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5日星期三

讀後感--活在當下 -- 23 AUG 2010 香港經濟日報

美國伯利恒鋼鐵公司的查理斯.施瓦伯先生向效率專家艾維.利請教提高工作效率的良方 。

艾維.利帶來了一張白紙,說:「請你在這張紙上寫下你明天準備要做的六件最重要的事 。」

施瓦伯於是用了五分鐘寫下翌日準備要做的六件最重要的事。

艾維.利接著說:「現在請你用數字標明每件事的重要次序 。」

施瓦伯又花了五分鐘。

艾維.利說:「好了,請把這張紙放進口袋裏,明早上班後再拿出來,先做第一件最重要的事。不要管其他的事,只做好一件事,直至完成為止;

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做第二件事、第三件事……直到你下班為止 。

「如果整天只做完第一件事,那不要緊,因為你正在處理眼前最重要的事。

請你每天都這樣做,日後如奏效,也叫你公司的人同樣地做。

每天只花十分鐘時間規劃好明天要做的事,然後專心地逐件事辦好它就成了 。」

一個月後,施瓦伯給艾維.利寫了一封感謝信。

信上說:「那是我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一堂課。」

信內還附上了一張二十五萬美元的酬金支票。

五年之後,這個當年不為人知的小鋼鐵廠變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鋼鐵廠之一。

艾維.利建議的方法, 其實就是活在當下,專心做好眼前的事 ,做完一件事再做下一件事。� � 李焯芬


(讀後感:今天同學給了我香港經濟日報的一篇時間的管理,我覺得這是一個工作以外重要的人生規劃工具

當人活著,無方向,無目標,便会迷失了,找不到人生的出路。一天一天的過了,至人生的終結才回望,便發覺白費一生。

我們要做最重要的事,亦有先後次序。

細看那些是「重要的事」,或許是自己認為重要的,當中會有盲點,把「重要的事」作為「不重要的事」,把「不重要的事」作為「重要的事」。

例如把「敬拜」、「家人友朋相處」、「休息 安靜 獨處」、「運動 飲食 健康」... 一些「人生支柱」列為「不重要的事」。

結果內心是一片空白、急燥、不安,言語無味,身体壞了,與人神疏離,活在自我的世界中,無神無人無愛,無義意,只有「自己成功/空洞」,不懂欣賞良晨美景,因心裏被佔據了。

以神首位與平衡的人生是重點。生活與工作也都要講求質素,不單止把它完成,要把一些輕微的細節做好,不掉下一顆配件,使生活在鬆散及因失衡而有隨時倒下的可能。

以下是一個笑話:某天某老板說他那件A事不重要,於是某人把它列為不重要事件,並先做重要的事,兩天後,某老板走來說A事做好了沒有,某人便多口問這件事緊急嗎?原來所有老板的事都是重要及緊急的事,不論他怎說,於是某人放下了自己的事不作,做一件A事。這是某人的盲點了。故同樣所有老頂爺的事都是重要及緊急的事。)

2010年8月24日星期二

培靈會 作門徒的奉獻 23 AUG 2010

早上於巴士上想清靜一下,直至想找一个培靈会講道看,是想澄清那講道有多長;但當開了机後卻自動轉播了一個我正要想找的培靈会2010/06/26 全教會培靈會 作門徒的奉獻 (趙崇明博士) ,是1小時09分19秒。為此細心再聽一遍。
http://www.cmc-methodist.org.hk/htm/pub_a.php

以下是今晚重聽的重要節錄片段:
主要耶穌使拉撒路復活的神蹟,但此神蹟不能使法利賽人相信,反招致被釘+字架。
耶穌是光,照出人的黑暗,人便怕光。
使拉撒路得生命:
約11:25 耶穌對她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約11:26 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
復苦不單止說永生的概念。
耶穌是生命的源頭,信不單是耶穌行神蹟,而是承認掌管我們生命的主。
生命的主權交給衪,當下便能超越困局,
復苦是轉化困境新生命的力量,人生仍有出路,對未來有盼望。

馬利亞見親人死亡,生離死別的經驗使人得知在此生總有終結,生命是很無助不能掌握的及很荒憀的,可隨時失去的。
耶穌哭了,一同和我們哭,在死蔭幽谷中,他陪同我們行人生困境的路,用他的愛使我們忍耐到底,對使我們有生命的主存有盼望。面對親人的死相對於〝真哪噠香膏〞那樣重要?
當然是生命更重要,並懂得放手,願意擺上自己。

諗詩篇23篇與論神蹟 24 AUG 2010

FC因作晚事件睡得不好,今天也因一受害者傾刻間痛失子女、丈夫的婦人痛哭,而流淚。有誰能忍這淚呢?

清晨半醒,在半睡中諗了詩篇23篇,不知道背了多久,何時停止。

讀禱時,又是一篇23篇....我們雖然走過幽谷,袮的亮光仍照入我們的心靈,引領我們安然度過憂苦的黑夜。

.....當我們下到死蔭幽谷.....祢的仗,祢的竿必安慰我。

馬丁路得的信心日引又是一篇23篇: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詩23:4

上年同期原來也發覺此點,至今所不同的是,先一步諗了出來。是否因作晚的事件有感而發。

「怎知是自己的意念還是神的意念?」旣然這是一個奧秘,那么這奧秘誰能解釋得令人信服呢?

今天自動轉播聽了馬可第8篇的論神蹟。可8:11 法利賽人出來盤問耶穌,求他從天上顯個神蹟給他們看,想要試探他。
可8:12 耶穌心裡深深地歎息,說:“這世代為甚麼求神蹟呢?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神蹟給這世代看!”

其實 耶穌所行的神蹟經已很多了。所謂〝信〞是信什么呢?信神蹟?還是信死而復生的主呢?還是賜下救恩的主?

而前兩天聽了天空主日學一課也論到雅各、彼得、約翰看到耶穌、摩西與以利亞。

說到焦點不是神蹟、是耶穌自己,最後是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我們都很想正如詩人所說,一方面〝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另一方面〝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一方面〝福杯滿溢〞另一方面〝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所有好的福氣都有。

許多時我們都想有一份幸福的感覺,但重申:不是我們想怎樣,而是神想我們怎樣。

當看到一份經歷,雅各、彼得、約翰会停留在屬靈的頂峯,要在那裡搭三座棚(太17.4)

當真的聽到神的聲音,他們卻俯伏在地,極其害怕。(太17.6)怎能不嚇到面青呢?

敬畏就是這個意思。

2010年8月23日星期一

紀念馬尼拉香港團倖存人質,及有關死難者的家人

放工時如舊約FC晚膳,她第一句便述馬尼拉發生的香港團被挾持事件;晚餐後回到家中也留心事態的發展,對於一些失實的報導說道全車乘客被殺時會帶來極大的驚嚇。只有求主憐憫。

我們的心情起伏,今天的札記也寫不出來。

對於人生的起伏正如今天的烏雲,幾陣驟雨與槍聲,成了今天的無奈。

至今,晚了的禱告,只能對生還、傷者,死難者家人的多方幫助、各人的安慰而言。

2010年8月22日星期日

主若問:您為何不事奉呢?

拜訪北宣網頁:

有徵兵欄 事奉園地。

十分精彩的自由獻身園地。

有句:"主若問:您為何不事奉呢?"

為何不事奉?是个好問題!值得深思。

工作、學習、家庭、事奉如何取得平衡,進退取捨會是一個事奉的大問題。

事奉中如何取得生活上平衡?

2010年8月21日星期六

KAPAPHATIC & APOPHATIC

昨天想覆親友說:DIFFICULT IS NOT IMPOSSIBLE.
但說來話長,不如早些收筆早點睡覺,因放學回家已晚。

但朝早靈修書上卻看到戴德生所說的話,作神的工作有三個步驟:

第一是「不可能」,

第二是「很困難」,

第三是「做成了。」

返工前帶了一本陶恕的渴慕神看,看第十課分別為聖的生活。
此書是大半年前在教會的書攤上購,已看過一次,未有深感受,今因老師推介,便再拿來看。
因信徒品格的塑造是〝分別為聖的生活〞便看此題。
主題經文:
林前10:31 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甚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

下午上最後一課的信徒品格,老師再重申〝靈修的四種關係向度〞圖解
橫向由APOPHATIC不能言喩的至KAPAPHATIC能言喩的,縱向由MIND頭腦認知的至HEART心靈的。我們若偏於一方便要,多加注意平衡。
FC說為什么,我打了個極端比方,若心靈太關注自己什至抑鬱,便要揪離轉注於外向的事物使之平衡。FC便明白了。
(回家再看靈修學概論(3)~靈修的四種關係向度,更加明白其意義。)
我是一個混合形,早上靈修我會很感性,工作時/晚上讀經又很理性,有時会很內向,但現在卻要向外伸展,這是弔詭多於矛盾。

巧合地老師以"陶恕的渴慕神"講解第2課貧窮的福氣:http://www.churchinmarlboro.org/christdigest/desire%20A.doc
(二)貧窮的福气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3)人類允許外面的「物」進入內心,而把神從內心的寶座上赶逐出去,就在這時候,我們的災禍就開始了。
引我們達到認識神更深的路,是要經過靈里貧窮孤寂的幽谷和棄絕一切外物。這些擁有天國的有福之人(「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乃是把一切身外之物都舍棄,又把心中佔有慾的根統統拔掉的人,他們就是「靈裹貧窮的人」(馬太福音五章三節「虛心」兩字英釋為「靈裹貧窮」--譯者注)。他們內心的光景,是貧窮到像耶路撒冷街頭的乞丐那樣,一無所有。
老師特別以登山寶訓論8福作結。

放學往天地書室看書,因陪親友等返6.00崇拜。今天崇拜主題是七宗罪之貪食。
其實出埃及以色列民有嗎哪,而我們亦日用的飲食,有神的供應,不需為此太分心。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主的話。
陶恕的渴慕神第十課主題經文便合用了:
林前10:31 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甚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
當講者說到舊約把食物分別為聖的,分潔淨與不潔淨時,親友說有些食物不潔淨,因還在崇拜中,不便細答,只解釋新舊約不同了,散會後忘記再解釋。

晚上再找回竭誠為主,今天主題經文是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3)

(備註:關於〝靈修的四種關係向度〞圖,在「整全的靈命的操練」一書有詳細解譯,熊潤榮著,p.24-29,
衛斯理被列為:充實和心靈的(Kapaphatic-Heart))

2010年8月20日星期五

靈修學 - 視像教學

靈修學概論(1)~由聖經看屬靈經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GsYLBp1SOA&feature=channel

靈修學概論(2)~何謂靈修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zWOkLK5EBs&feature=related

靈修學概論(3)~靈修的四種關係向度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EWXxoHsMQo&feature=channel

靈修學(1)~修道主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S5uHBnPQ2U&feature=related

靈修學(2)~修院中的靈性追尋特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0hrSYMK-5Y&feature=channel

靈修學(3)~修道院制度的發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zAnfPhbRZ0&feature=channel

靈修學(4)~修道制度的衰落與再復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j6R0Iwp8Co&feature=channel

靈修學(5)~聖方濟的生平與經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p4TtSe7lTE&feature=channel

靈修學(6)~方濟靈修中的貧窮與自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CeOVqL6MFw&feature=channel

靈修學(7)~方濟靈修對人的關懷與真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MSm4vPYj2M&feature=related

靈修學(8)~方濟的環保靈修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cFuSZCoss4&feature=related

靈修學(9)~現代靈修運動(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NAKBAkFzec&feature=channel

靈修學(10)~共同生活弟兄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bQ23GOBrWQ&feature=related

靈修學(11)~默想式讀經(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adWOERbFUg&feature=channel

靈修學(12)~默想式讀經(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DKs2Z4m18s&feature=channel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前2.9)

今早聽了一個親友的講道談到長進:

彼後1:5 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
彼後1:6 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
彼後1:7 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
彼後1:8 你們若充充足足地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

殷勤是這各邁向長進要素所必具備的條件,是持續努力的,這裏彼得對信徒說,信是未夠的。
德行是行於外、知識是認識神是藏於內,節制是對自己的行為與內心應有的態度,
忍耐是對事物與人及環境个人所應具有完美取向,
虔敬是愛神發自內心的,愛弟兄的心與愛眾人的心便成全了最大的誡命。

這題目也是我們近月主日學的課題,信徒品格必備。
這裏以約翰於啓示錄三章教訓老底嘉不冷不熱回應,信徒不單要信,不止於信。(這也是星期二老師所說其中一个課題)

不要認為在信上富足了,像財主發了財一樣,滿足止步,因為在神看來仍有不足之處。
貧窮是指一個人在神的麫缸裡沒有積蓄。
就像困苦、可憐、貧窮的人,怎樣才算富足,那是向神那裏買火練的金子。要有火熱的渴慕神的心。

如果你沒有與基督建立關係,仍是一無所有。你的財富如何影響你的屬靈期望呢?不要把你的生命集中在奢華的享受上,卻要尋找在基督裡的真財寶。

他們是赤身羞恥的,因尚未有聖潔的追求。(彼前1.15-16)
所以要買白衣穿上。(啓3.18) (德行)

他們是瞎眼的。在屬靈的事上看不見,無天國的盼望,看不見罪,看不見神,便偏行己路,所以要買眼藥。
要求天父開我們的眼看得見祂奇妙作為,便懂得敬畏衪。(虔敬)

信是第一步,未能信如何取主的喜悅,但信了也要長進。彼後1:5-8是一個模式。

(聽到親友最後的禱告,以彼前2.9作結,也正是今晚剛完成的彼前研讀,第四課:
彼前2:9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能夠完成這課也是恩典了。 )

神貧與滿溢的茶杯

18 AUG 2010晚餐後,進入籃灣運動場,談論中世紀修士所做的三件事,其中一件事,是神貧,FC要我解釋一下,按字面解在神裏面貧窮,一無是處,舉例年輕的長官想跟隨耶穌,而耶穌要他放棄一切。

FC另把當天聽到的道,作了回應:一人求道於智者,智者與他同坐給他倒茶,待茶杯已滿溢了,他還是繼續倒。那人終按捺不住了,便說:「那杯已滿溢了,為什麼你還要繼續倒茶呢?」智者眼望著他,淡然地說:「你就像這茶杯,被自我完全充滿。你若不先倒空這杯,又怎能真正求道昵?」

我們若不放下自己的身段,如何求道。

(今天,早上看一本書:孤單. 獨處. 友情, 作者譚沛泉,由p.82開始看,看到p.84,看到FC所說的相同故事,乘午餐下雨之空閒,作了這記錄,尚可睡个午覺。)

2010年8月17日星期二

如雲彩的見証人 15 AUG 2010

星期日如常靈修後,往灣仔吃早餐再做運動,之後赴約見家人喝早茶(我獨喝茶)。

見弟弟玩电子遊戲機,於是借來玩,便沉迷了半小時。幸虧尚能在10.55分鐘結賬。

講道引用希伯來書12章如雲彩的見証人。義务宣教士講者道3年後健康會变差,便珍惜努力作工的日子。

也得紀念此事。

與家人吃過午飯,再返團契。
不謀而合,今約書亞團週会的另一講者(義务宣教士)定下60歲返天家,細問情由,才知是自我鞭策。

今天我們站著上帝面前,有著同一的盼望,作深度的反省,彼此守望互相激勵,作無愧的用人。

當站在施恩寶座前,盼主說:你是良善又忠心的僕人。

良友電台
http://www.liangyou.net/view.php?fpid=3f287ce4-245e-1028-b987-00c0261195b6&cat=news&id=fff3a974-eb61-102d-a7b1-00133e2db72e
遠東廣播
http://www.febchk.org/Common/Reader/Version/Show.jsp?Pid=1&Version=0&Charset=big5_hkscs

2010年8月14日星期六

信心經過試驗比金子可貴

彼前1:7 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

昨天想以此句放於Friendship and Gold一文中,但由於與"朋友"無關,又將之刪除,今看遠溪清流再度出現,便再放回Blog上。這句火驗的金子 與朋友無關連,但對神的信心有直接關係。
FC亦說剛看到啟示錄21章形容新耶路撒冷這城市有街道由純金製造。

某天有Banker來探訪,與老板傾談黄金,為什么金舖收回自己的黄金不需折讓,收別的店子的卻要折讓?
因為別家的黄金未被檢驗與証實是否純正。


金子經火試驗仍然能壞,信心既被試驗比其更可貴。

信心如何被試驗?是經過時間、困難、測試(Test)。

接受熬煉的過程中,除去了一切雜質;經試煉了的信心,增加了价值,生出忍耐與堅毅,(參羅5:3-4;雅1:2-3)磨煉了意志,幫助更合乎神的心意。

今天再完成了彼前研讀第三課的單元2,進度正常。自己的讀經計劃停在列王記下。
但紅色門徒研讀計劃比如常的快了一點。另以福音午餐講座的MP3代替聽道。
圖像、場景、生活性的嬉笑怒罵的教導是活潑及引人發笑的。

今天偉大禱文道:
保守我不受外在的困擾與內裡的罪慾影響。求你幫助我控制我的脾氣。我願從頭抑止怒氣。如果我遭遇輕忽與惡毒,求你給我有恆久忍耐的愛,包容一切。
以上屬靈偉人也面對世人同樣的問題,正如前文說的「以憤怒、懶惰掩飾了受傷害,被遺棄的感覺」,偉人面對「外在的困擾與內裡的罪慾、脾氣的可能失控,因受到輕忽與惡毒的遭遇,怒氣難於抑止。」只有求保守的天父給予恆久忍耐的愛,包容一切。

以感官体驗詩篇84 (11 AUG 2010)

詩84.2 等我的心神渴想着永恒主的院子,到晕过去;我的心肠我的血肉都欢呼,颂赞我生命之上帝(或译:永活的上帝)。 (呂震中譯本)
詩84:2 我羨慕渴想耶和華的院宇,我的心腸、我的肉體向永生 神呼籲(註:或作“歡呼”)。 (和合本)

詩人以心肠、血肉、肉體向神欢呼,

老師誦讀時,叫我們以眼耳口鼻去体会這詩,

當分別以和合本與呂震中譯本讀出時有不同感受的效果,

我們能否以內臟與血管都感受神呢?

能聽見鳥聲嗎?有燕子分飛嗎?

看見神的盾牌嗎?

看見雀巢嗎?

嚊到泥土與香味嗎?

有秋兩與泉水的聲音?

有人聲上路之聲?

有光嗎?

2010年8月13日星期五

浪子回家的圖像,為何背景有模糊的面孔呢?

