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0日星期六

從基督在曠野的試探看修院生活

修院生活的根源來自馬太福音十九章廿一節。他們將這節聖經與耶穌基督在曠野受試探的經文連在一起,因此,修士許的三個願亦象徵基督三次抗拒撒但的引誘。沙漠乃魔鬼引誘人之地:沙漠沒有可以引誘人的物質,但是我們還是會受物質、佔有欲的引誘。因為環境雖然有所改變,但心靈依舊。

修士的第一個願是貧窮願,這個願從耶穌所受的第一個試探——叫石頭變麵包——引伸而出。某督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貧窮願表達甘願接納、依賴神的應許和供應。
   
第二個願是貞潔願。這與耶穌基督的第二個試探——從殿頂跳下—有何關係呢?修士是這樣解釋的,耶穌基督在這裡受的試探是自愛,感到自己的重要,靠自己能作到某些事。「貞潔願」表明人拒絕自愛,深信沒有任何一種愛可以取代、超越神的愛。是後來獨身願才與貞潔願連上線。起初,貞潔願的重點並非獨身,乃是讓神超然的愛來管理我們;獨身只不過是表達這種意願的一種方式而已。要真正落實貞潔願,乃要舍去自己。


耶穌基督所受的第三個試探是向撒但低頭,從它得國。修士們把服從願與此試探連在一起,表明願意順服在神的主權之下,拒絕臣服任何其他次等的神或權勢。因此,修院的院長代表神的權威,每位修士都要服從。「修士」來自希臘文「單一」(Monos),意思是將心獨一無二專獻給神,將個人的生命完全毫無保留的歸於神,除了神之外,不接受任何統治者的管理,這就是所謂的真正表裡一致。


侯士庭:《靈修神學發展史》

進入你的同在


結:專ー以上帝中心而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