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5日星期日
2011年10月7日星期五
Steve Job 的提醒 7 OCT 2011
“ 若你將每天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總有一天你是對的。”
也在建道神學院網頁中聽謝慧兒博士講他的故事 (2011年2月23日早會,講員:謝慧兒博士)
當時STEVE JOB 胰臟癌發病,將不久離世...
http://www.abs.edu/live/zh/content.php?section_id=967§ion_lvl=2§ion_past_id=2&ck=1&main=2
想不到,當中謝老師引用了三首歌:第一首歌
今生若比永恒长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_qehEGwkiE&feature=related
FC在報章上看到Steve Job 的故事。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76132&d=1593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76132&d=1593
也在建道神學院網頁中聽謝慧兒博士講他的故事 (2011年2月23日早會,講員:謝慧兒博士)
當時STEVE JOB 胰臟癌發病,將不久離世...
http://www.abs.edu/live/zh/content.php?section_id=967§ion_lvl=2§ion_past_id=2&ck=1&main=2
Steve Job親口說自己的故事。謝博士信息分享:
第一個故事關於串連人生點滴。他初為孤兒被領養。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讀了6個月便休學,18個月後才真正退學。為何要退學呢.......想不到,當中謝老師引用了三首歌:第一首歌
Steve 信直覺,命運與人生。我們又信什么呢?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愛與失落。20歲時,與沃茲尼亞克在父母的車房成立蘋果......卻被開除
2. 第二首歌:愛是不保留http://www.youtube.com/watch?v=n-OEXqfaMys
面對人生的失落也未能改变他愛做的事,時間越長越愛。有時人生有沉重的打擊,但不要失去信心,能夠堅持的原因是因為愛他的事。我們最愛什么?
提醒:1. 我們愛我做的事,愛我們的事奉,動機是什么?
提醒:2. 打擊作激勵,堅強!就算不合理。清楚我們行的第一步,每一步,因著愛我們的主。
惟求奉上生命全歸主所有,要將一切盡獻於我主的手;
我已決定今生再沒所求,惟望得主稱讚已足夠!
我已決定今生再沒所求,惟望得主稱讚已足夠!
第三個故事關於死亡。他17歲時讀到一句話︰「若你將每天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總有一天你是對的。」
3. 第三首歌:提醒永恆的盼望。但詩歌的名我不知道。
傳7.2 B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
人總面對死亡,世上日子雖然短暫,屬神的人死亡後還有永恆的。
希望各人心存盼望,注目更美的永恆家鄉,不過於看重世上的得失,每日忠於所託,至死時也無憾無悔。
後加:
Think about the things in your life:
What will last forever?
What will last at least for your lifetime?
What will last a few short years, months, or days?
Based on eternal value, what things are most important in your life? Where — and with whom — should you put most of your time and energy?
What will last forever?
What will last at least for your lifetime?
What will last a few short years, months, or days?
Based on eternal value, what things are most important in your life? Where — and with whom — should you put most of your time and energy?