今早看一幅平靜風浪的圖像靈修。此圖像如今才令我想起道風山道師教導的一幅耶穌履海的圖像。道師教導是一個過程,門徙處身是一個實況。

FC看見我手持圖像靈修書,便說:「又購了新書?」我便細說此幅圖像。

另,因此挑起我說到建道的老師,教看一幅浪子回家的圖像。


話說盧雲曾很仔細看此作品,分別用了4天時間,以不同角度看,不同角式的代入。
並感受作家的心情。因此完成了一部浪子回家的書籍: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我們能否坐數天看一幅作品?
老師問除了父、浪子與哥哥外,其他是什么人?
說:這是宴會中的賓客。
畫中有面孔是模糊的,當時並無細想。

今早談論間,才回想起在福音午餐中同桌中有兩個模糊的面孔,她們無出到一句聲,以致我無留意她們的臉,完全記不起來,就像此情景,也不知她們名字,為此禱告有難度,我像欠下了債一樣。

我們有否靜下,也留一些空間檢視一些糢糊的面孔,包括內裏的那一個被怱略的我。

Friendship and Gold











Friendship and Gold
Can Never be Equal
Friendship is a priceless gift,
That cannot be bought or sold.
But its value is far great than,
A mountain made of gold.

For gold is cold and lifeless,
It cannot see nor hear.
And in times of trouble,
It's powerless to cheer.

It has no ears to listen,
Nor a heart to understand.
It cannot give you comfort,
Or lend a helping hand.

So when you ask God for a gift
Be happy if he sends
Not diamonds pearls or riches
But the love of a true GREAT FRIEND!!

Copyright © by Vidushini Siva ~ age 11

這篇文章來自13Aug Peter's sharing, 對我來說也同樣可貴。
因11 August 2010出席了一個福音午餐聚會,分享的訊息是〝Y are you so Sad? 真友難求〞

對於這個〝真朋友〞的問題,素貭,以愛心說誠實話,以致基督為我們的真朋友,對這問題經己喘摩了一些時間,也與FC作了Group discussion, 當10 August晚收到MP3便預習聽了一遍準備好才睡,也求主給我放膽講論。

真朋友能夠傾心,互相支持,坦誠分享,是無偽與接納,作隨時的幫助;我們的父母、兄弟、配偶也是朋友,如無朋友這成份,便很難相處。
有人說朋友可互相賙濟,也分享了親友在無錢底下去銀行借錢也借給朋友,是捨命的那一種,但朋友卻穿金帶銀,最後失去了朋友;至於我只按能力借出,不要求奉還,不失去朋友;但此一刻是朋友,經過時間的遠離变遷,下一刻未必再是朋友;然而我們有耶穌基督作為我的真朋友,是無償的施予與接納。

11 August當天,最後論到會接納耶穌為有真朋友否?飯友說未信又如何成為朋友呢?
朋友是經過時間考驗。
來 11:6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朋友比金子還可貴,若有人用金錢去換取愛,便看輕了愛。然而,天父與基督的愛,超越了朋友的關係。
值得深思的是Friendship and God。
http://www.allaboutgod.com/true-friendship.htm

2010年8月12日星期四

現代人的困擾 -- 七宗罪

〝七宗罪〞:傲慢、妒忌、憤怒、懶惰、貪婪、貪食及情慾的來源,來自與神、人的關係的破壞。人們內心的深處便常面對不滿、恐懼、黑暗、苦毒,做成各種相互的衝突、關係的破滅、扭曲,也做成心靈的混亂:以貪婪、貪食及情慾遮蓋孤單、空虛、不安全無法掌握的感覺;以憤怒、懶惰掩飾了受傷害,被遺棄的感覺;傲慢、妒忌,或者是由於失去自我價值被認同與肯定的求生反應。

〝七宗罪〞也是現代人的困擾,我們嘗試以恆久的价值的轉換--以愛去轉換短暫的無奈的痛心,這痛心就是在善上無能:
以謙卑代替驕傲,以欣賞代替嫉妒,以寬恕代替憤怒,以節制代替貪食,以真愛純全代替情慾,以慷慨樂捐代替貪婪,以熱忱代替懶散。
老師說屬靈人,也未必有好的品格。乃因末實現基督在我裏面,仍追求自我的表現。又或受環境壓迫,內在要求的張力所影响。

除理性的分析、解讀,感性的憐恤與悔罪,羣体的服事外,長期品格的塑造包括在各種的操練內:安靜與獨處,節制克己,渴求上帝,省察自己所行的。當我們要榮耀神自己便放下自我的操控,便留心細聽神的聲音,不去定意追求高峯"High"的經驗,滿足於平凡與一片靜默之中輕鬆自在,享受神同在,也與眾樂樂,可自由往返內心世界與繁榮閙市之間,不圖於人的外表虛浮,而尋求實在的簡結。

一刻的剛強隨時面對下一刻跌倒,一刻跌倒亦準備下一刻回轉更新。
有誰軟弱我不軟弱?

我們以愛修補傷害了的關係,不再懼怕,以致我們能放手,不再操控,常存欣賞感恩的心。

羅 8:35-39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 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

羅5:20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過犯顯多;只是罪在那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

羅6:1 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麼?
羅6:2 斷乎不可!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
羅6:3 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
羅6:4 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

內心平安與靈性進步之秘訣 (效法基督)

第二十五章
一 我兒哪,我曾經說過:“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約14:27)
人人都喜歡享受平安,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注意那關乎獲得真平安的事。
我的平安是與謙卑溫柔的心同在,所以你若想得平安就必須忍耐。
你若肯聽從我的聲音,你就必能享受高度的平安。

主啊,我要怎樣行呢?
你要在你所作的第一件事和所說的每一句話上謹慎小心,你要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只求使我喜悅,不望也不求在我以外的任何事物。
但是對於別人的言語行為,卻不要輕率判斷,也不要在沒有託付你的事上找麻煩,這樣你就不至於多受困擾。

二 此種絲毫不感困擾,身心均覺安舒的福氣並非此生所能有,卻是永恆之安息。
所以,當你覺得沒有困難的時候,切不可以為你已經得到了真平安;當你不遭橫逆的時候,也不要以為就是萬事如意;即使萬事如願,也不要就以為進入完全之境了。
當你心中火熱快樂的時候,你切不可自高,自以為特蒙恩眷,因為這些並非真實道德的憑據,靈性的進步和完全的人格也不在乎這些。

三 主啊,那麼在乎什麼呢?

在乎全心遵行上帝的旨意,或大事、或小事、現在或永遠,都不求自己的私利。
所以,無論順境逆境,你都應該保持同一的態度,凡事謝恩,用同樣的天平衡量一切的遭遇。
你要剛強勇敢,忍耐希望,這樣,當內心失掉安慰的時候,你才能準備應付更大的苦難。不可自以為義,以為你決不至於受如此大苦,卻要相信我所指定的一切事無不出於至當,因此不停地讚揚我的聖名。
這樣走上了平安的正路和,你也必有切實的希望要歡欣地再見我的面。
你若現在做到了完全自卑的地步,你就必享受到人間最大的平安。

2010年8月9日星期一

平衡計分卡對個人成長的評估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原用於對企業的績效評估,分別針對財務(financial perspective)、顧客(customer perspective)、內部流程(internal perspective)、學習與成長(learning and growth perspective)四方面的評估,以目標比較現況,計算偏差而定出較改善計劃。

今尼希米層團契,有啓發性的檢討:是用平衡計分卡作個人成長的績效評估:
http://nehemiah-hk.blogspot.com/2010/08/88.html

我們本身會有旣定的發展方向與興趣,有失平衡的地方而未有去探討。平衡計分卡給我們一個較全面的判定。

團友問平日每天工作多少小時,大概每天是8至14小時,10小時者較多,而8及14小時最少的。上班族普遍都加班兩小時,10小時工作8小時睡眠1小時上班車程1小時吃飯餘下時間無多,如再進修、看电視、打电腦遊戲人生便是如此的了。於是便把〝忙〞字掛在口中,我好忙,但忙字的構成是由柱心邊與〝亡〞組成,是心死了,所以導師說不要忙,忙,心便死了。我們会有很多工作,要好好的安排,才不會忙到死,要留一點空間給自己,給神,給人。

我們有那些方面可發展:德、智、体、羣、美。我們有橫向發展,也有直向有深度的發展。

有人說某次子女要求一同吃飯,因兩星期未見面了,才知道自己無時間陪家人。
先給自己安靜獨處的時間,
看我們人生的優先次序,
個人使命 與願景是什么(我是誰?)整體人生目標是計么?(我要往那裡去?)

以下是一個提議的發展方向:
尋求上帝心(個人與上帝的關係)
個人心靈、品德、智慧與身体的發展(個人對自已的關係)
與人的關係(人與人的闕係)
(無論那一個發展方向,也是聚焦向神,憑愛心連繫)

提前 4:8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
這句話並不代表操練身體不重要,但表示敬虔更重要,因為一生的果效由心而發。

操練身體是一個重要環節,身體強壯能令你有精神体力去應付更大的責任。
精神佳狀態好,意志力也相互提升。你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太25.15-19)。

我們要管理自己,要有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飲食。
多喝水放多一些水在旁邊,提自己喝,
利用空餘時間,如看电視時邊做運動、傾談。

與弟兄、家人相交相聚的時間,
多些禱告、讀經,
留一些時間安靜,記下思慮,處理它,交託給神。

個人自我實現/工作,在全人發展中佔有多少部份?

不要忙到只得一個無靈魂的驅殼!

檢討自己的弱點,改善它。

睡覺前把一切交託給神,一天難處一天當便夠了。清晨醒來立即感恩。

2010年8月8日星期日

這是愛

8月4日,華裔移民基督徒關惠群與其他12位得獎人在白宮接受了奧巴馬頒發的2010年美國總統公民獎章,得以表彰他們無私的服務。公民獎創始於1969年,表揚為國家或國民從事無私服務的人士,是總統頒發的最高獎項之一。

奧巴馬稱讚獲獎的無名英雄們人道及無私的奉獻。他說,這個獎不是申請的,而是全國各界人士推薦的,「我們只有互相關照、提攜,才能共同邁步向前」。他強調這就是美國精神.....

關惠群表示,小時候村裏有一個教堂,父母是虔誠的基督徒。她父親是受西方教育的牙醫,母親是醫師。她曾經說過,自小有助人的觀念,是來自基督徒父母的教訓。
年幼時,她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受過極大的傷害。在這24年來,她默默活出愛與關懷,默默地接濟窮苦的人們。她用自己擔任半職公立學校遊樂場管理員的薪水,濟助數百名無家可歸者。

最初,關惠群默默地開車到處尋找那些躲在橋下、鐵路邊、甚至灌木叢中的無家可歸者,為他們免費提供食物。這些人大多是精神病患者、精神受打擊的退伍軍人、離家出走的青少年、濫用藥物者等。她從事這樣的服侍有15年之久。2006年9月,她在多方協助下籌足美金40,000元,她買了一輛有保溫設備的藍色小卡車,符合美國商業衞生標準去服侍人。

關惠群的善行並不止這些。在送飯時,她也去了解這些無家可歸者,嘗試用各種方式幫助他們。她幫助生了小孩的青少年搬入政府提供的住處。她幫助精神受打擊的退伍軍人與家人聯絡上。她也幫助一個無家可歸者買了一個打草機,並幫他介紹生意,終於使他自立。

(資料來源:基督徒週報)

2010年8月7日星期六

愛章 6-7 AUG 20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pT6nqy-tl0

剛與FC談林前13章第二天循道靈修網有:

行在愛中 2010 年 08 月 6 日

讀經 哥林多前書 十三章 經文
所以,作為蒙慈愛的兒女,你們該效法上帝。 要憑愛心行事,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 弗五:1-2

自一九九○年起我被監禁,多年來我經歷過不少風浪。當患難臨到,我就把聖經的原則應用出來,結果是平安的。在被監禁期間,我總是按着一條原則而活:總要行在愛中。 幾年前,另一位囚犯因我的信仰而刁難我,卻讓我有機會實踐這原則。他會用說話去貶損基督徒,這情況持續了好幾個月。每次我遇見他,我都行在愛中,因所受的逼迫而歡喜(太五:11-12),並為逼迫我的人祈禱(太五:44)。 有一天我又遇見這名囚犯,他正在說話,我禮貌地打斷他,我感到有些事情要讓他知道。我說:「朋友,你所說的話或所做的事,沒有一件能使我不愛你。」我走開時,他站在當地,無言以對。 幾天後,我站在走廊上,他看見我。「傑夫,自從你在那天告訴我你愛我之後,我就睡不着覺。這正是耶穌要告訴我的事。你是一位真正的基督徒。請饒恕我從前怎樣對待你。」他自責地說。在那一刻,輪到我無言以對!自此,他就不曾對我講過無禮的話了。

禱告 親愛的父,幫助我們總要行在愛中。阿們。 今日默想 不管我們遭遇的事有多困難,藉着上帝的幫助, 我們總能向人顯出上帝的愛。 Jeff Matthews(美國 Indiana) 代禱 囚犯 英文版請到:
THE UPPER ROOM ONLINE "DAILY DEVOTIONAL".

7 AUG 2010 〝市井聖徒〞又談永不止息的愛 林前13:8-11

個人認為〝愛〞是品格的核心。
1. 知識、名利、錢財是短暫,
2. 犧牲卻不包含愛心也看為不足,
3. 生發仁愛的信心至為重重之重。
4.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加 5:22-23); 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 (彼後1.7)

5. 愛能遮蓋罪: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林13:4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林13:5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林13:6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林13:7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林13:13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聖靈的澆灌


因昨晚的論重生,而道出靠聖靈重生。

睡醒時看畫冊,選了一幅五旬節的畫像看,特別留意鴿子與鴿子下的13道火舌,與13個人,12個門徒與中間的聖母。

再看經文。
約14:16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或作:訓慰師;下同),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
約14:17 就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他,也不認識他。你們卻認識他,因他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裡面。
約14:26 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
我会覺得有些奇怪,為什么不以使徒行傳來解說呢?

返工出門前,才看到袋中的荒漠甘泉還未拿出來放好,再看當天內文:
荒漠甘泉∕8 月 7 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禱告完了,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傳講神的道。…… 使徒大有能力。見証主耶穌復活。」(聖經使徒行傳四章 31-33 節)
  伊文思(Christmas Evans)在他的日記中告訴我們:

  一天下午,他行經一條很荒僻的道路去出席一個聚會,他自己覺得他那時候的心是冰冷的。
他說:「我繫住了我的馬,步行到一處與塵世隔絕的地方去,在那裡我很痛苦地走來走去,檢閱我自己的生活。我在神前等候了三小時,我的心被悲哀壓服著。最後,一個甘甜仁慈的愛的感覺溫暖了我的心 ──在那裡我重新受了一次聖靈的澆灌。日頭平西的時候,我回到原路上,騎上了我的馬,向前馳去。

次日,我在山坡上對一大群聽眾講道,覺得自己充滿了新的能力,以致全威爾斯城(Wales)的人民,在那天都得到了一個極大的復興。」

  當你遇見一個重生的人,第一個問題你應當問他的就是,「你……信的時候,受了聖靈沒有?」(聖經使徒行傳十九章二節)──選

於巴士上自動播放了使徒行傳第一章
徒1:1 提阿非羅啊,我已經作了前書,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
徒1:2 直到他藉著聖靈吩咐所揀選的使徒,以後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
徒1:3 他受害之後,用許多的憑據將自己活活的顯給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們顯現,講說神國的事……..

早餐前後選聽了譚沛泉的講道,內中唱了一首不知名的歌,憑弟兄們分享的歌詞「主慈愛呼喚不曾停下」於是找到了"願為主閃亮”

http://il.youtube.com/watch?v=OCmMQzRH9nM&feature=related

youtube中的畫像亦正正是今天靈修畫冊選看的「五旬節的畫像」上的鴿子與火舌,這裏則是鴿子下的光線。

願為主閃亮.

http://il.youtube.com/watch?v=OCmMQzRH9nM&feature=related

我只是浩瀚沙海中的一粒沙
渺小且缺乏
而主耶穌接納我深深地疼愛我
領我入主愛之家
祂溫柔慈愛
融解了我所有地憂傷
祂奇妙雙手
細數過我每一根頭髮
我如此不配
而主慈愛呼喚不曾停下
我一生一世願為主閃亮

找大衛找不著,今天大衛來找我



上星期日1 August 2010 到循道書室找一本生命福音事工的「大衛」靈修書,但沽清了,有點失望。

可是今天收到生命福音事工的一個網上通訊,無意中看見了它以大衛此人物作為8月份的靈修。

http://www.lifegospel.org.hk/qdaily.htm

个人認為「生命福音事工」於教導靈修工作的事工與書籍都值得推介。特別推介:
重塑心靈力量系列1, 2:靜中重建自己,重拾主對你的愛;

打開心靈的天窗

2010年8月6日星期五

「風隨著意思吹」的答案

約3:8 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那裡來,往那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

某天在家的窗外看見 東風託著雨點吹來,有點詩意。

某天在道風山聖殿看見 對联的一句:風隨著意思吹;對联的另一句:道與上帝同在。(約1.1)

便有「神託著萬有,我們隨著聖靈的意思去」之联想。至今更不要忘記〝風〞、〝道〞與〝上帝〞。

今同學問〝重生〞,「風隨著意思吹」什么意思,老師答尼高底母論重生,才知此句出處。

便透過聖經看重生

約 3:3-6 重生不是肉身的重生乃是接受聖靈的重生: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
尼哥底母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嗎?」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
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

重生不是以行為稱義:
多 3:5 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他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

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使我們更有活潑的盼望:
彼前 1:3 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

重生是一個開始,靠著神活潑常存的道,是一個成聖(效法基督)的過程:
彼前 1:23 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

故基督人,不單要自我實現,乃要實現基督在我裏面。

有否「自我實現」與「實現基督在我裏面」的爭札?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eter's sharing)













Today is present.

Tomorrow is future.

Yesterday is past.


Today is yesterday of tomorrow.

Present is future of the past.

Tomorrow is a day after present.


Today is good beginning for future.

Without today, we have no future.

Without the past, we have no present.

Without the future, we have nothing today.


We always have our past,

We always have our future,

But, there will be a day we don’t have,

We do not know that missing day.


We miss our tomorrow.

We forget our past.

We always enjoy and treasure today.

