣,掉頭而去?每逢想起張婆、銀姐、鳳珍........我把熟悉的姓名一個個記下來,每天的,學習把我所愛的中國人交託給主。」 (以上的名字,好像離我們很遠,但如果這些名字是熟識的朋友,便有不同的感受)



牧者說現實中multi-task是不行的,我都認同,但都市人因忙卻正要如此作,以致「出亂子」,早餐時候,拿著報紙看,玩Sudoku,又稍微看到一篇"亂" 另一邊MP3正播放至林前14.33 上帝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早上靈修時,有一篇荒漠甘泉的文章可稱為"安靜",本想分享)
晚上拿那份叫"亂"的中英對照版給FC看。



FC便說午餐時份看到一份報章散文---調校你的亂 (2011年06月30日)
正視自己的亂很重要。戀愛中男女都容易亂腳步、亂心智、亂性、亂語。



職場上的亂才更加需要正視,因為工作沒必要談情,有更客觀的標準,就是專業性。



專業性包括調控效率、犯錯率、溝通清晰度、跟進度、應變能力、檔案記錄精準和可靠性、誠信、法律意識、尊重意識等。不專業的人將無法辦好事,也為合作方添麻煩,互相消磨,製造不安和疲累。工作讓人叫苦,大多是因為各人的亂引起的。敬業就是走向專業。假如你是工作有條理,管好時間,共事者也一樣,你很有福,沒有因為亂直接打擾生活和情緒,還有空間理順自己。亂是從外到內的,你會發現,你或同事若是這種人便很糟糕:



開會不做筆記,事後不作記錄,單憑記憶辦事,錯了不自覺,還胡思亂想,沒習慣把工作放在具體時間表內,宏觀長遠具體地計劃和深思,精力全花在眼前一件事上顧不了其他,發電郵忘留名字也不留記錄,事後沒憑證,只憑記憶證明自己沒錯,有記錄也不公開……總之,所有工序都憑感覺,犯錯被追問被批評後第一個反應是受委屈,還爭拗,對人不對事,繞圈子說已付出很多沒被認同,無視自己浪費多於貢獻,只因為你亂。學習理性、條理、清晰、交代、透明工序、及時修正,別亂上加亂已環保。



回應:以上是都市人典型的亂。要把混亂修正,便要學習安靜,把繁複的事簡化。忍耐!lose patience and you lose your game.

2011年6月29日星期三

預備查經 (1) 作主門徒--以撒的秘訣 (創26)

那地有又一次飢荒,以撒又從住處『庇耳拉海萊(創25.11)』往非利士人的王亞比米勒那裏的基拉耳。

曾幾何時,亞伯拉罕的日子那地也曾有一次飢荒,那時亞伯拉罕是下埃及(創12.10),按常理是要下埃及才得到充足的支援。(神容讓亞伯拉罕下到埃及,卻阻止以撒下埃及,可見神對每一個人的帶領是不一樣的。)

26章第2節解釋了以撒為什么不下埃及:
創26:2 耶和華向以撒顯現說:“你不要下埃及去,要住在我所指示你的地....。
小時候,以撒被父綑縛獻祭時聽到天上有呼叫的聲音賜下的應許(創22.16-18) ,今再次與上帝相遇,再一次聽衪的應許,並要聽從、遵守衪的話。
當以撒遇見上帝,乃是真實信心的開始,便澈底的順服,寄居在應許之地與經歴上帝同在。

以撒在那地耕種,那年(饑荒時)當別人幾乎沒有收成的時候,他卻有一百倍的收成大豐收。
因此引來非利士人的嫉妒。
他們所挖的井,都被非利士人塞住、填滿了。更被迫令離開,罪的因由是"比他們強盛得多"。