今生若比永恒长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_qehEGwkiE&feature=related
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
2010年12月21日星期二
2010/10/10 午堂培靈崇拜 在危機中見上帝大能 白德培牧師
摘錄部份:
白德培牧師14年前由瑞士來港曾作監獄事奉。
當人經歷危機如疾病/婚姻/情緒/傷痛/失业/家人的死亡的問題,像面對生命的崩潰,便認識到上帝,經歷生命的軟弱和渺少,知道自己的限制,我們想成功/很忙的生活,避免上帝密切的關係。
但面對危機便会問人生的目標是什么?尋找上帝的奧秘。
當中引用王下5章 乃縵長了大痲瘋得醫治。經過了危機,除了得到肉身醫治,便有屬靈的轉变,脫離个人的傳統觀念,接受文化的衝激。
他放下自己驕傲,接受在約旦河簡單的洗淨。
除了疾病物質身体的醫治,也有屬靈的轉变,經歷驚奇、拆毁狹窄的思想,肉復原如小孩的肉,這表面也表達他的心態如耶穌說要如小孩順服單純才入天國,不需想得太複雜。
另,乃縵怎樣認識上帝,不是藉正路正常的發展看見上帝大能,乃藉危機中看見。
神跡不是期望般發生,救贖未必是藉着期望的人來到身邊,
但乃縵藉著普通的僕人發生,聽到他們的聲音才經歷上帝。
啓示不是在大能中發生,但藉着單純低微的人發生,這是+字架的道路。
學習拆毀框架經歷如乃縵屬靈轉变。
獄中的探訪許多時候我們想教囚友,帶訊息給他們。
但誰知不一定要帶耶穌/福音到獄中( ),反而在這些人中看見上帝。
我們要學習聆聽對方的說話,
在獄中輔導是要學習當聆聽者,留心聽他們的說話,知他們的需要。
不要以為我們在光他們在黑暗,反之一同學習。
太25:34-40
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
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
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
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
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
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我們想保持成長,更加學習。
我們的阻礙是以為和上帝很熟,已知道了上帝的旨意。把教会的生活完全代表上帝的旨意,
偶像化了上帝,使衪成為可控制的,無了隱藏了的上帝、奧秘。
認為有了律法、聖殿便有救恩。
世界才是牧區。不要忘記上帝的救恩是在世界。要挑戰自己的思想。
衪顯示給摩西說「我是稱為我是」保持自己的隱藏,我們不能掌握的。
白德培牧師14年前由瑞士來港曾作監獄事奉。
當人經歷危機如疾病/婚姻/情緒/傷痛/失业/家人的死亡的問題,像面對生命的崩潰,便認識到上帝,經歷生命的軟弱和渺少,知道自己的限制,我們想成功/很忙的生活,避免上帝密切的關係。
但面對危機便会問人生的目標是什么?尋找上帝的奧秘。
當中引用王下5章 乃縵長了大痲瘋得醫治。經過了危機,除了得到肉身醫治,便有屬靈的轉变,脫離个人的傳統觀念,接受文化的衝激。
他放下自己驕傲,接受在約旦河簡單的洗淨。
除了疾病物質身体的醫治,也有屬靈的轉变,經歷驚奇、拆毁狹窄的思想,肉復原如小孩的肉,這表面也表達他的心態如耶穌說要如小孩順服單純才入天國,不需想得太複雜。
另,乃縵怎樣認識上帝,不是藉正路正常的發展看見上帝大能,乃藉危機中看見。
神跡不是期望般發生,救贖未必是藉着期望的人來到身邊,
但乃縵藉著普通的僕人發生,聽到他們的聲音才經歷上帝。
啓示不是在大能中發生,但藉着單純低微的人發生,這是+字架的道路。
學習拆毀框架經歷如乃縵屬靈轉变。
獄中的探訪許多時候我們想教囚友,帶訊息給他們。
但誰知不一定要帶耶穌/福音到獄中( ),反而在這些人中看見上帝。
我們要學習聆聽對方的說話,
在獄中輔導是要學習當聆聽者,留心聽他們的說話,知他們的需要。
不要以為我們在光他們在黑暗,反之一同學習。
太25:34-40
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
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
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
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