回應:
時間像輪中套輪,人不過是輪的一小部份,他不能加快或減慢時間的洪流,也不能讓思慮使壽數增加一點。

然而人總會很想寂然找住當下,在靜中減慢時間步速,讓意念在思緒來回,像品嘗美物。

現在的一秒立即成了過去,舊事已過現在都变成新的了。

所以感謝神的救贖給予人悔改的機會。

牧者曾說「現在是最好的了」這是對「青春」說的;

若對靈魂說:「未來是最好的!」因為仍可有改善更新的空間;

又說:「每一天都是最好的!」因為主與我們同在。

所以說每一刻都是最好的,神塑造你與我。

我們相信,所以蒙恩,亦因蒙恩得以完全。

2010年8月5日星期四

論起誓 5 AUG 2010

關於以利亞起誓:
王上18:15 以利亞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的萬軍之耶和華起誓,我今日必使亞哈得見我。」


關於以利沙起誓:
王下2.5以利沙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離開你。”於是二人下到伯特利。

王下2.4以利沙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離開你。”於是二人到了耶利哥。

王下2.3以利沙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離開你。”於是二人一同前往。

讀到以利亞與以利沙起誓,使我想起經常聽見的馬太福音第五章
太 5:34 只是我告訴你們,甚麼誓都不可起。不可指著天起誓,因為天是神的座位;
太 5:35 不可指著地起誓,因為地是他的腳凳;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起誓,因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
太 5:36 又不可指著你的頭起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黑變白了。

晚上FC與我分享了一些講道,最近FC比題目與經文,問我應該怎樣講一篇話,這兩天我和FC因此講了3篇5分鐘講話

一篇林前13章愛章、一篇安靜的敬拜,一篇創世記談夫妻之道。(有機會再談)

當然亳無準備的5分鐘講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最後由她來補充。回家恰巧她拿來一篇 講題為 〝互聯網世界下的信徒溝通〞太5.33-37。不可虛假,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註:或作“是從惡裡出來的”)。 太5:37。

我們可否 起誓?是可以的,法庭上我們可按著聖經起誓。〝起誓 〞是迫不得己的,不是隨便起誓。不指著天與地起誓。

(早上以蘇佐揚短講集看創6-9挪亞洪水,

晚餐後在餐廳看大雨、閃电、狂風,在商場聽了一篇譚沛泉的講道,

昨天自動轉播聽馬太第5章有一些回响,基督徒的品格也由登山寶訓道出;PETER一篇蝶变另我想起TRANSFORM一詞找來TRANSFORMING OWL亦有回响,說來話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CgbYnNAbSM
)

The Walk to Emmaus 以馬忤斯的路上


因課堂談論圖像靈修,便新購了一圖像靈修畫冊,昨天早上拿來看,剛巧因姊妹邀請〝以馬忤斯之旅〞的退修,而選了一幅〝The Walk to Emmaus〞靈修,並讀路24.30-31,時未有打算參加,只耐心等候至8月13號截止前回覆去或不去。

看圖像與經文未有特別的感覺:只有〝眼睛明亮了〞與剛看創世記3.5, 3.7與撒上14.27, 14.29拉上關係。
路24:30 到了坐席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
路24:31 他們的眼睛明亮了,這才認出他來。忽然耶穌不見了。

但今天早上看安慰之言看到 路24:17 ,是以馬忤斯路上门徒遇主,便因此回覆,接受〝以馬忤斯之旅〞的退修之邀請。
記起上年同期也讀過此文。上年我和妹妹,朋友談論聖經,而如今和FC談論聖經,食飯、走路、家裏、睡前都談論。

2009/8/5 路24:17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走路彼此談論的是甚麼事呢?”
兩個回以馬忤斯的門徒,由於太注意自己的失望和困難,以致耶穌走在他們身旁也認不出。
為了解決問題,他們走錯了方向,離開在耶路撒冷的信徒。
當我們全神貫注在自己破碎的夢想和失敗的計劃上時,我們也會看不到耶穌,
並離開其他信徒,不能在當中找到力量。
惟有當我們尋找耶穌,才會經歷到他所賜給我們的能力和幫助。
談話在人生中佔重大份量,神很重視和側耳聽我們所談論的,這也是我們所想的。

2010年8月4日星期三

將冰山劈開


讀撒母耳記下,當看到第三章時,發覺大衛所生的6個兒子時,便好理解大衛的家庭問題+分嚴重,因為6個兒子是不同母親所生的。所以從撒母耳記下看家庭問題,也是一個重心。

大衛的博愛,什至愛他的仇敵掃羅。聖經什至評大衛近乎完美:
因為大衛除了赫人烏利亞那件事,都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一生沒有違背耶和華一切所吩咐的。(王上15:5)
修身、治國、平天下都做到,但家庭問題卻使大衛困擾。
赫人烏利亞這件事,是一件表面的事,也是一件很深層的事,當中那種人性的複雜性,陰暗面顯露了冰山的頂部,還是厎部?
歷上11:19 說:「我的神啊,這三個人冒死去打水,這水好像他們的血一般,我斷不敢喝!」如此,大衛不肯喝。這是三個勇士所做的事。
這件事上,又怎樣看?

另一方面:
約押在大衛的生命中是一個重要人物,約押所作或者好像不合大衛的心意,但他所作的若以歷史政治的角度去看,是清除了反對勢力,他是一個極戲劇化的人物。

約押曾對大衛說:「你卻愛那恨你的人,恨那愛你的人。」 撒下19:6 。
這句話也是一個課題。約押會否比大衛更了解他自己?

昨天學了一個心理學新名詞,叫冰山理論(iceberg theory),冰山只露在海面上小部份,水平線以下大部份不為人所知。我們的行動、思想與感情只佔我們真我的小部份。原來歌詞「將冰山劈開」會如此深奧莫測。

冰山劈開後,我們會想像一個熱情的真我,在一個煙幕/面紗的後面所包含的動機,內心最深層那部份「真」,會否比表層的冰山更「冰冷」。


那份不為人知的部份,是如此神秘,理性以外的是分析不到,不能量度。

願真理在最深層處除去了一切虛假。無有謊言與瑕疵的。

2010年8月3日星期二

港九研經會 2010

http://www.gospelherald.com.hk/feature/82bbstudy/index.php

2010年8月2日星期一

慈繩愛索(何11.1-4)

何11:1-4為 紅色研經手冊 25 July的工課,也是1 Aug 的講道〝回轉得幫助〞選文 ,例必一提:

何11:1 以色列年幼的時候我愛他,就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
何11:2 先知越發招呼他們,他們越發走開,向諸巴力獻祭,給雕刻的偶像燒香。
何11:3 我原教導以法蓮行走,用膀臂抱著他們,他們卻不知道是我醫治他們。
何11:4 我用慈繩(註:“慈”原文作“人的”)愛索牽引他們,我待他們如人放鬆牛的兩腮夾板,把糧食放在他們面前。

以上以第一身直述,以色列比喻為兒子。
我們也是神的子民,神的兒子。

從聖經看以色民,由出埃及至被虜,看出了人的軟弱。

神軟硬兼施以仇敵責打,又以〝慈繩愛索〞引他們,但子民繼續的敗壞。

神用「慈繩愛索」牽引子民的時候,以色列民完全不為所動,反背棄神,敬拜巴力和偶像。(何11.2)

神的愛卻仍不離開(何11.8-9)

就像父親對犯錯的兒子吞聲忍氣,父母對兒女的〝心腸像翻滾,憐憫的愛火熱〞。亦常有母親每天為兒女禱告守望,盼他回轉的。

我們一方面看到神的慈愛,另一方看到人的罪。無聚焦於神,超越了律法的界線,常常滑跌,明知故犯,是無法償還罪債。

主日學當談到彼後2.9:弟兄同學有發問:人犯了罪每每再犯,應怎樣?
彼後2:9 主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脫離試探,把不義的人留在刑罰之下,等候審判的日子。
親友也重覆這個問題,說彼得的教訓非常嚴厲。(彼後2.20-22)
“狗所吐的,牠轉過來又吃;豬洗淨了,又回到泥裡去滾。”

這个實況常存在,因為 罪每天都隱伏著,我們不能靠自己的意志去制服罪。
是要把舊我不斷轉变更新,是靠著操練與神建立關係,由聖靈塑造品格,克服自我。
是持續每一天倚靠神,那一刻不回轉歸向神,那一刻便落在罪的網羅中。

正如主禱文說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詩18:3 我要求告當讚美的耶和華;這樣我必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
詩18:4 曾有死亡的繩索纏繞我,匪類的急流使我驚懼,
詩18:5 陰間的繩索纏繞我,死亡的網羅臨到我。

與〝慈繩愛索〞對比便是〝陰間的繩索〞,我們選擇那一條繩索?

最難做的事,便是愛人如己

星期日看了記錄片的一段:
一年老過百歲的老婆婆活得非常開心快樂與壯健。她憶述多年前與丈夫一起時,發現他失去了視力,為感受愛人的困境,自己也合上眼不看東西過活。她的秘訣是〝愛〞。

耶穌基督降世為人,道成肉身,体恤我們的軟弱。

無論何事,你們想要人怎樣待你們, 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太七:12

同樣我們感同身受時,也因愛自己而學会愛人了。

世上有很多困難的事,我認為最難做的事,便是愛人如己。


以下是循道靈修網2010 年 08 月 1 日的一則〝隨時留心〞

讀經 加拉太書 六章二至十節
經文 無論何事,你們想要人怎樣待你們, 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太七:12

多日來我一直在想念母親,非常牽掛她。她居住在另一個國家,因此,我不能隨時跟她說話。在這段時間,我收到她寄來的一封信,她在信裏告訴我她有多寂寞。 有一天當我預備晚餐,又想起了母親時,我聽見有人叩門。門外是八十三歲的鄰居凱倫,她是獨居老人。因為我要盡快把晚餐預備好,所以我不太在意她在說甚麼。可是,剎那間我感到上帝對我說,凱倫就像我的母親,她需要人陪伴,有人聽她傾訴。 這經歷改變了我的看法。我向身邊的人表達愛心和關懷,上帝必同樣會看顧我的母親。雖然我和母親海天遙隔,當她有需要時,上帝必會差遣有愛心的人去看顧她,這些人不會因為忙於預備飯菜而無法坐下來傾聽。聖經教導我們待人要將心比心。上帝的話也呼喚我們要敬重長者:「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利十九:32)

禱告 親愛的主,使我們隨時留心別人的需要,幫助我們奉基督的名服侍他們。阿們。 今日默想 探訪一位沒有親戚住在附近的老鄰居。 Andria D. Amore(美國 Tennessee) 代禱 孤獨的鄰居

2010年7月31日星期六

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路18:13

路18:13 那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 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找來上主日程序表,回想講道,因當天無帶記錄簿,只把講道記於程序表,至今有些模糊,現在重温,再留意星期六與日分別兩組經文與兩組講道,於是再查閱星期六一組未看過的經文看看,對這經文有什么感想:

對於箴言16.18-19 (並無引發大的想法)
然而,對路18.9-14,當看到13節:‘ 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這一節是過去一星期引用的禱文,有較大回响。

因,信徒品格與成長一科,介紹到中世紀靈修神學,東方神秘主義的兩種特色,除了圖像靈修外,另一種是耶穌禱文的心靈的禱告,禱文焦點:

耶穌的聖名、為罪懊悔;重覆思想的操練,追求內在的反省。
老師當時便引用了路18:13 耶穌基督,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這句易於背誦的經文,易於引用。

詩篇第8篇的3個回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xKo47Y3Nts&feature=related

詩8:1, 9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

1. 昨天讀了詩8,晚上放學回家聽到mp3的自動轉播了馬太第21章主潔淨聖殿,
太21:15 祭司長和文士看見耶穌所行的奇事,又見小孩子在殿裡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就甚惱怒,
太21:16 對他說:“這些人所說的,你聽見了嗎?”耶穌說:“是的。經上說:‘你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你們沒有念過嗎?”

你沒有念過嗎?是詩篇第8篇。

2. 詩8:5 你叫他比天使(註:或作“ 神”)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
人算甚麼,不過卑微,竟受到極大尊重,聖經看人比天使微小一點。
因人是按神自己的形像被造的。創 1:27 (各從其類,各從其類....。想到上帝創造的偉大。)

3. 31 July 早上看了本義务宣教士推介的〝市井聖徒〞。
是創世記1.27-28
創1:26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是回應:詩8:6-8
詩8:6-8 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空中的鳥、海裡的魚,凡經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腳下。

人受委託管理大地,乃是尊貴的代表,人與神便有緊密的關係,也作成上帝的使命。

2010年7月30日星期五

「敬虔生命是 — 愛仇敵」

晚上上堂後回家,FC問上課的重點,便按最深刻的兩點分享:

1. 靈程有感性與理性2方,不能偏於一方,只求感情而無理性、聖經的根基支持,便只得個人化的分享,而理性的分析又未能見內心的深處,敞開心靈與神及人相交。(有濶度,亦要有深度)

2. 路6.27-36 被人打一边臉,讓另一邊面由他打。
精意是:
路6:31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並不代表真的讓人打完一边臉再讓繼續打。
(我認為愛人,愛神,也愛自己)

FC要求把此分享記下,因她今天剛聽了「敬虔生命是 — 愛仇敵」温偉耀博士 路 六:27-36

http://www.npac.org.hk/idb/sermondetail?rm_id=1778

兩年前,某弟只問我借錢,我只按承擔的風險借出,打了個大折扣,至今未還,也不打算叫他還。
罪人也善待人的,那么這行為算什么呢?
與神漸深交,愛人的張力容量也会漸漸加大,是從神來的修斂。
要討神喜悅,誠實無偽。

掛起咀角,笑,會是愛心的第一步。
於退修時,見某弟兄常掛起笑臉,是很自然的。

我也靜靜的對著鏡子笑,總是有點牽強。

2010年7月29日星期四

合神心意的大衛

老師說大衛犯了奸淫罪,如何合神心意呢?

以下是正面的回答:
詩16.8 :「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至搖動。」
大衛常把神擺在他面前,因他知道神在看著他的思想、言語和一切所行的事,有問題也立刻向祂求告,是非常親密。
大衛常求告耶和華:
撒下2:1 此後,大衛問耶和華說:“我上猶大的一個城去可以嗎?”耶和華說:“可以。”大衛說:“我上哪一個城去呢?”耶和華說:“上希伯崙去。”

當人落在罪中,黑暗中的一個過程,只看自己;當屬靈醒覺時,便再看見神,回歸與認罪謙卑悔改;大衛就是經歷這光景:
撒下12:7-13拿單責大衛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殺害赫人烏利亞,又娶了他的妻為妻。大衛即誠心向耶和華認罪。
悔改,沒有推託。
詩51
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hymns/text/c1099.htm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jv3CoWUwE

完全信靠:
詩139:1-4 耶和華啊,你已經鑒察我、認識我。
我坐下,我起來,你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
我行路,我躺臥,你都細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
耶和華啊,我舌頭上的話,你沒有一句不知道的。

全投入感情
大衛在上帝的約櫃前跳舞:
撒下6:5 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在耶和華面前,用松木製造的各樣樂器和琴,瑟,鼓,鈸,鑼,作樂跳舞。
詩150:1-6 讚美神,是用盡各種方法。

忍耐:大衛被膏立,被追殺,學習對神的等候,忍耐掃羅。
(撒下1:11-12)掃羅戰死,大衛就撕裂衣服竟作詩為他哀哭,禁食到晚上,縱是仇敵,仍不記他的缺點。
大衛作為地上的王,操生殺之權,但都能認罪悔改在神面前。他成為人的樣辨。

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

2010年7月28日星期三

捨棄與割愛

FC非常努力,不單看了路15章,更看過16章。

因不義的管家得主人稱讚,而這不義管家因浪費主人的財物而被裁。
他說:我將來作甚麼?鋤地呢?無力;討飯呢?怕羞。
便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

而FC因此說另一故事:
一食客被主人打發去收債,命其用收來的債買一樣家裏無的東西。
結果食客把債單在債仔面前銷毁了,回主人處,主人命其解釋,便說為主人買了家裏無的東西是好名聲。
同樣兩者都以主人的錢財施予,前者為了自己的日後日子,而後者為主人好名聲。

這與今天午間分享對照:
箴30:7 我求你兩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
箴30:8 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
箴 30:9 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

事由一單分享起始:
FC有坊間報道想成功便要從四樣東西捨棄兩樣,職業、家庭、健康與朋友。

巧合:彼前第2課有一條問題:
有9項:
1. 神
2. 健 康
3. 家 庭
4. 智慧學識
5. 舒適居所
6. 有為的職業
7. 受尊重
8. 有錢有面
9. 朋友支持
選5樣最重要,捨棄2樣,再割愛捨棄2樣
,難受嗎?

這也可看出自己的价值觀。
太16:24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從路加福音15章看由失到得

今天給FC一份工課,是讀路加福音15章,

握要的說,路15章記載了3件〝失〞的事:牧羊人失羊,婦女失錢,父親失去浪子。

晚,回家時FC問〝路15〞有何相同之處:
1. 是失而復得,
2. 歡喜更大,一同歡喜;

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
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
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背景是: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耶穌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
路15:23 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
主耶穌並未以審判的態度去論定罪人,反之與他們一起吃飯,赦免其罪。與婦人說,你的罪赦了。
耶穌向瘸腿的人說〝起來行走,與你的罪赦那一樣容易?〞瘸腿的人便起來行走!
耶穌被釘身在十架上,擔當了人的罪。

太 10:39 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

2010年7月27日星期二

東方神秘主義-- 圖像靈修

早上云滿佈,只見云開了一個小缺口,見到藍天。
由於6.45分才起床,望一会兒天,發一兒呆不覺過了15分鐘。
只能寫一點禱文,用心讀一篇偉大禱文,看一遍靈修書。

便以天像開了窗此景為題,入禱,再拿起漏了未看的荒漠甘泉看:
『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三章十節)

早上往東莞公幹,去程聽了最近第二個培靈講道。回程烏雲密佈,上車立即下滂沱大雨,於車上做了彼前的一個半單元的功課,看了/聽了一點紅色研讀經文,回家睡前才記下感想於作業上(像札記)。

晚餐後途中遇上弟兄邀請退修,但希望預留緊餘的少少假期與親友去旅遊,可有把握請假而不被老板用紅筆狠狠的審批。
晚上建道的〝品格〞課程,都好〝硬〞,原來是從靈程觀、靈命與事奉、屬靈操練看品格成長,有一點說到東方神秘主義:說心靈的禱告,與圖像靈修:引用"天上之窗"以視覺感觀的藝術帮助禱告與默想。
在校園拿了張〝大衛的詩〞以〝撒上、下、詩篇〞作課程大綱,好colourful,可給我作讀經的參考大綱。
購入老師推介的一本"靈修神學理論與實踐,廖炳堂著"500多頁,回家途中又看了10頁p.331-341七重內室。

2010年7月26日星期一

Life jigsaw (生命的拼圖) (Peter's sharing)













Life grows in time
No one knows when it start
How it goes beforehand
Where it stops

We live in life
We enjoy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It could be ups or downs
All these replay in memory

All moments and events goes like a jigsaw
We do not understand all relationship in between
Some mingle, connect and develop
Some detach, separate and go away

We cannot retain them all
They could only keep all in dream
Now a day come
We could rearrange the jigsaw puzzle

We start to see a picture developing
We remember those stories behind
They have laugh, smile, tears and cries

A full life picture can only complete with all jigsaw in place
We always look for the missing piece
Where the missing jigsaw goes
When it lost
How can we recover it back

Time passes
Memory fades
World changes
Body gets old
Jigsaw appears in past
It accumulates in present
It turns into life history in future

Let us treasure our life jigsaw everyday
Before it is too late to salvage them
Let all enjoy the complete picture of life jigsaw
Without any missing pieces with others......