挖井帶來了水源,

嫉妒‧罪卻塞住、填滿了生命的源頭,不能灌溉。

一口塞住、填滿的井並未使動搖以撒的信心。

以撒就離開那裡,在基拉耳谷支搭帳棚(像客旅寄居),住在那裡。
並開展挖井的工程。開展新的產業,亦在舊有產業動工。
在父親所挖又被塞住了的水井上動工,便得了一口活水井,因基拉耳的牧人爭競說這水是他們的。
於是又挖了一口井,他們又為這井爭競。
於是離開那裡,在寬濶處又挖了一口井,便不再有爭競了。
以撒為著和睦,寧可讓步,也不願引起嚴重的衝突。

若挖井比喩因渴慕而作屬靈的追求,挖掘便要掘到水源之處。當無水的時候,水井被塞住、填滿了的時候,以撒並無停下手不幹,他再接再厲的挖井,努力作工
他放棄了百倍收成之地,棄了爭競的水井,為要和睦。

以撒從那裡上別是巴去,當夜耶和華向他顯現 。(因著以撒所作的,上帝便向愛慕他的人顯現,因著上帝的顯現,以撒又立刻作出回應)
以撒就在那裡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並且支搭帳棚。他的僕人便在那裡挖了一口井。
1.築壇:敬拜神,與神交通。
2.求告神的名:信靠神。
3.支搭帳棚:保守在地上客居的身分。
4.挖井:尋求屬靈的供應。

亞比米勒同他的朋友亞戶撒和他的軍長非各,從基拉耳來見以撒。
以撒感疑惑便問:“你們既然恨我,打發我走了,為甚麼到我這裡來呢?”
因他們看見上帝對以撒的作為說:我們明明地看見耶和華與你同在....",以撒是蒙耶和華賜福的了,便信服,主動來和解彼此立約。

那一天以撒的僕人來,將挖井的事告訴他說:“我們得了水了。”
他就給那井起名叫示巴,因此那城叫做別是巴,直到今日。

2011年6月28日星期二

緊握手與放開手 (創25)

以撒的妻子利百加生產之前,孩子們在她腹中彼此相爭,她就去求問耶和華。
耶和華對利百加說:“兩國在你腹內,兩族要從你身上出來;這族必強於那族,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
她生了以掃後,另有一孩子手抓住以掃的腳跟同時出生,因此給他起名叫雅各(註:就是“抓住”的意思)。

在世,我們找往了許多東西不放手,究竟應該放開手,還是抓住不放手?
當以掃一邊放開手時,雅各又找住不放手。

屬靈書或聖經常教導我們,捨棄並輕看地上的一切。
所以也會朝這个方向去思想或有敢作的。

由事觀之,上帝給予獎賞那些緊握著衪賞賜的人,那些緊握著屬天事物的人,那些放開屬世事物跟隨祂的人。

相較之下,這至暫至短的一生中,光彩奪目誘人的美物終變得如糠秕般無用。

因衪的選召與恩典是永不動搖,只要接受者願意並選擇去行。

一旦被選了,便不偏左不偏右的行在其中。

以掃與雅各在母腹中時,上帝已說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

這是命定的?還是預見?雅各被上帝選上?還是他努力抓著祝福?


當聖經談到獎賞與好行為時,便是與生活結合一起的信心。

原來在基督裡割禮無功效,惟獨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加5.6)

為什么以善行相問?不用問了,儘管緊緊的抓住耶穌不放,持守信心。

2011年6月26日星期日

祢責備我顯為公義

今早因靈修書的責備,禱告引用「祢責備我顯為公義」詩51。
而主日學讀經引用詩51, 主日學結束前,老師又請兩人一組討論彼此的罪的一條為代禱事項。
其實7宗罪中,隨手也可抄來都有一條,而我只說自己易犯「輕忽」的罪,
而同學卻要勒住自己的舌頭勒住自己的心,有無耐心的、不冷靜的、不懂懺悔的,饞咀的....
亦有認為自己無罪的

此事並無向親友C說,但午餐後親友C卻說了一條interview的問題:若有人向你說一条信仰問題說他無罪,怎回應?或者要更多資料才能作進一步的討論,那人是慕道者、初信、還是未信的?
對罪的看法"Perception"怎樣?