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
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我們想保持成長,更加學習。
我們的阻礙是以為和上帝很熟,已知道了上帝的旨意。把教会的生活完全代表上帝的旨意,
偶像化了上帝,使衪成為可控制的,無了隱藏了的上帝、奧秘。
認為有了律法、聖殿便有救恩。
世界才是牧區。不要忘記上帝的救恩是在世界。要挑戰自己的思想。
衪顯示給摩西說「我是稱為我是」保持自己的隱藏,我們不能掌握的。
2010年8月3日星期二
2010年7月25日星期日
25 and 26 JUNE 2010 兩个培靈會
http://www.cmc-methodist.org.hk/htm/pub_a.php
2010/06/26 全教會培靈會 作門徒的奉獻 趙崇明博士
2010/06/25 全教會培靈會 進入安息的信仰旅程 趙崇明博士
2010/06/26 全教會培靈會 作門徒的奉獻 趙崇明博士
2010/06/25 全教會培靈會 進入安息的信仰旅程 趙崇明博士
2009年10月11日星期日
講章欣賞 -- 耶和華保護你 (詩121)

2009/10/11今早的崇拜講道:午堂培靈崇拜 耶和華要保護你
講者為80歲的張慧堅姑娘.詩121能帶給人們很大的安慰,山是堅固,穩妥永不動搖,我們要站立得住,
便要倚靠我們的神,
我們的幫助從何而來,是從耶和華而來。
念一次詩121。想一下耶和華怎樣保護。
勤讀經使人站得穩,
勤禱告使人得力,因為我們與神接通了線,我的靠著神支取力量。
熟習聖經使我們通達,聖經是神的話話,使我們明白神的心意,有應充的確據,並等侯得力。

欣賞張慧堅姑娘用了三個圖像,
第一個,是她年青時在神學院中,一次遭遇,在聽道與禱告中看到一個圖像,
是她畫一個問號,問號下的那一點竟像一滴血,他用手托著,那是+架下的一滴血。
我們有否以基督為首,我們問一下自己,基督的愛,恩典是重价還是賤价的呢。
另一圖像是弓與箭:
是當我們遇到病患與困境,自我形像变低,什至放棄自己,但神不丟棄我們,利用週遭的人/事及聖經安慰我們,某天她因肺病什或想死,投海之際有小童投石在於投落之處而醒悟,看當天的竭誠為主:基督徙在上帝手中的弓箭,拉弓的是神,瞄準是要忍耐與有目標的,放箭時便覺輕鬆。

我們是箭,神用弓。如大衛用丟石器勝巨人哥利亞一樣。
思想:我們看誰發放福音之箭。
另一幅是蘋果與刀。
某次她擔心造手術。有悟蘋果與刀,自己是蘋果、醫生是刀,切了才有得吃。
如作流通的管子,被神使用。
竭誠為主5月8日:信心的忍耐

(書又道:講章不是用來欣賞,是聽了後便實行的。)
2009年8月5日星期三
講章欣賞---價值 (1)-- 9 JUN 2009
講道:(講者温偉耀)
路12.22 -34 ……..不要為生命憂慮喫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 你想烏鴉、也不種、也不收.又沒有倉、又沒有庫、 神尚且養活他.你們比飛鳥是何等的貴重呢。
人生的追求工具的价值與終極的价值。工具的价值-(immediate concern) 是飲食,衣裳(v22),是生命、身体的价值v23 他又說:賺錢購車,价值不在車上。為購五星級的屋最後因拼命賺錢不能建五星級的家。 五星級的家勝五星級的屋。終極的价值:是尋求神v31是投資永恆。
神自会計算我們對衪的愛,裝下我們每一滴眼淚(我回應:含淚撒種必歡呼收割) ,
我們的財寶放在那裏心也在那裏,當投放天上,天国財寶是不会变
我們遇見患得是患失,終極的關懷追求,生命才可安頓,才不会憂慮
知道天父同在,愈不會患得是患失。
看上帝的創造: 烏鴉、也不種、也不收.又沒有倉、又沒有庫、 神尚且養活他。
關於患難:温偉耀的太太96年太病死了,最近26歲的女兒也死了。但神同在,
從約伯記得安慰:38-39章約伯為義人,因撒旦與神爭辨,使約伯什么都失去了,
朋友又爭論是否約伯有錯。最後約伯求問神,「上帝在旋風中回答」:
以日月星晨的运行、植物的生長、野生的動物答覆他。
Job 38:41 烏鴉之雛、因無食物飛來飛去、哀告 神.那時、誰為他預備食物呢。
野生的動植物的生長好像無規律,和遇然巧合發生。其實上帝的手一直在背後。
在他「候鳥」一書研究:候鳥向南飛,轉季又北飛,來回8千里路,是誰引導他,有什么導航系統。 又無地標,主要利用3个標記,日光下以太陽,晚以北極星為座標,自己調節。
在雲中飛,看不到日月星的引導,科學家跟踪研究,原來他們眼球內在物質可看见磁場。
補充温偉耀的言論
另我看過滕近輝「偏差與平衡」,有說水的形態,因水在冰以下的水是4度,水因寒冷向上結冰,
以致水以下的生命得以保存,不是神的作為嗎?