生命的拼圖

生命隨著時間成長,
沒有人知道它何時起始,
及預先知道它的去處,
也不知它在哪裡終結。

我們生活在這生命(拼圖)裡,
享受與家人和朋友一起,
日子有起有伏,
經常在記憶中重拾(這些片段)。

所有的時刻和事件就如拼圖一樣,
我們不明白之間的所有關係,
有些是融合的、連接的和拼砌中的;
有些是離位的、分開的,亦有消失了的。

我們不能留住它們,
它們只留在夢裏,
現在終有這一天來到,
我們可以重新排列(彩色的)拼圖。

我們看見拼圖的圖案發展(像自動的拼合了),
我們記得這些故事的背後,
它們在笑、有微笑的、有流淚並有哭泣的。

一個完整的生命的圖畫是因成了完整的拼圖
我們總是尋找丟失的一塊,
丟失的拼圖去了哪裡?
當失去它,我們怎樣才能尋回過來?

時間正流逝,
記憶在漸漸消失,
世界在變化當中,
軀穀變得殘舊,
拼圖由過去一直續步在拼攏,
累積至今,
它將變化成為未來生命(可歌)的史詩。

讓我們每一天都珍惜生活的拼圖,
趁它們來不及被搶救之先,
讓我們同享完美生命的拼圖,
不讓它有任何缺失的部分與其它的........

(拿起我們一塊一塊的拼圖,拼砌罷。)

2010年7月25日星期日

25 and 26 JUNE 2010 兩个培靈會

http://www.cmc-methodist.org.hk/htm/pub_a.php

2010/06/26 全教會培靈會 作門徒的奉獻 趙崇明博士

2010/06/25 全教會培靈會 進入安息的信仰旅程 趙崇明博士

2010年7月24日星期六

從聖經看〝消費主義〞

剛上了一課從啓示錄看消費主義,覺得這題目是難題,消費主義與啓示錄很難拉上關係,所以對〝消費主義〞進行再思。

人一出生,便要消費消耗地球上的資源才能生存,人的生存所靠基本的消耗/消費是簡單的。人的剩餘產品,成為地的肥料,並無浪費。

基本滿足衣、食、住、行外,再以上的消耗,便為生存增加了價值/消耗。
在無限資源供應的伊甸園裏,消耗品成了(Free Goods)不用購買。
至犯罪被逐,(創3:19) 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人便要用勞力(labour)換取基本的需要( 糊口)。
這換取的過程,形成了一個模式。
人的出產,始於農牧:(創3:23) 耶和華神便打發他出伊甸園去,耕種他所自出之土。

創4:2 又生了該隱的兄弟亞伯。亞伯是牧羊的;該隱是種地的。
人的產作由簡單而多樣化。 人將所得取其上好的產物獻與上帝,呈獻心意,這是另一種的消費模式。
除了供物及選取自己的份,剩餘的便可成為物換物的消費模式。

人追求那些〝基本滿足〞以外的消費去到極端,什至浪費,非必要的消費亦形成了必要的消費;當人追求物質,財富,名利,滿足後也忘記了創造/賜予者時,此等消費形成貪念/單顧享樂。無汗流滿面也得糊口,是否要感恩?當生產/生活的目的或結果是為了「奢侈的消費」,必然「浪費」出現,因「奢侈的消費」的金錢可為貧乏人的救命錢。

供應商要製造需求,要求高消費,加速消費,才有商機。高儲蓄低消費不能令經濟繁榮,節儉節制的美德做成經濟繁榮障礙。國家追求繁榮,人追求高收入高消費,追求至高超越,傳揚自己的名。
創11:4 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另一個問題:華衣美食的消費,不妥當?積極向上繁榮又不當?做刻苦的修士才對嗎?
神賜福給義人應許亞伯蘭為萬國之父,創13:2 亞伯蘭的金、銀、牲畜極多。

創13:7-12 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相爭。亞伯蘭就對羅得說不可相爭,便各有各行,羅得向右他便向左。
於是羅得選擇住在平原的城邑,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到富裕的所多瑪,羅得選高收入高消費。但無神的祝福。)
創14 羅得被虜,亞伯蘭救援,未有要求所多瑪王物質。只有僕人取基本消耗。
創14:23 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
創14:24 只有僕人所吃的,並與我同行的亞乃、以實各、幔利所應得的分,可以任憑他們拿去。」

以下是從聖經看〝消費主義〞的其他經文:
避免過度消費而破壞生態環境例子: 申命記20章19-22節: 「 你若許久圍困攻打所要取的一座城,就不可舉斧子砍壞樹木,因為你可以吃那樹上的果子,不可砍伐,田間的樹木豈是人,叫你糟蹋嗎?獨你所知道不是結果子的樹木可以毀壞、砍伐,用以修築營壘,攻擊那與你打仗的城,直到攻塌了。」;
樹木砍伐會令泥土鬆散,的確傷害自然環境,人們砍伐樹木與農地,建造都市化的生活損害生態環境

申命記22章6-7節:「你若路上遇見鳥窩,或在樹上,或在地上,裡頭有雛或有蛋,母鳥伏在雛上或在蛋上,你不可連母帶雛一併取去。總要放母,只可取雛,這樣你就可以享福,日子得以長久。」

利未記25章關於實行「禧年原則」的吩咐。

整體生活關係中我們不要漠視貧窮人的需要,如路得記,波阿斯恩待路得一樣。利19.9-10/申24章19-22
利19:9 「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
利19:10 不可摘盡葡萄園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園所掉的果子;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某天收到一個單張,助國內兒童白內障300元一單;我們可否省下高消費/經濟項目而多顧及別人需要?

2010年7月23日星期五

建道5天退修營 19-23JULY2010


FC問5天退修營有什么值得感恩?實在太多,無法一一列舉。

FC第一天便在神學院女宿舍遇到同工RP並同住一間2人房。坐FC正前一个位的竟然是她舊同學,並因此相認了。
(據RP說,她曾禱告希望找到熟人。為此只能說聽禱告的神。)

經過,非常好天的兩天,看到日出的第一度陽光與日落,也遇到風球與黑雨,大多户外的時間是無雨的。
在建道退修,比市區居住更專心。因無用电腦,無电視/收音機,獨看聖經。此期間看了由士師記的參孫、路得記、至看完撒上止。早上靈修主要是在户外看日出,聽鳥鳴,看浪,風吹過樹葉,云彩,藍天,鳥/鷹/鴿子,看見像+架的云、金光的劍雲,聽浪,浪濤拍岸,風吹過耳朶的聲音....,朗讀慢唸偉大禱文,看一點點的效法基督。
朗讀一些詩篇,唱一首詩51...。有边聽黑雨強勁的聲音,边看撒上的時候。

與3個同房住,要學懂不發聲响,特別是彼此的睡覺與起床時間不同,由最初的晚睡早起,至最後的早睡早起。
同枱吃飯的與同房的也有識KC的。

星期三因循道規定要出營出席一個聚會,幸兒建道無規定一定要出席所有的課堂,尚有一堂可走。這天三號風球,回程時也因循道早散会,可趕及坐10點的快船到長州。落船遇大雨,剛著好即棄雨衣,手拿傘子,雨便停了,我会覺得自己在無雨之下著了雨衣行很像儍子。FC曾說11點打电話比我,以為我因太晚而返了家,對於我能夠11點前返了宿舍,会喜出望外。

建道的早午晚餐都非常合宜,自己調較的奶茶多奶特別好喝。

覺得從聖經看現代人的困惑,是一個切合的課題。其中一課〝個人主義〞缺了席有點可惜,這像人生有一個空白面,將會再自行研習。由於星期四晚的黑雨,使那一堂延至星期五下午,也使這半天假期变成一天。

問同房借了本〝從聖經看由失到得〞當中序的經文切合一本研讀手冊的首句(提後3.16-17)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是該做?我們越認識神,越知自己不足、限制與知罪。要由個人主義中走向羣体分享。


這五天密集課程不單是退修,也是一個新体驗,聚焦的不是學術研究。

不可含怒到日落

弗 4:26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誰傳來電郵鬧我
期待你送我一碗清湯
誰無聊造謠害我
期待你教我哲學
提示我 別含怒到沮喪
笑話與餸香 在家等我
每日數十次努力與世界摔角
將燭光點了彎起嘴角
我每日也發現這世界兇惡
今晚安靜的過
如常人埋頭在幹
明白我有你挑選西裝
如途人默然路過
明白我有你抹汗
提示我 別含怒到沮喪
接近與愛惜 在家等我
每日數十次努力與世界摔角
將燭光點了彎起嘴角
我每日也發現這世界兇惡
月亮下閒事伴你傾過 所以快樂
這是你 是我 創造這世界一角
將燭光點了彎起嘴角
我每日也發現這世界兇惡
月亮下閒事伴你傾過
講新衫講戲不講工作
美好生命願更多 別要沉重過
有你在旁 別含怒到日落
今晚安靜的過
今晚安靜的過

2010年7月19日星期一

讚美

親愛的父,祢是最偉大的神,祢以雲彩遮天,以光普照世界,祢的道理彰顯於祢創造之中,祢的慈愛高過諸天,祢的信實達到萬代,風隨祢意思去吹,誰能定天、海、地的界線,誰以知識在祢面前自高,願祢的靈聖潔的同在,可以看見祢說話內裏的奇妙。

感謝祢丰富的供應,使我們無需掛慮,省回時間,投入祢的懷裏。虛心的人有福了,因虛心能有更多心靈的空間,又像一塊乾綿花能吸水;處於袮所定的界線,我們踏著祢的道路步向光明與丰盛。

阿們

2010年7月18日星期日

今生若比永恆長

路 9:25 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有甚麼益處呢?
林前 15:32 我若當日像尋常人,在以弗所同野獸戰鬥,那於我有甚麼益處呢?若死人不復活,我們就吃吃喝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_qehEGwkiE&feature=related

今生若比永恆長,讓我們吃喝快樂吧!
管那生命盡頭有沒有方向、答案!
今生若比永恆長,讓我們賺取金銀吧!
還有哪種投資,利潤比這更大!
今生若比永恆長,讓我們求取功名吧!
叫那世上的人,從心裏發出讚歎!
今生若比永恆長,讓我們隨心所欲吧!
只這曇花一現,就讓它瀟瀟灑灑!*
可是誰不曉得,今生不比永恆長,不比永恆長!
永恆要去何方,今生就要思想,
人若賺得了全世界,賠上了自己的生命,
能用什麼來換!能用什麼來換!

親眼看見祢

伯 42:5 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gTCsX9nJUg&feature=related

有祢,我生命不一樣, 有祢,我生命再燃亮,
有祢,我不害怕困難, 有祢,我有滿足的喜樂,
我在深處裏求告祢, 祢在天上聽我禱告,
祢是我堅固避難所, 我讚美祢直到永遠。
太陽還存,月亮還在, 人要敬畏祢直到萬代。
我從前風聞有祢, 現在我親眼看見祢。

2010年7月15日星期四

呼吸

約2年前某日,早上極其肚餓,因過了早餐時段很多,終等到FC吃早餐,吃早餐後呼吸困難,好難呼吸,要用盡力去索氣,感到自己的脈膊跳動很快,腦子像缺氧,當時想會否心臟病發、爆血管之類?不久把吃了的早餐嘔了出來。便CALL白車。

其間,行出餐廳外,經休息後,感覺回復正常,救護車才到。
到了急症室分流,經驗查,一切正常,留院觀察了半天,至今也未知原因。
但我知道,假若當時在清醒時再有片刻的控制不了呼吸,便會缺氧暈倒,更難呼吸。
呼吸是如此的重要,不能缺了它數分鐘。

以下是7月1日撮改自循道靈修網:
我們會否忘記了呼吸?儘管我們被空氣包圍着,這空氣令使我們能夠生存,但大腦沒有發出要呼吸的訊號便有危險。 有時候屬靈生命也像這樣,不成熟無法作出屬靈呼吸。只有斷斷續續地讀經,輕忽靈修的需要,畏縮得不敢跟上帝說話。這一切對於吸入聖靈潔淨心裏的毒物是有必需的, 當「渴求空氣」,上帝的手就觸動我們,吸入聖靈;若沒有規律地「呼吸」,就要重拾靈修生活,被上帝慈愛同在更新。

以下是約書亞記--靈修系列的一句靈修格言:靈裏的呼吸。
「我們的責任就在呼出-----把生命中一切污穢,沒用的東西吐出來,然後吸入---把絕對丰盛的聖靈,有意識地变成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孫德生

今早信心日引一句經文:約3:30 他必興旺,我必衰微。
使我想起姊妹在受苦節退修時所教導的屬靈呼吸。
先放鬆自己,首先是頭、頸、背、手、腳....。
吸氣,她便說:「他必興旺」
呼氣,她便說:「我必衰微」重覆。

而導師引用過,神與我們同在,我們與神同在,重覆,像呼吸一樣。

最終,我們呼吸是維持生命,我們吸入基督的生命使靈興旺,呼出自我使其衰微,每天如此,長年累月如此,想必我們會活出不一樣的生命。

2010年7月14日星期三

論壓力


當你覺得工作太忙, 無法應付,時間不夠用,要爭分奪秒,做事急躁,易發脾氣,為一些事擔心,頭痛/ 胃痛/ 背痛的毛病, 難以治愈,難於入睡....可能你有壓力。

當不感壓力,無新事物剌激/困難的衝擊便會過於鬆弛/平淡,且变得散漫。
我們活在這兩極之間,一面是倒空,逃避,封敝式的獨處;另一面是充盈,開放和實务。
受到兩面的拉据拉扯。環境與自己的要求成為壓力的來源,我們怎樣受這些外來的與自己給與的張力。

我們縱有操練、鍛練,且有一套防壓力大法,談笑自若什至自嘲,有別人扶持....。
能承受很大的壓力,但橡根只能受一定的程度的拉力。當無法受時,可能走向神經衰弱、失去喜樂、信心、愛心、精神崩潰、什至悲劇的發生,又或做了逃兵。

當我們不再向自己能處理多少壓力觀之。

那么要處理的是壓力之源。
要移開千斤之石,也非人手能及。
如是環境來的壓力,除了逃避之外,便要面對,需要上頭來的智慧交託給神,按援急輕重先後次序處之,或犧性割愛....,或轉換環境。

親友說每次下雨時會特別忙碌,有一句說話對此情景非常合用:「未雨綢繆」,當我們早作準備了,有預算,預先作好一切能做的工,那么問題到來之時,若算了一次,便減了一些壓力。

但很多時候,壓力的來源是來自自己的內心要求。
要求過高,要求奪標要贏?
或者重尋人生的價值。
其實人的需求是很少,自己亦很渺小,只是肢体的小部份,要看自己合乎中道。

慢下來,減慢速度,安靜一下,改变一個角度看環境/自已,跳出自己的框框,或者有些新發現。
我們改变不了環境,但可改变自己。
例如:我不和同事下棋,因為我害怕輸,若不再看重輸贏,輸了可体驗一下捨己,贏了也不放在心裏,輸與贏都变得輕了。

2010年7月13日星期二

處事的智慧

書9:14 以色列人受了他們些食物,並沒有求問耶和華。

今天FC聽了一篇"處事的智慧"的講道,便問我處事有什么智慧?
智慧是從神而來,我們怎樣處事便應按真理行。作事勤力不懶散。
FC的標準答案,凡事禱告。
箴20:16 誰為生人作保,就拿誰的衣服;誰為外人作保,誰就要承當。
Take a man's garment when he has given surety for a stranger, and hold him in pledge when he gives surety for foreigners.
箴20:17 以虛謊而得的食物,人覺甘甜;但後來,他的口必充滿塵沙。
Bread gained by deceit is sweet to a man, but afterward his mouth will be full of gravel.
箴20:18 計謀都憑籌算立定;打仗要憑智謀。

我道昨天看了約書亞記。
對於〝凡事禱告〞這答案,有一个回應,是基遍人為保性命欺騙以色列人與其立約(書9)
為什么以色列人受到欺騙,聖經"書9:14道: 並沒有求問耶和華。〞
凡事禱告,會否每一件事都問?
FC說講道說神不会厭煩人的禱告,問我有否求問過神?

當然有,例如求父教我如何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去愛衪;能否以詩篇來禱告....。
都有即日正面的回應。
遇難題也交託神。

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
凡事禱告,不代表凡事求問,或明知故問。
若有些事與日常的事不同,特別的,不知道的,中間分界的便要求問。
不問高深與奥秘的事,例如不問世界杯那一隊勝出的事,像八爪魚一樣。
不問自利个人利益財利的事....貪戀世俗的事。
會問人生方向。

禱告著重求赦罪、祈求、感謝、讚美、敬拜、代禱、,意念的記錄....(但不可亂說)。
若問這件事得不得,那件事得不得,會有些難度。
因日常有很多即時的决定。
或者在每天早上,都求神給予智慧去面對日常的抉擇。

然而聖經的教導給予了很大的指引與方向。
凡事謙虛、温柔、忍耐....。
我也常常会問問,神啊可否給我一些新意念,寫一篇札記。
又或會說,我怎能引起祢的興趣呢?