另星期六下午半睡中看了點明珠台的記錄片,"未來之都2050 Ecopolis"關於救地球的5个方案:
新加坡正研發空中花園的無土種植場;
另有高温處理廢置垃圾用作黑土減排2氧化碳;
太陽能汽車的應用....。

以上這些科技的應用與今天講道Scriptural Holiness引用科學術語可拉上一點關係:
空氣的氧由肺部吸入,由血管中進入血液的haemoglobin(血紅素),再把2氧化碳排出,而一些空氣中的毒害卻不能排出,如無色無味的一氧化炭。這些毒害正如cancer,正如"罪"一樣是需要認真的防避對付。
http://health4u.hk/heal/Info/cancer.htm


晚上後記:
晚餐後回家途中,不約而同的開口說,感謝上帝。
晚上FC聽回早上因上主日學未能聽全的一個香港電台節目:舊日的足跡。
訪問2011-06-26 著名歌唱老師、助理警務處長吳家聲夫人 - 曾路得
http://programme.rthk.org.hk/channel/radio/player_popup.php?name=&pid=1144&eid=&d=2011-06-26&player=media&type=archive&channel=radio1

關於曾路得生癌症的的心路歴程
http://www.healthplus.hk/past_details.php?id=256

訪問中最深刻的一段:
2006年當誤斷症為肝癌時,2天在病院中極害怕,牧師為她一個怪禱告說"在她檢驗時給她一首歌",她便想起一首歌"安靜"因此得著安靜的心。5年後,今天曾路得接受訪問,是藉得感恩!(此段分享,更堅固了自己對全能的上帝的信心,雖然人的軟弱、亦難免面對困難與試探,好像撒旦暫時坐著作王,但經歷這些後,我們再面對坐著為王的上帝。不要擔心順服的結局怎樣,不要去怕那阻止你前進的狂風暴浪,因為「在洪水泛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

FC送給我一節經文帖前3.4-5:
在你們所信的道上堅固你們,勸勉你們,免得有人被這些患難動搖。因為你們自己知道,我們受患難原是命定的。.............以致我們的勞苦歸於徒然。

但我有另一節經文送給她及各正在非常勞苦的朋友:「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參考:普頌612首--求主帶領歌

2011年6月25日星期六

(創22) 父親的背影



因亞伯拉罕的信靠和委身,上帝也為他預備了出路,讓一頭公羊代替以撒被獻祭。

耶和華以勒,在山上必有預備。

當亞伯拉罕把「屬於我的以撒」準備以行動從心中永遠清除時,
已從「物」的轄制下得了釋放。換之重點卻是以心為祭,惟獨遵行上帝的旨意。

沒有一樣東西,是可永遠留著並存於裏面的,人卻抓著短暫的東西,蹎塞心靈的空間,生命便受了「物」的佔有欲所捆綁。

而上帝必為我們預備「稠密小樹裏的公羊」,這是建基於:
人願不願放開手?把佔據了心間的東西挪開?當踏出第一步時,
把愛世界與愛物質生活放開,便得著所預備的。

“耶和華說:‘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創22:16)

當亞伯拉罕舉起刀時是一份無奈,

而以撒被縛成為祭物時,看到父親的背影,亦同時聽到上帝的聲音。

以撒亦因此受這事影响,學習作完全人,完全的愛,完全的獻上。

亞伯拉罕的神,便成為以撒的神,以撒的神亦成為雅各的神....