另我看過揚腓力的尋神記一書:大爆炸後的一秒,宇宙的密度與它膨脹速度的比率假想值10的15次方
(1之後15个零) 分之1……….. 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沙粒是可能形成宇宙,其中一顆容許有智慧生物,這顆便是我們
現居的宇宙……我們仰望天際:一切太有規律、和諧、完美了,這不能相信是純粹的巧合,而人是整个計劃的一部份,
不是偶然…….
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嗎?v24b
百合花的所羅門王的裝飾,百合花的美v27是短暫v28a,上帝不單只「養活」並打扮,何况你們呢?
你們所需父是知道的v30。我們憑上帝所造奇妙的工便知創造的主。亦知道他當必知道你了,信任上帝投資永恆。
路12.22 -34 ……..不要為生命憂慮喫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 你想烏鴉、也不種、也不收.又沒有倉、又沒有庫、 神尚且養活他.你們比飛鳥是何等的貴重呢。
人生的追求工具的价值與終極的价值。工具的价值-(immediate concern) 是飲食,衣裳(v22),是生命、身体的价值v23 他又說:賺錢購車,价值不在車上。為購五星級的屋最後因拼命賺錢不能建五星級的家。 五星級的家勝五星級的屋。終極的价值:是尋求神v31是投資永恆。
神自会計算我們對衪的愛,裝下我們每一滴眼淚(我回應:含淚撒種必歡呼收割) ,
我們的財寶放在那裏心也在那裏,當投放天上,天国財寶是不会变
我們遇見患得是患失,終極的關懷追求,生命才可安頓,才不会憂慮
知道天父同在,愈不會患得是患失。
看上帝的創造: 烏鴉、也不種、也不收.又沒有倉、又沒有庫、 神尚且養活他。
關於患難:温偉耀的太太96年太病死了,最近26歲的女兒也死了。但神同在,
從約伯記得安慰:38-39章約伯為義人,因撒旦與神爭辨,使約伯什么都失去了,
朋友又爭論是否約伯有錯。最後約伯求問神,「上帝在旋風中回答」:
以日月星晨的运行、植物的生長、野生的動物答覆他。
Job 38:41 烏鴉之雛、因無食物飛來飛去、哀告 神.那時、誰為他預備食物呢。
野生的動植物的生長好像無規律,和遇然巧合發生。其實上帝的手一直在背後。
在他「候鳥」一書研究:候鳥向南飛,轉季又北飛,來回8千里路,是誰引導他,有什么導航系統。 又無地標,主要利用3个標記,日光下以太陽,晚以北極星為座標,自己調節。
在雲中飛,看不到日月星的引導,科學家跟踪研究,原來他們眼球內在物質可看见磁場。
補充温偉耀的言論
另我看過滕近輝「偏差與平衡」,有說水的形態,因水在冰以下的水是4度,水因寒冷向上結冰,
以致水以下的生命得以保存,不是神的作為嗎?
另我看過揚腓力的尋神記一書:大爆炸後的一秒,宇宙的密度與它膨脹速度的比率假想值10的15次方
(1之後15个零) 分之1……….. 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沙粒是可能形成宇宙,其中一顆容許有智慧生物,這顆便是我們
現居的宇宙……我們仰望天際:一切太有規律、和諧、完美了,這不能相信是純粹的巧合,而人是整个計劃的一部份,
不是偶然…….
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嗎?v24b
百合花的所羅門王的裝飾,百合花的美v27是短暫v28a,上帝不單只「養活」並打扮,何况你們呢?
你們所需父是知道的v30。我們憑上帝所造奇妙的工便知創造的主。亦知道他當必知道你了,信任上帝投資永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