主禱文的原則,給了我們的典範。
今天母親又打电話來問,「公幹順不順利,切切的為你禱告」
我答幸兒你為我禱告,否則会更麻煩。

在封閉的環境中,只面對自己和神,但日常實踐中,会面對噪音,惡劣的環境,互动的關係,会受到挑戰,常做差了,多加檢討改正。例如今早有一個西人在我旁边說粗口叫我返歸,我無說對不起,反之說了一隻字的粗口"放屁",那是因為太著重自我,在途中我會重覆練習說〝對不起I BEG YOUR PARDON〞,練習這句多了可代替那隻單字。
彼前3:10 因為經上說:“人若愛生命,願享美福,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
彼前3:11 也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

午間回程車遲了15分鐘來,在車厢中小休一会,張開眼看見其它的車都比我架快,證明車速慢,我拿起一本「與神相遇」的書看像往常一樣,有時望往車外,
以下一段在車上的个人經歷,並記在書旁:
我感到前面有雨,之後聽到雨點响起的聲音,窗旁看不見雨點,再看車頭的窗滿了雨水,終看見窗旁的雨。
當時看到第6頁。
看至46頁時:感觀主義者,有以西結的經歷:感到有風...看見閃亮的閃电....聽到翅膀搧動的聲音。

做了一个9種屬靈測試,我有多種傾向。

2010年7月12日星期一

約書亞談事奉 (24章)

(書24.19 )「 約書亞對百姓說:“你們不能侍奉耶和華,因為他是聖潔的 神,是忌邪的 神,必不赦免你們的過犯罪惡。」

難道百性拜偶像,所以不能侍奉耶和華?又說他是聖潔的 神,是忌邪的 神。
據上文下理,約書亞不單說: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亦要求百性敬畏耶和華,誠心實意地事奉他
更要求百性自己作見證。
除掉外邦神,專心歸向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

而百性答覆都是正面:“我們斷不敢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別神〞
他們說:“我們願意作見證。””
“我們必事奉耶和華我們的 神,聽從他的話。”

由這些談話的內容,得知24.19像不合羅輯。

據查經資料的意思是:“如果我們離棄耶和華去侍奉別神,就不能侍奉祂了。因為祂是忌邪的上帝,不能與別神分享祂的地位和權威。” 那便很通順了。

當日,約書亞就與百姓立約,立定律例典章寫在 律法書上,又將一塊大石頭立在橡樹下耶和華的聖所旁邊,以石頭作見證。

2010年7月11日星期日

分段轉接 ---原來永生、福樂都是附屬品。9 - 11 JULY 2010

剛開始一個研讀彼前的半年課程,城浸每日查經亦研彼得前書:
http://groups.yahoo.com/group/bcbsr-chinese/messages/?xm=1&o=1&l=1

城浸每日查經(9 JULY 2010)
彼得前書 2:1-12之分段

潔淨:成熟和事奉
因看到神對我們的目的(2.1-10)
在社會中的好行為來榮耀神(2.11-12)
在意思轉接中分段,小段歸入大段,分了標題使我們更明作者的意思。
而以下的分段與轉接,作者又有何更大的意思?

10 JULY 2010 馬丁路德的信心日引又有一節:肉體的私慾
彼前2:11 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
撮錄如下:
無人是全無瑕玼,仍有私慾,經常與罪作戰。內在有信心,外在有肉体,在世有時仍有惡念的傾向,如無耐性,懼怕死亡,信心還不能全控制罪的本性與老我的一些缺點。

文中提到路10.30-37的好撒瑪利人替被強盜包紮傷口。信心日引卻把主角放於傷者。
傷者受到照顧,但健康己經受虧損。我們有基督與永生,卻不能享完全的健康,因我們內裡仍有貪念


今天11 JULY 2010故事又轉到崇拜經文選了一段路10.25-37。
講道亦以路加福音為題「受永生的代價」但另選少年的官因放不下財富未有跟從主。(路18.18-25)

然而我們不單以財物的物質周濟窮人,也正如好撒瑪利人(路10.30-37)的愛心奉獻
1.動慈心,
2.倒油洒,
3.包傷口,
4.把傷者扶持-騎性口,
5.到旅店 交店主(教会),
6.出銀錢,
7.再回來(有始有終的愛心行動)。

我是誰?傷者?好撒瑪利人?少年的官?或是路10.25-37此文所說祭司/利未人?
我們若做到了"好撒瑪利人"但面對"少年的官"的最大挑戰,我們能否放棄一切所有跟從主。
我們的價值觀不要把財富/物質/知識多量而當作是富足。
因為富足,是包括心靈的滿足,不帶憂慮。

或者大多人都不富有,追求方向也錯了,追求財富、名利、單獨体貼自己的人性面;未有歸回安息,未有把自己的人性放在衪以下(捨己)。不如歇一歇,想想自己的心靈如何才能滿足,怎樣才是富足,並分享自己成為別人的幫助。
以致隨時放低心頭的大石/物慾的重壓,走在主的後面跟隨衪,放下自己的野心便享滿足,原來永生的福樂只是附屬品。

(FC 於12 JULY 聽了2个箴言講道關於領袖特質,其中一个又引用"撒瑪利人")

2010年7月10日星期六

過去、現在、將來

昨天FC問若看119,應分多小天看?我說一次過看。而FC認為分多天去研讀。

剛巧早餐時自動轉播又聽了一次119,書包中有本慕安德烈的靈修秘訣,當中也談119,說可分三個時態去研讀。

過去的持守,現在的喜悅尊崇,將來的保證和起誓遵行。

今天放工後讀了一卷申命記,同樣,申命記也分了3個時段。

1-4章有回憶往事,在爭戰中神的引領,論到戰勝亞摩利王與巴珊王噩,便拿詩135, 詩136來看,原來詩篇亦有分創出利民申的5分法。

5-26章現在追想神的律法,複述十誡、最大誡命,有必勝的賞賜,有神期望以色列的法則、律例典章。

27-34章是神將要做的事,摩西離世臨別時的贈言。

以色列的歷史我們了然於心,昨天的未來已成今天的過去。對於119所談的將來,是要現在努力的不斷實踐。

昨天FC問我,若要只能看5卷書看那五卷?我答:創世記為始,以賽亞書與詩篇,一卷四福音,與看未來的啓示錄。今晚餐時問FC的進度,她剛選了卷啓示錄的第一章看,因看完了以賽亞書;她繼而考我啓示錄,7星是什么?人子再來是的樣貌怎樣?我也反問她:老底嘉教會需要向主買那三樣物品,幸不辱命,彼此都合格,我給FC:80分,我給自己分數是剛剛合格。她說會不斷問我啓示錄以加深自己的記憶。我會想起申 6:7: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回家再較詳細看看啓示錄第一章加深印像,再看另半卷的申命記至完畢。

2010年7月9日星期五

購賣上帝的男孩

剛從FC並香港电台的"一分鐘閱讀--睿智悟出真理"聽到,以下的分享:

一個小男孩捏著1美元硬幣,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詢問:“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店主要麼說沒有,要麼嫌他在搗亂,不由分說就把他攆出了店門。
  天快黑時,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熱情地接待了男孩。老闆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滿頭銀髮,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問男孩:“告訴我,孩子,你買上帝幹嘛?”男孩流著淚告訴老頭,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是被叔叔派特魯撫養大的。叔叔是個建築工人,前不久從腳手架上摔了下來,至今昏迷不醒。醫生說,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種非常奇妙的東西,我把上帝買回來,讓叔叔吃了,傷就會好。
  老頭眼圈也濕潤了,問:“你有多少錢?”“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價格正好是1美元。”老頭接過硬幣,從貨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飲料,“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這瓶‘上帝’,就沒事了。”
  邦迪喜出望外,將飲料抱在懷裏,興沖沖地回到了醫院。一進病房,他就開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買回來了,你很快就會好起來!”
  幾天後,一個由世界頂尖醫學專家組成的醫療小組來到醫院,對派特魯普進行會診。他們採用世界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終於治好了派特魯普的傷。
  派特魯普出院時,看到醫療費帳單那個天文數字,差點嚇昏過去。可院方告訴他,有個老頭幫他把錢全付了。那老頭是個億萬富翁,從一家跨國公司董事長的位置退下來後,隱居在本市,開了家雜貨店打發時光。那個醫療小組就是老頭花重金聘來的。
  派特魯普激動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謝老頭,可老頭已經把雜貨店賣掉,出國旅遊去了。
  後來,派特魯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頭寫來的,信中說:年輕人,您能有邦迪這個侄兒,實在是太幸運了,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處購買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遠記住,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這是那位亿万富翁写给邦迪叔叔信中的一段话。

讀後感:我們受到小孩子的誠心感動?還是覺得老頭的愛心藉得欣賞?若上帝感動更多的人與上位者,世界会变得更完美。
(這故事,最近從母會的講道聽過,不過不同版本。)

《呼召過聖潔生活》A Serious Call to Holy Living - 勞威廉

彼前1:15 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
彼前1:16 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衛斯理小傳提到:
衛斯理除了愛看金碧士的「效法基督」外,也同時閱讀勞威廉(William Law)的著作《呼召過聖潔生活》(A Serious Call to a Devout and Holy Life),這打動了他的心嚮往過一種聖潔的生活。

A SERIOUS CALL TO A DEVOUT AND HOLY LIFE
http://www.ccel.org/ccel/law/serious_call.titlepage.html

這兩天初看〝A SERIOUS CALL TO A DEVOUT AND HOLY LIFE〞的兩頁,便想起作者勞威廉與此作像曾被傅士德的「屬靈操練之旅」簡述介紹過,便証實了這是正確的,於「屬靈操練之旅」p.257-p263,可有一個概略初探:(撮錄如下)

委身的生命,在於每事仰望、事奉神,不單在讀經、禱告與教会生活中,也在日常生活之中實踐,以神的話語/聖經為我們的法則與定規,除了禱告、讀經、進修,也包括生活方式、分配時間、金錢取向、關注愛好、工作餘暇....,總要好好管理日常生活的行為。

如聖經的教導,輕看財物、捨棄世界、不畏邪惡、否定它的歡樂和不看重其福祉,要像個才生的嬰孩,要靈性警醒,心存敬畏,像屬天朝聖客一般,每天背自己的+架、克己、好憐憫,尋求靈裏貧乏者的福樂,摒除富足者的驕傲和虛名,不憂慮明天,活在謙虛的深處,也為身處困境倚靠神而感歡欣,抗拒肉体的情慾、眼目的情慾與今生的驕傲,忍受傷痛、寬恕和祝福仇敵,愛人如神愛他們一樣,全心與全情歸神,竭力進入那通往永恆光輝生命的正門。

除了教會的生活外,也要看聖經要我們履行基本日常的責任。捨己、謙卑、關顧...跟隨主便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部份。

(補充,正如9 July 2010今讀竭誠為主说:

你說:“我無法過聖潔的生活”是真的,但你可以讓耶穌基督使你成為聖潔。“你們不能事奉耶和華”;但你可以讓神的大能透過你作工。你是否與神保持正確的關係,好讓他在你裏面展現他奇妙的生命。

一個仍有所恃的人不会說:〝我定要事奉耶和華。〞)

2010年7月7日星期三

張慕皚牧師在那裏枝咪出不了聲?

昨天FC剛開始聽MP3講道,便選建道2009年6月15日早會,張慕皚榮譽院長之講道聽,但FC說很想聽但聽不倒。

http://www.abs.edu/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2027&Pid=8&Version=0&Cid=98&Charset=big5_hkscs

初段細聲可校大聲,後段是全聽不見了。

今天我聽了城浸2010MAY16的 MP3講道(自動轉播)〝主耶穌──羊群的門(二)張慕皚牧師〞說 就算自己怎樣準備講道,準備怎樣好,但當枝咪出不了聲時,便無用了。

http://www.baptist.org.hk/b5_info01.php

或者張牧,於2010MAY16前有此經驗,但他估不到2009年6月15日早會枝咪出不了聲。
我亦估不到FC所說的事件,今天会在他的講道親口說一片。

當中的訊息是〝神是奇妙的〞
而張牧說彼此配撘......。

偉大心靈的禱告(Great Souls At Prayer) 7 JULY

全能的神,永在的父,一切美善恩賜都是由祢而來。求祢現在就將這些屬祢的賜給我們,甚至喜樂與歡欣也賜下,因為祢是永遠被稱頌的。求祢憐憫我們,赦免我們,因為我們實在太不像祢,在我們身上只有罪污與俗塵、爭競與情慾的記號。求祢以愛眷顧我們,除去我們一切不該有的事物;我們內在多有病患、信心常常軟弱,求祢以極大喜樂的恩賜使我們高升。求祢赦免我們的罪,除去死的毒鈎。求祢賜給我們愛,成為聖靈的印記,好讓我們在地上肉身的情況中領受祢,也盼望在來世更享受祢。阿們。 杜森(1821-76)


(後記:剛寫完一篇雅歌「愛的印記」,內中提到〝愛的印記〞,今讀偉大禱文,也提到〝聖靈的印記〞;這時FC又問起怎知自己有否〝聖靈〞,我便答看果子,今天的禱文都有答案:〝求祢賜給我們愛,成為聖靈的印記〞。故此FC也認為可把今天的禱文,存放於此。)

2010年7月6日星期二

愛會矛盾嗎?

《愛為什麼總矛盾》是劉墉代表作(2005年,水雲齋出版)。
以生動的故事分析愛的十種特質

一.愛是奉獻的,也是掠奪的。
二.愛是要付出,也是要自我保護的。
三.愛是走向相聚,也走向分離的。
四.愛是追新,也是懷舊的。
五.愛是沒有尊卑貴賤,又好像有尊卑貴賤的。
六.愛是無所謂,又有所謂對錯的。
七.愛是犧牲,又要求回饋的。
八.愛的角色是不變又多變的。
九.愛是能夠表現,又不能表現的。
十.愛是自私自利,又推己及人的。

愛是矛盾,還是弔詭,矛盾便不能共存。而這種愛像有點瑕玼,未能極致。

正如愛是不保留的歌詞道:http://www.youtube.com/watch?v=n-OEXqfaMys
〝常聽說世界愛沒長久,哪裡會有愛無盡頭?
塵俗的愛只在乎曾擁有,一刻燦爛便要走!〞

而作者卻確信愛是可以恆久,除了神已無別求;
神的愛是無從解釋、不可說明的,長存不朽的!

〝誰受痛苦被懸掛在木頭?〞就是〝至高的愛盡見於刺穿的手〞;
〝看!血在流反映愛沒保留,持續不死的愛到萬世不休!〞

〝惟求奉上生命全歸主所有,要將一切盡獻於我主的手;
我已決定今生再沒所求,惟望得主稱讚已足夠!〞

有了神的愛,劉墉所談的愛便無矛盾了。
一.愛是奉獻的,不再掠奪。
二.愛是要付出,不自我保護的。
三.愛是走向相聚,為了愛才走向分離的。
四.愛是是懷念的,不貪新。
五.愛是沒有尊卑貴賤,但為了愛便懂得分尊卑。
六.愛是無所謂對錯,但為了愛便糾正其錯的。
七.愛是犧牲,不求回饋的。
八.愛的角色是不變的,亦為了愛才走向变改的。
九.愛是能夠表現,但為了愛便不表現的。
十.愛是推己及人,不會自私自利的。

愛的印記 (歌8.6)

歌8:6 求你將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記,帶在你臂上如戳記。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嫉恨如陰間之殘忍;所發的電光是火焰的電光,是耶和華的烈焰。
Set me as a seal upon your heart, as a seal upon your arm; for love is strong as death, jealousy is cruel as the grave. Its flashes are flashes of fire, a most vehement flame.

整卷雅歌,就只有這一節提到神的名,而印記此詞亦在整卷聖經在此節中首見,可見此節的重要性。

"SEAL"印記,在法律文件上加了封印的記號,表示確實不更改的。而這個印記印在心上及臂上是不消滅的。

若我們受了神的印記,也是確實不更改的。神與人立約也有記號,如挪亞時以虹為記,亞伯拉罕時,降下天火經過祭物(創15.17),耶穌被賣的那天晚上所立的新約,以代表主血的杯為記。(路22.20, 耶31.31-34)
耶31:31 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

我們把神放在心裏,常記掛著神便如,這一句〝放在心上如印記,帶在臂上如戳記〞,有牽腸掛肚之感。

而這種愛是放於首位的,故神是忌邪的,不可有別的偶像代替。

至死不渝的愛,就只有神的愛是永遠長存(詩136),無私犧牲的。

愛情如死之堅強,可以性命換取,但其愛之深会達到嫉恨的地步不能有別的愛。

以致一方不守諾的時候便如火所發的烈焰是極其猛烈。

2010年7月5日星期一

不要驚動、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等他自己情願 (雅歌)

不要驚動、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等他自己情願(歌2.7歌3.5歌8.4)

這句說話出現了3次,可見其份量。

講愛情,會有點〝肉麻〞,不講愛情,便講親情友情罷,會普遍及容易接受一些。

當親人未睡醒,我們都不会叫醒他,是等他自己醒,除非太晚或時間非常緊急。

同樣基督也不免強我們去跟隨衪,由他自己內心發出的愛,無人追逼的是最珍貴的。

PURITY OF MIND AND UNITY OF PURPOSE

THE IMITATION OF CHRIST

A MAN is raised up from the earth by two wings -- simplicity and purity. There must be simplicity in his intention and purity in his desires. Simplicity leads to God, purity embraces and enjoys Him.

If your heart is free from ill-ordered affection, no good deed will be difficult for you. If you aim at and seek after nothing but the pleasure of God and the welfare of your neighbor, you will enjoy freedom within.

If your heart were right, then every created thing would be a mirror of life for you and a book of holy teaching, for there is no creature so small and worthless that it does not show forth the goodness of God. If inwardly you were good and pure, you would see all things clearly and understand them rightly, for a pure heart penetrates to heaven and hell, and as a man is within, so he judges what is without. If there be joy in the world, the pure of heart certainly possess it; and if there be anguish and affliction anywhere, an evil conscience knows it too well.

As iron cast into fire loses its rust and becomes glowing white, so he who turns completely to God is stripped of his sluggishness and changed into a new man. When a man begins to grow lax, he fears a little toil and welcomes external comfort, but when he begins perfectly to conquer himself and to walk bravely in the ways of God, then he thinks those things less difficult which he thought so hard before.