可參考:舊約人物系列(9)~父親的背影--亞伯拉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aU3ZQ8DDQ8&feature=related

2011年6月24日星期五

病榻上的祝福--武士的醒覺

正留心聽道,卻忘了按掣下車,結果遲了一个站下車。

此篇講道與今天一篇的文章故事有點共通之處,是武士求道於高人。

曾經有一個武士請教一個高人,問天堂與地獄的分別,高人不悅武士趾高氣揚的態度, 於是不理不睬, 激怒了武士, 他正想拔出配劍砍殺高人, 高人回轉身來, 說這光景就是地獄, 武士有頓然領悟, 收歛了戾氣, 虛心受教, 高人隨即告訴一念之差成了天堂與地獄的分別, 我們其實每天都活在當下, 盡情享受每時每刻神的奇妙作為....


來源:病榻上的祝福(非賣品)--活在當下篇
http://sickbedwisdom.xanga.com/?uni59360118-direction=n&uni59360118-nextdate=10%2f14%2f2010+7%3a25%3a48.000#module-59360118

另一篇講道中段:引用了黑澤明《姿三四郎》的故事片段(柔道龍虎榜)
經文是約翰福音9章耶穌於安息日治好瞎子。
兩者間的關連,可能是
1. 開了心眼的姿三四郎
2. 耶穌講述的真理(可比喩為柔道)與法利賽人所守的律法(柔術)

時柔術盛行,而柔道據新興更切合武者的需要,而習柔道充滿霸氣的姿三四郎求道於高人,高人的教導是學習天地的真理,必需為真理犧性,而姿三四郎認為自已做到了,便在寒天跳進荷塘一夜,卻仍生怕浸死抱著木頭,

他看著露水生出、初生的晨露的荷花綻放,頓時心思明澈"悟道",悟出生命之道。
這乃在於與生命的相遇,情感的投入......。

2011年6月23日星期四

全能的神(創17:1,耶32.17-18)

創17:1 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能的 神。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
創17:2 我就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


並未放下每天看一章創世記的讀經計劃,今天看多2章由17章至19章,但對於又看創世記又記錄一些感受,是無能為力了。

正要記錄14章時,又被「巴別塔」擋著,

而耶利米書主日學的教導又與讀創世記的一些章節內容吻合。如「約」、「尋找義人」與「割禮」

當我在不久前的星期天猶疑於街道上的呼喊捐款,導師的說話很像對我說不要猶疑。

耶5:1 你們當在耶路撒冷的街上跑來跑去,在寬闊處尋找,看看有一人行公義求誠實沒有?若有,我就赦免這城。
這與創世記18章類同,三天使訪亞伯拉罕(17章起亞伯蘭與撒萊齊齊被上帝改名),說要剿滅所多瑪、俄摩拉,時亞伯拉罕姪兒仍在罪惡之城中,是否因姪兒仍在此城才求情不要滅此城,細看後找不到答案。

但亞伯拉罕卻與上帝討价還价時,不是說求救自己姪兒,而是說:「無論善惡,你都剿滅么?」,由50个義人討价是10个。「為這+个的緣故,我也不滅此城。」

至耶利米書5章,上帝的寬恕達至極點,若有一个義人,他都赦免耶城。

耶6:16
耶和華如此說:
你們當站在路上察看,訪問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間;
這樣,你們心裡必得安息。

他們卻說:我們不行在其間。


耶6:17
我設立守望的人照管你們,
說:要聽角聲。

他們卻說:我們不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ZTbyL1XvfI&feature=autoplay&list=PLFF3F932AD1668F18&index=47&playnext=46

「主耶和華啊,你曾用大能和伸出來的膀臂創造天地,在你沒有難成的事。
你施慈愛與千萬人,又將父親的罪孽報應在他後世子孫的懷中,是至大全能的 神,萬軍之耶和華是你的名。」 耶32.17-18

親愛的主、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在你沒有難成的事,求祢保守我們,在祢面前一生行為純正,行在你公平正直的當中,不虛妄、起誓不懷詭詐,願我們心懷意念、靈與身子得蒙保祢的保守,又願祢的恩惠、慈愛、聖靈感動常與我們同在。奉主耶穌得勝的名求。A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