純一和清潔的意向是超脫世俗事物的一對翅膀,它也能使人傾注、領悟和嘗主恩的滋味。

假使脫離了慾念的束縛,就更能得自由。若專心尋求衪並為鄰舍謀福利,就能享受內心平靜。

若內心忠誠正直、良善清潔,就能透視萬物,領悟萬物,它們都要成為你生活的鏡子與學習模範。無論受造之物是多么卑微,皆顯明神的良善。 清心的人能夠洞察天堂與地獄。一個人內心怎樣,他在外面判斷事物也怎樣。 這世界果真有喜樂的話,也只有清心的人才能看見。 若何處有痛苦、憂愁,心懷惡念的人必最清楚。

一塊鐵放在火中煉淨了,變成光茫熾熱,照樣人脫去怠惰也能成為新造的人,投入神的懐抱。 人若開始逐漸冷淡退步,就怕勞苦,願意得到外在安慰。若嘗試去完全克服自己,勇敢的奔走神的路,那麼,先前似乎苦痛艱難的事,都變得輕省了。

2010年7月4日星期日

報讀主日學彼得後書

今天姐姐帶了KC來崇拜,因KC剛找了工作,此來想必是感恩。

祟拜的主題是說〝事奉〞,這个問題己和FC討論過,而我認為〝給主作的〞便是事奉。內室的事奉也是事奉。

據華理克(RICK WARREN)的標竿人生(PURPOSE DRIVEN)--〝討神喜悅的敬拜〞第+三天提到湯格力(GARY THOMAS)的著作《神聖的通道》(Sacred Pathways)說親近神有很多途徑,供參考用:

1. 自然主義者喜歡在大自然中表達對神的愛
2. 感覺主義者在敬拜中使用他們的感官,不只用耳朵,也用視覺、味覺、嗅覺、触覺來表達對神的愛;
3. 傳統主義者通過儀式、禮拜、表征以及固定的形式中敬拜親近神
4. 禁欲主義者喜歡以獨處和簡單的生活方式親近神
5. 行動主義者透過与罪惡對抗,与不公義爭戰和建立更好的世界去愛神
6. 服務主義者以愛他人和滿足他人的需要,來表達對神的愛;
7. 熱心主義者以歡慶來愛神
8. 沈思默想者以切慕敬愛的心愛神
9. 知識分子則用心研讀來表達對神的愛。


崇拜完後,往循道圖書館找彼得前書研經資料不獲,外甥走來說想報讀彼得後書主日學,便陪他再報多個Course.
於是數人一同報讀彼得後書。

午間回家,拿了本彼得前後書輔讀,看了一遍彼得後書,背緊一句彼得後書金句時睡着了。什么加上什么....。(另,彼得後書的巴蘭(彼後 2:15)又撞正民數記中的巴蘭)

晚上7點吃過晚飯,往運動塲散步觀看日落雲彩。

回家再聽了數个短篇講道。

2010年7月3日星期六

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這些"是什么?



我們有什么東西?或者你会說什么都無,但人必有喜好,有所愛的事物。

20歲,30歲....80歲所追求的都不同。20歲看傳道書的〝虛空〞、約伯的〝受苦〞,在日子尚多未經困難感受不到什么叫〝虛空〞。未有感情,如何在心裏湧出一滴眼淚?

在追想〝奔跑〞天路,會想到一場人生競賽與獎賞;然被愛所吸引,而快跑的跟隨前往是不為獎賞,眼中再不是競賽,也正如斷奶的嬰孩,不是為吃奶找母親。

願愛主更深,以致可以坦然無懼怕的說,我一無所有的跟從祢!AMEN

2010年7月1日星期四

彩虹的人生

來12:1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
Therefore, since we are surrounded by so great a cloud of witnesses, let us also lay aside every weight, and sin which clings so closely, and let us run with perseverance the race that is set before us,


“In faith, we have the proof,
Upon faith, we get the promise,
With faith, we discover we are just traveller in the world,
Going towards the perfect heavenly home....”

“有了信心,我們已得了明証,
因信,我們得到了應許,
帶著信,我們在世上只是寄居的客旅,
直奔完美的天家...."

互相守望、天天的紀念!

全地至高是我主

願靈內甦醒,心獻頌讚歌聲

投在您的翅膀,願您施恩救拯

願榮耀歸主,高唱頌讚新歌

琴和應瑟奏鳴,樂韻歌聲齊賀

副歌:
全地至高是我主,各邦一致頌揚

讓這歌盡獻主,榮光高照諸天

慈愛達到穹蒼處,恩慈信實 並賜下寬容饒恕

http://jgospel.net/faith/hymns/%E5%85%A8%E5%9C%B0%E8%87%B3%E9%AB%98%E6%98%AF%E6%88%91%E4%B8%BB.c11280.aspx

詩108與詩60原來是一對孖生兄弟

本星期二帶了數頁「屬靈操練之旅」往東莞公幹。

「屬靈操練之旅」是2009年的生日禮物,2008年那時本求以黃金互換作為彼此的保值禮物,但最後我選了數本屬靈書籍,並以自己為禮物歸給神。

而2008年,我選的生日禮物是「MP4」原意是用以聽講道用的,現在成為我的流動〝聽聲聖經〞。

「屬靈操練之旅」是一本大而厚的書,假若要携帶閱讀十分不方便,便以往常自修的習慣把書成為活頁紙。那么「水滴石穿」会漸漸的一天看一個課題把它看完。那時我己用了約一個月時間看完此書,今才重温其中一課:羅倫斯弟兄《與神同在》P.116-124羅倫斯是以自已一切換神的一切,我同意他的見解〝一切得益都源於神的恩慈和良善〞並〝誠心維持神臨在中〞〝竭力回報神的愛〞;第一年早上他把思想放在靈修的一些概念上比如死亡、審判、罪與天堂等,餘下時間包括所有工作時間進入神的臨在,由此練習出對神的尊崇;然而往昔的罪卻会纏繞腦際達十年之久,只有信;本著簡單的信,竭盡己能帶著謙卑和愛在神面前,完全降伏在神的意願內。除了對神的純愛外,別無其他,只求恆常留在神的臨在之中,是與神一份恆常、無聲和秘密的交談

經文選讀:詩108。
在旅途中,聽MP4機,聽到與詩108幾近一樣的經文,原來是詩60。
回家查看,詩108合拼了詩57.7-11與詩60.5-12,這是一篇團体祈禱詩。

詩108:3 耶和華啊,我要在萬民中稱謝你,在列邦中歌頌你!
詩108:4 因為你的慈愛大過諸天;你的誠實達到穹蒼。
詩108:5 神啊,願你崇高過於諸天!願你的榮耀高過全地!

你的慈愛大過諸天;你的誠實達到穹蒼
原來是道風山退修的一首歌「全地至高是我主」的一句歌詞
http://jgospel.net/faith/hymns/%E5%85%A8%E5%9C%B0%E8%87%B3%E9%AB%98%E6%98%AF%E6%88%91%E4%B8%BB.c11280.aspx

以下三句似一樣意思,但不同層次,以108為至高層次,是「過於諸天」的至高
詩36:5 耶和華啊,你的慈愛上及諸天;你的信實達到穹蒼。
Thy steadfast love, O LORD, extends to the heavens, thy faithfulness to the clouds.
詩 57:10 因為,你的慈愛高及諸天;你的誠實達到穹蒼。 For thy steadfast love is great to the heavens, thy faithfulness to the clouds.
詩 108:4 因為,你的慈愛大過諸天;你的誠實達到穹蒼。 For thy steadfast love is great above the heavens, thy faithfulness reaches to the clouds.

回應經訓與啓應經文(詩77.11-20)

詩77:11 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記念你古時的奇事。
詩77:12 我也要思想你的經營,默念你的作為。

回想神過往所行的奇事和威榮便得安慰。

當我們軟弱時,便要追念至高者顯出右手之年代。

正如以利亞被追殺求死時,軟弱卧在地上,便看見神的威榮有力行走,並回到現實中工作一樣。

賽46:9 你們要追念上古的事。因為我是神,並無別神;我是神,再沒有能比我的。
賽46:10 我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從古時言明未成的事,說:我的籌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悅的,我必成就。

賽43:18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記念從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
賽43:19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
因為要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2010年6月29日星期二

天羅地網的資訊

27 JUNE 2010 退修後坐一架巴士回家,巴士坐滿了人,故有位坐都會值得感恩,但因無法選擇坐位,坐位旁的窗口是網著了廣告,側面是另一位乘客講电話,車前的坐位是廣告,車頂是廣告,面前是一個电視機,因此被迫望著前面的电視機。

電視中,當我看著某球員拿起国旗,用雙手張開国旗時,又有乘客拿起她的披肩用雙手張開它,電視中的人與車廂中的人是相同動作,當時並無分析此事,只當作又一不能解釋的巧合事件。

第二天,晚餐時,坐前的食客說話的聲音大,全部接收了入腦,便想起昨晚的乘客前面也有一個電視機,她是模枋电視中人的動作。為此,我們被這天羅地網的資訊包圍,許多不想看,不想聽的事,也進入了我們的意識之中,成為干擾,也影响我們的行為。

早前一導師在FACEBOOK中分享了一個真人真事個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9aSQPelM6E&feature=player_embedded
有一自閉症的黑人,自小愛畫素描,能過目不忘。一天人們要証實此事,便讓他乘直昇機觀光羅馬競技塲附近一段長時間(45分鐘),他便可再繪畫3天,便把自已所有看見的如照相般畫了出來。

這事不單止告訴我,人的恩賜與潜能有多大,也告訴我清心的人能不被雜音所影响,因為他有點自閉。

2010年6月28日星期一

道風山退修 -風隨意思吹 27 JUNE 2010


太11:28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這天下著綿綿細雨,好像沒有停止。
初到道風山的聖殿,四周有古樸之風。漫天風雨伴行山徑、樹影與古剎之間,聖殿內頂高3層,兩边有牌扁,思索其意有感,有一黑版記錄了4節經文,其3與循道的讀經吻合。

先唱了數首樂歌,樂歌在聖殿中回响,其中一首是YOU ARE MY HIDING PLA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o6HXUN19AY
「以得救樂歌四面環繞我」,正如其歌!詩32:7 你是我藏身之處;你必保佑我脫離苦難,以得救的樂歌四面環繞我。

唱樂歌有點振奮,聽樂歌時更感安舒。
坐著放鬆全意交給神的時侯,會得到充份的休息。

今次主題為神是我安息之所。
中段有30分鐘禱告,我留在聖殿,FC回歸自然。
引用「進入至聖所」幔子、聖所、至聖所為穩密處,是坦然的打開心靈的,亦以基督的血潔淨了。
寫了最後一頁時也停了禱告。
我們的禱告/靈修,與人生也像呼吸,主在我裏面,我也在主裏面,周而復始。

專注於衪,把焦點校正,不偏不倚的。

像一艘遇風浪的船向著靜止水面中的主,我心歸向主,專注主,再專注主。

小手記用完,我以為禱告也完,但看面前牌扁:
「風隨意思而吹」便引發另一段禱文:
風隨意思而吹,風託著雨,袮託住萬有,也託住我們,我也隨祢的意思而行....。
也想起一場雨來到前,有風吹來,風隨祢的意思而吹來,不隨己意。

(及後再看一本「靜中重建自己」是「生命福音事工協会」劉文亮導師推介,學習安靜之用)

「保抱」與「懷搋」


我心靈平靜安憩在主內,是衪拯救了我。

FC在道風山退修時,行了去明陣,時下著雨,有蚊子咬。她罕有地發表她的禱文:
主啊!求祢憐憫,我心被世事纏繞未能得享安靜,因我切慕在你懷中,求祢指教我,使我心靈自由,耳聞鳥鳴如主的呼應,今逢雨天退修來到主跟前,在我隱密处,使我得安息。AMEN

她亦分享了以賽亞書46章3-4節回應退修時導師引用的詩131
詩131:1 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
詩131:2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

賽46:3 你們自從生下,就蒙我保抱,自從出胎,便蒙我懷搋。
賽46:4 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搋。我已造作,也必保抱;我必懷抱,也必拯救。

孩子在母親的懷中,是最安穩的一刻,可安然睡覺。
我們如神的懷抱中。當孩子不為喝奶而在母親的懷時,乃是不在乎其它,這好處不在她(衪)以外(詩16)

退修時同唱:
我心靈平靜安憩在主內,是主衪拯救了我。
我心靈平靜安憩在主內,是衪拯救了我。

後記:第二天無意中從「靜中重建自己」p96發現:
「我的心進到與神同在的安息裡,我心單單唯獨只有神,是衪拯救我。」是詩62.1----意譯Jerusalem Bible)
和合本:詩62:1 我的心默默無聲,專等候 神;我的救恩是從他而來。

2010年6月27日星期日

又看一次雅歌

今早靈修由讀6月27日的偉大心靈的禱告開始,讀後,凝望著一句禱文許久,那句禱文是:
主啊,求袮更新我們的靈,使我們的心被祢吸引,以致我們的工作不再是重擔,而是喜樂....

以上,覺得「求袮更新我們的靈」会是主題,但「使我們的心被祢吸引」,會是一句合用的說話。(但最後「我們的工作不再是重擔,而是喜樂」卻都是與今天退修營中一節經文相關的)。

便寫下一句禱告:「袮以大愛吸引我,我便快跑的跟隨祢」,(又有鷹在旁飛過),並暫時停了禱告,拿起一本「我靈深處」的靈修書看,揭到一頁p.67「挪走石塊」,看到路6.42「眼中的樑木與剌」,這句經文是昨天和FC作過笑談。

這文最深刻部份有3點:(作者有時以第一生「我」代表了天父所說的話,使我們更代入其中)
1. 「你們不謙卑自己的心,潔淨你們的手,獻上我要的祭(就是憂傷痛悔的心),就別想從我手上白白得到你們所要的。」
2. 「先除去体內毒素,身体才会痊癒,同樣的拋棄邪惡,潔淨罪惡,我的身体(教会)才得到祝福、復興及更新。只要你們的眼還在挑弟兄姊妹的錯誤與不完全,就不可能仰望我的臉。」
3. 除去雜草,復耕之後,挪走石塊,我會讓沛雨降臨.....。
(雜草、復耕、挪走石塊是各人的工作之比喩,〝讓沛雨降臨〞便是祝福)
我們有什么心頭大石,瑣事,心裏藏著什么東西,要清理與修復?

看完此文,好像和昨晚尼希米與以斯拉的〝復興〞有關。

不及細想,再看到p.196-197:我的佳偶,與我同去
經文是林後6章17節,但主題卻是雅歌,便想起我只寫了一句禱文:「袮以大愛吸引我,我便快跑的跟隨祢」也都是雅歌的經文,為此再查雅歌一片,有些亮光。

此文有3个深刻的內容
1. 第2段尾的一句賽40.31「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
2. 富建設性的時期,一點也不浪費時間;
3. 我会在山坡上向你揭示我的榮光...
(28 JUN 2010 早上查路加福音第9章重温,原來山坡上的榮光,就在9.28-36登山变像)

今天參加了「生命福音事工協會」的半天退修營將上道風山。(另文)
在查雅歌前,在「我靈深處」一瞥「班鳩的呼喚」一文原來也與雅歌有關。
今早的禱文只是寥寥2行,但估不到上道風山的聖殿內寫了6頁,便用盡了這小手記,因它不是用來寫禱文的。
從前不覺雅歌好看,現在再看感到趣味央然。

聖殿內有一黑版,有上星期循道崇拜主題經文王上19與今天講道再講述過的王上19.19-21與今早的主題經文加5.1,13-25與路9.51-62。FC為此覺驚訝,因這是至高者的手筆。

2010年6月26日星期六

尼希米記中的培靈會 26 JUNE 2010

來源:每日與主同行 20周2日

很多人以為尼希米記之中心是重建城牆,若真是這樣,則尼希米記到六章十五節舉行盛大慶典便應結束了。但為何仍有那麼多篇幅?因為尼希米的焦點是神的子民,非建築物,建築物是工具,是保護人、建立人之工具而已。從第七章開始,尼希米便按步就班去重建百姓的生命。他首先仔細安排各人看守耶城,另有專人負責看守城門,防止敵人入侵。他又安排詩班,從戶籍中釐定祭司人選,鼓勵奉獻。接著便是請以斯拉講研經會,使百姓明白律法。尼希米和以斯拉又勸民享受神的豐富,守住棚節,記念主恩。聚會的高潮是培靈會,思念神過去之恩典,承認自己的罪,肯定神的信實、公義和憐憫。在培靈會結束前百姓均重新奉獻,在神面前立約簽名,永久事奉主不改變,遵守摩西的律法,又定下了殿捐之例,以及嚴謹遵守對利未人之奉獻(十一奉獻)。這是一次振奮人心之培靈會。

培靈會、奮興會是重要,可以振奮人心,挑旺靈火,然而教會復興不能單靠培靈會。試看那麼偉大、成功的一次培靈會維持了多久?十三章六節記載,「過了多日」尼希米再回耶城時,百姓之生命竟是一塌糊塗,犯安息日、與外族通婚、犯罪等,叫他心裡難過。要恆久有復興之靈命,我們要注意日常生活的營養──經常讀經的習慣、恆切禱告、教會敬拜、肢體相交生活、傳福音和事奉。沒有這些平衡操練,再好的培靈會亦幫不了我們。

請思想,在你生活中,那些方面需要神的復興?婚姻?職業道德?因工作狂熱以致沒有在神裡面安靜?對人靈魂的負擔?事奉冷淡?要對什麼事保持安靜?有什麼罪是你必須承認悔改?你要以什麼行動彰顯神?

另參考19周第5日
以斯拉帶來奮興
以斯拉奮興之第一步是自己先認罪禱告。奮興的火焰必先由領袖焚起,才能傳到會眾,以後奮興的火焰才會愈燒愈旺、愈傳愈廣。

哈 3:2 耶和華啊,我聽見你的名聲(或譯:言語)就懼怕。耶和華啊,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在這些年間顯明出來;在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念。

〝小便宜〞與〝同情心〞

銀行為了推廣信用咭、信貸備用,會送禮物迎新客户,有時人們会為了購物折扣或貪〝小便宜〞,便申請多一張信用咭,或查詢關乎自己利益的事。

今在商塲遇上此種情况,但舊客應無此〝免費午餐〞,因此不会主動去查詢,然而在旁有位新客FC見我像有點與趣,便自動獻身去給推銷員纏繞;據了解舊客也可以在某商店以折扣購等同價值之物品,所不同的是〝小便宜〞的迎新禮物,FC便即時引退。故事應該完結。

至於我,我会覺得那份MP3小禮物或會可作送禮給FC之用,問題是在於舊客會否有迎新禮品呢?答案和理解卻是相反。

推銷員說:舊客可以照蹎報交齊文件便有禮物收。
推銷員說的和理解有異,未及細想便接下推廣單,轉頭便走。

推銷員連忙說:請你幫我,今天一个額都未接過,其他同事都有,你只要花很少時間簽了它便可以,再補記証明
文件。

當時己分不清楚是為了〝小便宜〞或〝同情心〞,而想幫他。
但甞試找証明文件,只有其中一樣,便推辭了。

反思這過程,確有一些轉念之間的〝貪小便宜〞的成份,也有一部份〝同情心〞,但推銷員說舊客可照填報,理性說給我知〝有欺騙〞的成份。

做與不可做便不辯自明,無灰色地帶,黑白分明。
在急促的環境裏,短促的决定,人常会容易犯錯!
為〝小便宜〞又或為〝同情心〞做好人而妄下决定,最終容易做了〝愚妄人〞。
在最小事上犯錯,也是錯。

撮錄余也魯日記 2007年9月6日部份

如廁的短短幾分鐘,翻完了《明報》整版面的《星期日生活》,因星期日沒空看,要拖到48個小時後才來個高速I(eye)掃瞄。可見年過80還沒有進步,仍得個 "'忙"字。

眼睛映入了很多影像,小得連螞蟻都比下去的字,大到叫我想加入綠色運勳喝停的圖片,新到還未收入維基百科的名詞術語,舊到連康熙字興都沒有收入的或者找不到解釋的字和詞(例如 "冇","郁唔郁")。粵語入文,讀這些文字長大,怎么能要大學生國文習作裡不出現粵語!

看完新的四開〝蚊型"星期刊:最大的收穫是明白自己需要接受改造,去參加專為改造老年人閱讀習慣的補習名校,否則,我很難從閱讀中得益。讀報令我更糊塗、茫然、失落、自卑、犬儒,想講句粗囗,因 我什么都沒有得到,白白送掉了對我來說已一去不返的寶貴時間。

編者當然曾反唇相譏,甚至發來一個博客:"我們裙拉褲甩,搞這32版目的就是要刺激。閣下將每版頭上的絛狀剪落拼好寄來,還有禮物拿喏。"............

2010年6月25日星期五

知罪與認罪 25 JUNE 2010

詩19:12 誰能知道自己的錯失呢?願你赦免我隱而未現的過錯。
詩19:13 求你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不容這罪轄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

提後 3:4 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

講者/親友都承認自己的DNA中有賭搏的成份,因為父親是賭徒。

至於我家,租父母己有拜偶像這回事。

原罪這件事,会有很多人承認。

但人大多會說「誰能知道自己的錯失呢?」

說到「明知故犯」,人便会說怎会明知錯事都做,不合邏輯。
林前 4:4 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

人就是這樣,都會有明知故犯任意妄為的時候:

以色列民知不可違反+誡卻照犯無疑,如拜偶像,行耶和華看為惡的事。

連大衛也犯了奸淫的罪,真是不能列舉。

要遵守的事情會有很多,随時知道守不到,比如守時/不可停止聚會。

全守也不要太快開心,因為自己可能是法利賽人。

某年某日,在商塲上看見一個女人〝高賣〞(偷盜),卻無舉報;某年某日看見地上有個銀包,而無拾起它,並帶去警署......;許多明知要行義而無去行的,也是明知故犯的罪。

故除了求神赦免我們隱而未見的罪,也必須禁止那些任意妄為的罪。

因為人的罪,更顯出神的公義。

若要自以為義,便要試想在神面前連天使也不能時(伯15.15),就得知必須承認自己的罪了。

詩51:15 主啊,求你使我嘴唇張開,我的口便傳揚讚美你的話!
詩51:16 你本不喜愛祭物,若喜愛,我就獻上;燔祭,你也不喜悅。
詩51:17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詩51:18 求你隨你的美意善待錫安,建造耶路撒冷的城牆。
詩51:19 那時,你必喜愛公義的祭和燔祭並全牲的燔祭;那時,人必將公牛獻在你壇上。

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著心,像惹他發怒的日子一樣。 (來3:15)
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 (羅 10:10)

2010年6月22日星期二

聽主微聲 (王上19)

許多時候,人会說為什么主不和我說話?Why God Does Not Talk With Me ?

他們会認為主會有特定的形式對其說話,會是開天劈石般顯現,又或驚天動地的臨在。
主会怎樣顯示,假若你躺卧着幻想衪的形像,希望有一天發白日夢見到衪從旋風顯現,對於這事情会是無幫助。
或者以上的形式,在日光之下会發生都未定。

以利亞為神大發熱心,剛勝了一場與巴力爭勝的勝仗,又在求告中雨便下來了。
他奔在亞哈前頭,直到耶斯列的城門。為的是要亞哈悔罪。當王后耶洗別說明日取他性命時卻逃跑。

我們会問,為什么不求問神?這會是我們的一種的現況,有問題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再找神。
到那時,以利亞忘記了與巴利爭勝的時候,神出了手。(神回應了),以利亞受恐嚇便失去了信心。

他求的不是解决的辦法,反在羅騰樹下求死,並躺卧睡覺。
當天使叫他起來吃喝再走40晝夜到神的山,(這是另一種的聲音、清哳的指示)
又走到洞中,神叫他走出洞去到主面前。以利亞與神相遇是在微聲之中,(列王上19:11-13)
在他面前有烈風大作,崩山碎石,耶和華卻不在風中;
風後地震,耶和華卻不在其中;
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
火後有微小的聲音。

列王記18-19章,神顯現有以下形式供參考:
1. 應允禱告
1.1 耶和華降下火來,燒盡燔祭、木柴、石頭、塵土,又燒乾溝裡的;
1.2 下了雨。

2. 天使
2.1 供應日用飲食;
2.2 明確的旨示:“起來吃吧!因為你當走的路甚遠。”是正面的行為。

3. 當以利亞往在洞中,神会叫他去到神面前
遇困難,不要只逃避 ,是要去到主面前。

4 主出現的方式是意想不到,是微小的聲音
不在風中、不在地震中、不在火中。郤在火後的微小聲音。
神會以任何奇妙的方式顯明祂自己,在偉大場面裡可能找不到神;在謙卑人的心中,在安靜時才以柔和的微聲對人說話。

倚靠神,並盡份內事。聽不聽到主的聲音是雙方面的。

(另有Peter 22 Jun 2010的一文
Why God Does Not Talk With Me

Sometimes, we find that God is so far away from us and God is not listening to us, with totally dead silence for long time.... Our prayer and request to Him all varnishes like air or goes into the drain without any return....

Perhaps, the following devotion message will give us some timely answers when we cannot hear anything from the living God of love and grace for awhile.

Please open your heart, make your eye open and mind ready to accept and understand the following words of life sharing....

Then, you will find how the loving God is so willing and keen to respond to you...

http://www.namb.net/site/c.9qKILUOzEpH/b.687605/k.6324/Blackaby_Daily_Devotion/apps/nl/newsletter.asp )

2010年6月20日星期日

砌牆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聖經教導我們要愛惜光陰。(弗5.15-17)要善用時間,不可誤用。

什么是時間?人用了自己的生命於睡覺、飲食、看电視、上網打機、單顧自己的事、無愛,未有用於有意義的事上。

什么是思想?思想像河流,單一的意念会如水倒在其上,我們不可停止單一的意念(包括好與不好),但假如不修築便會泛濫,我們怎樣加高圍牆,以確保生命的質素而不被泛濫所淹末?

什么是人生?人生像在等候,又像是一条直線,由開始走到終結,有人說人生是一場夢、一台戲、一場遊戲,是粒朱古力,一面牆。

要明白我們當行的路,人生的出路,是一条窄路(太7.13-14)

今天有弟兄與姊妹同講見証。
二人不謀而合都是曾戒毒的吸毒者,今回頭為要挽回失喪的人,他們分享了寶貴的生命見証。作為過來人,以蒙赦罪的身份,勸各人愛惜光陰,因現今的世代邪惡,叫我們好好管理人生,(管理自己,教導子女,做好工作,讀好書,盡公民、子女、父母、信徒本份),行大使命與大誡命,要生命影响生命。

有弟兄分享傳福音不單傳了便當完成,還要為其代禱:
西 1:28 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

然而最後要分享的是「砌牆」
當人生比喩為「砌牆」時,各位,我們怎樣砌這牆呢?
回想我們的牆,有否按著藍圖去砌,或馬虎了事。
用什么工料去砌?草木、禾秸?還是金、銀、寶石

林前3:10 我照 神所給我的恩,好像一個聰明的工頭,立好了根基,有別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
林前3:11 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
林前3:12 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秸在這根基上建造,
林前3:13 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它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

一個有恩賜的弟兄說,砌牆不是自己砌,是親朋天使與天父,捉著他手砌的,並立志奉獻自己;亦有弟兄說從前砌得馬馬虎虎,無按藍圖去做,又或工料不足,立志及後會用金、銀、寶石去砌。有些要求不高但表示會盡心去砌。

有弟兄說,從前專注名利、錢財,今天他幫母親剪腳甲会更快樂,
有說砌牆不是自己砌自己的牆,是一同彼此去砌的,建成靈宮、聖殿。

又若,每一塊磚可代表每一件事情,又或每一年,我們應珍惜用心去砌好每一塊磚。並按時評估那一塊磚是值得保留,那一塊磚是弱如紙磚的〝豆腐渣工程〞,應該拆毁再重新建造?我們不想成為了〝毀壞歪斜的牆、將倒的壁〞!

詩 51:18 求你隨你的美意善待錫安,建造耶路撒冷的城牆。
親愛的天父,今天是父親節,紀念天上的聖父,與天堂上的眾親友,感謝祢過往的栽培,試鍊我們如精金;回望人生,我們確浪費了時光,未有對準祢為目標;求袮赦免明知的,或隱而未見的過犯,並一切任意妄為的罪,求祢潔除我們的罪,以祢的道作為我們大大小小的盾牌,更生我們裏外,以生命作為工料,彼此去建造,造就別人與爰祢,高舉祢得勝的名。我們以禱告獻上馨香的祭。求主悅納。奉主耶穌基督得勝的名求。 阿們


可支持:
基督教巴拿巴愛心服务團
http://www.barnabas.com.hk/homepage.htm
基督教更新會
http://208.75.255.146/christian-living/websites/t10.aspx?name=%E9%A6%99%E6%B8%AF%E5%9F%BA%E7%9D%A3%E6%95%99%E6%9B%B4%E6%96%B0%E6%9C%83

Blessing With True Happiness (Peter's sharing)

In our world, we always intend to find happiness from the wealth accumulated on earth. So, richness and prosperity in asset, money and investment are attractive, charming and appealing to many people with very few exception.

Perhaps, some people may disagree because they are not so materialistic and secularly addicted to the pursuit of personal wealth as depicted popularly in financial magazine, entertainment and news. In fact, if we are supposed to have open and free option to become rich or poor, how many people is willing to choose living and surviving in a poor family without further resources for personal enjoyment. Our Lord Jesus is the living example like this. Jesus comes to the world in poor so that we become rich in God.

I saw an advertisement on this topics which stimulates me to rethink about the life style and true happiness enjoyed in life. If happiness is built on resources, asset and how much we own and have, the happiness is not fully explored and will not last too long since our desire is so unlimited without reasonable boundaries. When we want more and try to get more, our happiness will soon fade away and finally replaced with sadness of disappointment, anger and dissatisfaction.

One way of being true happiness is taking the opposite approach as taught by Apostle Paul. Giving carries more blessings than getting. If we are willing to give and share, that means we put less weighing and priority on what we have with higher priority setting over others than just ourselves. In this way, the happiness is not come from the materialistic things externally, but it grows and nourishes internally and happily inside our heart and mind with no reservation from the grace and love of the God.

Why we could do this? This is because the God has set us a good example of giving for us to follow and enjoy in love of Jesus Christ for the people around us.


使 徒 行 傳 Acts
20:33 I have had no desire for any man's silver or gold or clothing.
20:34 You yourselves have seen that with these hands I got what was necessary for me and those who were with me.
20:35 In all things I was an example to you of how, in your lives, you are to give help to the feeble, and keep in memory the words of the Lord Jesus, how he himself said, There is a greater blessing in giving than in getting.
20:33 我 未 曾 貪 圖 一 個 人 的 金 、 銀 、 衣 服 。
20:34 我 這 兩 隻 手 、 常 供 給 我 和 同 人 的 需 用 、 這 是 你 們 自 己 知 道 的 。
20:35 我 凡 事 給 你 們 作 榜 樣 、 叫 你 們 知 道 、 應 當 這 樣 勞 苦 、 扶 助 軟 弱 的 人 、 又 當 記 念 主 耶 穌 的 話 、 說 、 施 比 受 更 為 有 福 。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乎? (外甥的分享)


2010年1月22日 21:43
以下文章,文筆比較辛辣,不喜歡吃辣的最好不要看......以免血壓突然飛升!

早在上幾個星期,有許多親戚朋友同學,都問我關於八十後的問題,筆者多是沒有正面回答!因為筆者本是不喜歡爭辯的人,尤其社會討論熱烈的問題,更加不會去說,但卻會看,卻會想。

真理越辯越明,不知什麼時侯這句話常被人誤解,變了辯論學會招新會員的口號。其實如果真理可以簡單地從口舌之爭解決,世間上就沒有沒必要的戰爭,就沒有革命了!

懷疑主義的鼻祖,笛卡兒有一句名言,相信不少人都聽過:

I think therefore I am. (我思故我在。)

證明心中的正反思辯,其實比口舌之爭,來得更加重要,更有意義!請不要被社會氣氛左右你的思想,甚至代替你的思想而不自知。用進,廢短!你不理會自己的腦袋嗎?腦袋就不理會你嚕,就是這麼簡單。

不知什麼時候,筆者總覺得我們的社會欠缺一樣東西......什麼東西呢,請自己想想吧!

我們的社會公器呀!好像縱容大眾,不去啟發人們思維,只不斷製造標籤,營造分化。就例如之前的港女,就泛指一定數目的香港女孩貪慕虛榮,任性小器及嬌生慣養。今天的八十後就是偏執激進,憤世嫉俗......如果人人都可以由出生年份及地方,就可以知他們是什麼類人,當廟街算命的一定好收入過一眾地產發展商及任何一個五粒晨星級的基金經理吧。

人是很奇怪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和自己不同的總會想抗拒,和自己相同的就會如膠似漆。至少潛意識是這樣。製造標籤,等如不斷比較,發掘相異......自然令人思路狹窄產生分化。你有沒有曾經有一刻想過,這一班八十後比任何一代年輕人激進呢?如果有,你已經正中某一些大眾傳媒下懷。

請放眼古今中外,面對現實......

你們忘記了反戰的胡士托音樂會嗎?

你們忘記了五四運動,忘記胡適,忘記徐志摩,忘記聞一多了?

你們忘記六十年代香港暴動,同胞勿近的"菠蘿"嗎?

抑或忘記了六四事件?

這些都是當時有一班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發起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以前的人志向高尚點?為人民,為和平,為自由?現在的人迷失?現在的人偏激?也許吧,但又有誰敢說自己,出生在這個花花世界,一直心如止水,沒有半點少年輕狂?

K.C是反高鐵的(不知現在是不是,她有時十分善變。)她為的是保護生態環境,為的是菜園村居民的家園。她的出發點不見得低在哪裡。

我呢,一直對所有事有保留,和許多人的意見,都是和而不同。

在香港做任何大型發展基建,發展商都需要提交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即EIA,環評報告。)對環境影響的工序盡量減少,你們聽過蝙蝠俠吧,不是卡通,不是電影那一位帥哥,早在還未有香港迪士尼之前,有一間做EIA顧問公司,聘請了一些人,在欣澳各大小蝙蝠洞,每天點算蝙蝠數目,研究牠們生態,我們會戲稱他們的生活就像蝙蝠俠。(呀!標籤了,我好像自打嘴巴.....)

聽過釘子戶吧(又標籤......),意指一些在將會被收地發展的居民,甚至外來投機者,死抱持有的居所不放,和政府爭持,待價而沽。(多數是Urban Renewal Authority處理,即市區重建局,以前俗稱叫土發。有一點貶意,指土匪。)這一種行為我們會叫"落釘"。高鐵做價太高?官商勾結?但第一趟油水,正是最懂得混入一些真正收害者中的人,完全吸掉!菜園村居民痛失家園,當然其情可憫。可惜,你們記得上年新年那一班堵塞中環交通命脈的建築工人嗎?菜園村居民至少有一些金錢上補償,建築工人?許多都沒錢開飯,在家中從事測量工作就有他們份了(量地)。

世間上許多事,都是難以抉擇!順得哥情,就失嫂意。

高鐵要用669億建造,成本全球最貴?其實幾年前規劃訂價是395億,可能有人認為這證明了造價過高,但我看見的是一個是上升趨勢,今天的昂貴,也許是明天的便宜。一個簡單的道理,地球金屬資源其實有限的,只要有需求,金屬價格的上升趨勢是必然。不過當然現時各金屬價格,被高估炒上也說不定......

貴?便宜?其實你我都說不準,我們沒有任何全部建造高鐵打價資料,沒有標書,沒有任何Method Statement在手,所有Cost and Benefit都計不到!講貴?講便宜?都是空中樓閣,不著天際......可況,你我都不是專業測量師呢!

香港也許太多高樓大廈,地方又小,令人不禁視野變得狹窄,我們的社會也許正是缺乏一絲包容,一點團結!

願天下"人言為信,止戈為武!"

筆者建議大家多用其他角度看所有身邊人和事,介紹大家看一看FREAKONOMICS,中文叫怪誕經濟學,世間事就像此書封面一樣,表面是一個蘋果,但你不用心研究,主動親身了解,用刀剖開,無人知道它......竟然是一個橙!

2010年6月18日星期五

默默無聲,專等候神 17-18 JUNE 2010

詩 62:5 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

種子埋在土中生根,在上面看來,沒有一點動靜。禱告的答應或許就要來,雖然看不見牠的來到。

朋友曾問禱告是否獨白?
「歸回安息」一書「認獨白是人生的真實性」
另一方面,要重新認識禱告
1. 我們太强調主動的口禱及祈求
(被動的等候,聆聽会是另一種選擇;
而禱告並無限制及形式,寫禱文,默禱,讀禱文,讀書與研經後的回應)

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

2.我們太著重移山式的禱告,希望事事誠心所願,急於求成
(卻忘記主權在神,正如耶穌所說,不求我的意思,只求祢的意思;我們的禱告不是尋找答案,而是尋找神,尋求祂的面,致有「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我們要求遵行神的旨意,主禱文是我們禱告的範例;我們要求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求脫離試探,保守心懷意念;求赦罪,如詩51的求主潔淨我們的罪;求愛心的增加,免人別人的債,因神免了我們的罪....為萬人代求。)

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

3. 我們太怱忙,忙得遇見了主也不知道
我們要學習的,不是禱告,而是安靜等候,尋找我們的主如同最珍貴的至寶。每晚上,每清晨尋找衪,雖然我們可以把問題,重擔交到主手上,但我們至大的目標,是單一仰望神。讚美衪、感謝祂,我們要求神與我們同在

神啊,求祢與我們同在。
祢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祢就是光,在祢的光中必得見光。
求祢的面光光照我們,因祢是我們臉上的光榮,
我們要住在祢的隱密處、祢的蔭下,

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AMEN

約伯記的作者是誰?是何時的歷史?

約伯記的作者不詳,要估作者是誰?這會是一個無答案的問題。

伯1:6-7及2.1-6 耶和華與撒但的對話有誰知道?
除了耶和華與撒但及天使知道外,無人会知道;所以直接受難人会第一個知道。如作者不是約伯本人,会是流傳的一個記錄/故事。

最後,約伯再活多140歲。(伯42.16)按歲數大於摩西,事件是發生在摩西之前的事蹟。

而第一章示巴人與迦勒底人忽然來襲,(查海天書樓的啓導本聖經)示巴人與迦勒底人是公元前2000至1000年的近東民族,約伯為亞伯拉罕時代的人物

創 25:7 亞伯拉罕一生的年日是一百七十五歲。

重點:「不是找尋答案,而是尋找神。」

2010年6月17日星期四

榮光

晚餐時討論林後3章,FC剛讀到林後3章與以賽亞書42章,最深刻的是林後3章的「榮光」,她問為什么有那么多「榮光」的字句。

為此再查看林後3章,「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林後3.6)
靠著遵守舊約律法結果就是死亡。惟有相信耶穌基督,仰望聖靈才可以得永生。律法使人察覺自己的罪,但卻不能賜人生命。

林後3章中18節有6節講述榮光,出現12个「榮光」。
榮光有指光,榮耀,光榮。聖經大多數經文說:「耶和華的榮光」
林後那6節經文多以比較形式出現,為要使人看見更大的榮光。

比對:
1. 屬死的職事與屬靈的職事(7, 8)
2. 定罪的職事與稱義的職事(9)
3. 從前有榮光與這極大的榮光(10)
4. 廢掉的與長存的(11)
5. 人的榮光與主的榮光(18)
使我們更留意屬靈的職事、稱義的職事、極大的榮光、長存的、主(基督)的榮光。

「榮光」與「帕子」是另一個對比。
那時人們誦讀舊約摩西,還沒有揭去帕子在他們心上。這帕子在基督裡已經廢去了。但他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
甚麼叫作帕子呢?帕子是遮蓋了叫你不能看見的。甚麼時候你的心對準著主,甚麼時候你的心是擺正了,那麼你裏頭的帕子必定除去了,你裏頭必定有亮光。── 倪柝聲

那么答案在林後4:6
林後4:6 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 神,已經照在我們心裡,叫我們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

願主照亮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G5-0h1qzHU&feature=player_embedded
林後 3:18 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

(後記:7 August 2010今天老師在課堂介紹在Spiritual Maturity一書,孫德生一番話:
A progessive Experience: "We are being changed into His likeness from one degree of glory to another"变成主的形像,榮上加榮 (林後3.11-18)
摩西的榮光是短暫的,職事的榮光是長久的;
薦信人是寫在心阪自己介紹自己。)

2010年6月16日星期三

與約伯同感 (伯19:17)

FC與我也曾認為約伯記中3位朋友與約伯的對話佔了太多篇幅。但3位朋友與約伯的對話及旁觀者的辯述也有其重要之處。我們有否以朋友與親朋般忍耐約伯,又有否以受苦者的感受忍耐別人,單一的仰望神。
在常理之內三位朋友及旁觀者的態度極對,但以輔導的角度看,三位朋友在開始時默然陪了約伯7天是極對了。
當約伯說到親朋太太因他的病痛厭棄他時也有同感。

伯19:17 我口的氣味,我妻子厭惡;我的懇求,我同胞也憎嫌,

香港住处,樓下的鄰居,養一隻大的長毛狗,數年前見牠行樓梯都畏懼,而牠的体味很利害,最近更嚴重,當打開电梯門而他們未入LIFT,便嚊到惡臭,關門時,他們無入LIFT,但臭氣歷久不散。
FC與我互表不滿,但不了了之,第二天管理處貼上「寵物發異味」的告示。究其原因是「長毛狗」是有重病,以致身体發臭。

詩38:5 因我的愚昧,我的傷發臭流膿。
詩38:6 我疼痛,大大拳曲,終日哀痛。
詩38:7 我滿腰是火;我的肉無一完全。
詩38:8 我被壓傷,身體疲倦;因心裡不安,我就唉哼。

約伯的苦况,有誰体会,有誰耐心的在一個「發臭流膿」的人身边,默默支持他。
人到此境,自閉有何出奇呢?

2010年6月13日星期日

荒漠甘泉之論安息 13 JUNE 2010

今天荒漠甘泉論兩個畫家,各繪幅表露安息之意的畫。

第一個畫家畫一個大湖;風靜浪平,湖面如鏡;山上的美景在水中映得清清楚楚。

第二個畫家畫下一片極大的瀑布,旁邊有一棵小灌木的枝子灣在水中;它頂端的分枝上擱著一個小巢(幾乎被浪花浸濕),中間睡著一隻知更雀。

第一幅畫僅是停滯;第二幅畫才是安息。要有安息,須先有安息的對象。基督在地上的生活,外表無時刻不在患難和危險之中;可是祂裡面的生活卻是極端安息的。所以十字架就在前面,祂仍能對祂的門徒說:『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

安息並不是我們坐在禮拜堂裡的那種肅靜;安息乃是我們的心在上帝裡面得著休息。-屈倫夢(Drummond)

回應:
追尋安息,有遠渡重洋去找安息之旅;
有找尋安靜之地,以景寄意,物中傳情;
有修道之士,與世隔絕避開繁瑣;

那裏是可安歇的地方?
在無憂無慮的地方,可信靠的地方,
可成為避難所的地方,在神裏面尋找是極近的。

照亮我(Faith : Hymns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G5-0h1qzHU&feature=player_embedded


願主恩光, 臉光光照內心漆黑(2x)
盼主 常護佑 願你 看顧
賜賞新生, 新生, 獲賜新生
迷惘孤單困惱孤單主手導領我
照亮我今生, 永遠
願主恩典, 救恩開脫罪惡捆鎖(2x)
盼主 常護佑 願你 看顧
賜賞新生, 新生, 獲賜新生
迷惘孤單困惱孤單主手導領我
救贖我, 今生, 永遠, 願主恩伴永遠

願主深恩, 願主的愛, 永久的愛
恆久不改, 永久不更改
願主深恩, 願主的愛, 永久的愛
盼主 常護佑, 盼主 常護佑
賜賞新生, 新生, 賜賞新生, 新生
迷惘孤單主手導領我
愛護我今生, 永遠照亮我今生, 永遠, 主真光
照亮我今生, 永遠
願真光到永遠

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

中央屠宰與禁止吃血 (利未記17章)

中央屠宰(利17.1-9)

為了國民的健康與衛生,禁止人私自屠宰,

祭師屠宰牲畜是經過檢查,經合格檢驗,無殘疾,再放血,把內臟和其上的脂油,放在壇上焚燒。

除了衛生,也禁止人私自屠殺牲畜拜別神。

某天看利未記17章,又看到希伯來書13章,兩者有點相關:
來13:11 原來牲畜的血被大祭司帶入聖所作贖罪祭;牲畜的身子被燒在營外。
來13:12 所以,耶穌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聖,也就在城門外受苦。

利未記中的五祭,也預表了基督所獻的祭。

至於禁止吃血(利17.10-18)
現今人愛吃牛排,會愛半熟,帶血。
帶血不潔之例,現今了解,帶血的食物,不熟会帶菌不衛生的。

還願的估值 (利未記27章)

不同年歲、性別還願的价值也不同。(利27.1-7)
利27:2 “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人還特許的願,被許的人要按你所估的價值歸給耶和華。
利27:3 你估定的從二十歲到六十歲的男人,要按聖所的平,估定價銀五十舍客勒;
利27:4 若是女人,你要估定三十舍客勒;

查讀經輔輯(BIBLE INSERT)1舍客勒=0.4OZ
10JUN2010現價10oz白銀為US$1,430,倫敦黃金為(PM FIX)US$1,217.5

如那些銀是倫敦白銀,男人還願只值(舍客勒50 x 0.4 oz x us$1430/10)x7.8=HK$22,308.

如是倫敦黃金(舍客勒50 x 0.4 oz x US$1217.5)x7.8=HK$189,930.

贖价 (利未記25章)


早上5.00便醒,心裏响起句:
「歸回安息....竟自不肯。」(賽30.15)便回應心裏那句:「我當然肯休息啦。」
靈修完約6.00,合上眼一會,再張開眼,立時有隻大鷹在屋頂飛過,時7.45,再寫禱文。
在FC旁唸箴言:懶惰人哪,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著手躺臥片時.....。

FC曾要求放假去一下渡假,適逢核數師收JOB,便趕忙安頓手上的工作請假兩天,老板用紅筆批核請假單:是不合格?
放假並不能減壓,因工作只会堆積更多。不過離開工作,便像關掉大掣一樣。
而FC今天又剛看到(賽40:31)。

上班前,等巴士期間,舉目望天看到3隻鷹,是分別三種不同的高度,最低一隻在大廈之上,每一隻的距離很遠,在盤旋打圈。牠們是三種不同境界。

下午午餐完往運動場安靜,場外氣温很熱,有30度,進到場外卻很舒適。
清風徐來,水波忽輕,又看見鷹羣,3隻一組,分兩組,另有獨立飛的鷹,不久牠們合成一羣,有9隻,牠們飛得極高,只像黑蟻般大小,不久又由北面海面之上的天,一隻隻飛向南面,飛在球場蓋頂上,消失於視線之間。

返到16號月台探望白頭翁,良久,看見牠擔著一條虫回巢,一迅又飛向球場南面的盡處。

在場上看完利未記。這天討論利未記「贖价」
利25:47 住在你那裡的外人,或是寄居的,若漸漸富足,你的弟兄卻漸漸窮乏,將自己賣給那外人,或是寄居的,或是外人的宗族。
人因窮乏買掉自己得 「贖价」,好像現代人打工得薪金,他們兩者所不同的是一次收取與每月收取工价。
舊約的被賣奴僕可贖回自己,只要付 「贖价」便可以了。

現代人怎樣贖回自己,或者想到,不用打工/退休,做自己喜歡的事?
神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為奴之地領出來,過紅海如重生得自由,現今基督以血作贖价,買回我們得自由。
作為自由人,不是為所慾為,而是榮神益人,以貢献為人生目標,重視休息。

(寫Blog 至約6.30,適逢日落美景。)

2010年6月8日星期二

耶穌在地上畫字,所寫的是什么?

約8:7 他們還是不住地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約8:8 於是又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耶穌在地上畫字,所寫的是什么?聖經找不到答案。

FC 20年前的主日學,曾有過的問題,當時有人說是七宗罪。她把這問題藏了20年至7 JUN 2010 晚餐,她又拿這問題考我,希望我比出答案。

這段聖經,也曾看過,但無細心想過。
現在拿來做晚餐的前菜,咀嚼一下。

主耶穌豈会隨意在地上畫字呢?應會和當時環境有關。
寫字前是,有一句說話:「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當時寫人們的罪是其中一個最大的可能。
約8:9 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

晚上睡前努力查找,一本「惟獨耶穌」的參考書找到一些解說:
有人說衪在列出指控者的罪,也有人說衪在列出舊約<利未記>20.10及<申命記>22.22,指明犯姦淫的男女二人皆應受罰。」

剛考8 June 追看利未記至20章。
而早上又有一則靈修文章:
約8.11 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聖經一直警告信徒不可犯罪,包括:姦淫、偷盜、荒宴、醉酒、辱罵、勒索、邪術、拜偶像、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嫉妒、紛爭、毀謗、妄疑、異端、謊言、虛偽、貪心、貪懶....。
往東莞時,又自動播放:約8、約壹3、詩82
約壹3:9 凡從 神生的,就不犯罪,因 神的道(註:原文作“種”)存在他心裡;他也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 神生的。

詩82:2 說:“你們審判不秉公義,徇惡人的情面,要到幾時呢?〔細拉〕
詩82:3 你們當為貧寒的人和孤兒伸冤,當為困苦和窮乏的人施行公義。
詩82:4 當保護貧寒和窮乏的人,救他們脫離惡人的手。
詩82:5 你們仍不知道,也不明白,在黑暗中走來走去;地的根基都搖動了
應行義而不行,也是罪

兼且引用今天偉大禱文:
神啊!保守我們不犯任意妄為的罪,赦免我們過往的過失,潔淨我們現在的生活,引導我們走永生的道路。阿們

(補充:約8:12 耶 穌 又 對 眾 人 說 、 我 是 世 界 的 光 . 跟 從 我 的 、 就 不 在 黑 暗 裡 走 、 必 要 得 著 生 命 的 光 。
聽到此節不久,巴士行到隧道口,看見天上的云,被陽光射透,散發出權能的光線。
這句話與經文也存在心裡)

2010年6月6日星期日

何謂成功神學?

「成功神學」或「信心神學」,是什么意思?

是追隨神為得利的門徑,憑信心向神禱告,就會得到成功,得到神的醫治。

請澄清,信心是倚靠神,單一的仰望衪。其他不過是附屬產品。

為什么相信神呢?

為牧師的祝福?一切的福氣?

追隨上帝本身是便是最終的目的,神同在便是祝福。

所以信徒間的書信結尾會說以馬內利(神同在)。

愛神,是要遵行祂的話,並遵行最大的誡命與最大使命。

而昌盛是神賦予給他的子民,當人歸入基督,便有豐盛的生命。(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

信靠祂,更新生命,結下豐盛的果子,是喜樂不帶憂愁的。

外在价值,可量度的价值:
舉例:正如怎統計量度學術的,學者出產的著作,學生讀多少本書,上了多少小時課堂。
一般人量人的成功也以金錢去量度。
貲財是可量度的丰盛,亞伯有多少羊,多少牛?
伯1:2 他生了七個兒子,三個女兒。
伯1:3 他的家產有七千羊,三千駱駝,五百對牛,五百母驢,並有許多僕婢。
轉眼可以完全失去。約伯為義人,也可以一夜失去所擁有的東西。
伯1:20 約伯便起來,撕裂外袍,剃了頭,伏在地上下拜,
伯1:21 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神看人不是外表,是內裏,所以窮人可以是富足的財主,而財主卻会是貧窮得只剩下錢。(路16.19-29)

靠主而得豐盛的人,因太豐盛以致要與人分享,憐憫貧窮、疾苦的人,切實的執行神丰富的道理。+奉一是可量度,以身体作活祭是不可量度的。
追求眼所不見的內在价值(intrinsic value).

我們的价值建基於那兒?身体、錢財,人物,權勢。若价值的基礎在這些時,當失去這些,希望便幻滅了。

然而建基在耶穌基督上,衪是盼望的泉頭,是永有的。

不可量度的丰盛:愛、人的靈魂、空間、時間、精神....

核心价值(Core Value)在那兒?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在那裏。
愛人(愛人如己)....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

保羅說:
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林後6:10)

耶穌對門徒說:
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太 10:39)
當我們肯捨棄,便有所得著;為了得,卻有所失。

2010年6月5日星期六

懶惰人哪..... (箴言)

箴 6:6 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
懶惰人與工作狂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老婆会說「你內心會是很懶惰,不想做,愛早些退休,安於逸樂那種。」
「但為何卻表現得那么勤力呢?」以前的想法是必須加倍的勤力才可以懶,正是早些做完做些收工的想法。

記得長輩講道不愛那些「又惡又懶的人」,老師會說懶散的同學是「LAZY BONE」

老同事則說:「牛都很勤力,只識做。」

「好食懶飛」是廣東人對懶惰人的說法。

其實舊日會「貪於安逸」,又或者說:「某些事会很懶。對於不愛做的事,會懶得做。」

但如今會說,人必須做的事是「勞碌中享福」與必須做有意義的事。

然而,「懶惰」是人類中一種普遍的行為。

自小,當家人睡至很晚時,總愛揚威耀武地引用:
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 箴 6:6
懶惰人哪,你要睡到幾時呢?你何時睡醒呢? 箴 6:9-11
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著手躺臥片時,
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

舊日當朋友有大肚腩,卻会笑他的肚腩為「資本主義」的產物。「大肚腩」的成因是「好食懶飛」的先入為主的想法。

箴言怎樣形容懶惰人:
不愛人差他辦事:叫差他的人如醋倒牙,如煙薰目。(箴 10:26)
羨慕別人,自己卻無所得 (箴 13:4)
他們的道會很困難:像荊棘的籬笆(箴 15:19)
最基本的事也懶得做:放手在盤子裡,就是向口撤回,他也不肯。 (箴 19:24)也以為勞乏。(箴 26:15)
因一點困難便卻腳不前:因冬寒不肯耕種,到收割的時候,他必討飯而無所得。 (箴 20:4)
他們的心願是寧死不做:心願將他殺害,因為他手不肯做工。 (箴 21:25)
常常会找藉口不做:他們說:外頭有獅子;我在街上就必被殺。(箴 22:13)、又或說:道上有猛獅,街上有壯獅。 (箴 26:13)
整日躺在床上:門在樞紐轉動,懶惰人在床上也是如此。 (箴 26:14)
因為他們思想與應對是怎樣不用做:看自己比七個善於應對的人更有智慧。(箴 26:16)

懶惰被看為罪,而反思創世記,人的工作是要管理
創1:26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我們被定意管理這世界。

因罪,而必須 「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創3:19)

走出安逸,勤於辦事,是懶惰人的出路,也就是我這懶人的出路。

「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9

林後12:9 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保羅喜歡誇自已的軟弱,身上的剌沒有被除去,好使知道自己真軟弱。因我們什么時侯軟弱,什么時候倚靠神而变得剛強,知道自己軟弱與限制,好使我們知道謙卑(林後12:7) ,也承認神的大能。

在不可能的條件下,更彰顯神的大能。還記得基甸由初召32,000人至僅餘300人以對抗+三萬多的米甸人嗎?在不敢相信之下,会覺得会是一場賭搏。

當亞哈王中箭(王上22.34),好像是隨機的一箭中在甲縫裏。
就像高手發了一球,跌進洞內,是恰巧的嗎。
事件與事件的發生,就是好多好多低的或然率撞成。
在不可能底下,更顯神的大能。

2010年6月4日星期五

痛,能夠分享嗎?4 JUNE 2010

最近聽到家人們身体有不同大小的病痛。

今天家人KC.HO來電說身患重病,是生胆石,在胆管內,有生命危險,要為他祈禱。

為這事,在此分享同病相憐的痛,這經歷只作參考用。

數年前某天,我感到腰背很痛,行每一步、上車落車、上床下床,痛到睡不著,經歷了一個月。

背背包很像有一個腫瘤頂着在右腰背。我感到自己像老人家,某天趕車,老婆說我行得慢,可否跑,才透露我很痛,我不想說,因為「痛」不是用來分享的。

這是一個訊號:「有病」;這帶出一個「胆石」痛症。

不久經驗身才發覺我有很多大小不一的「胆石」,亦有不致命的病痛。

便經歷了漫長3年的運動與食療,無需食藥,也有為此許願。(兒時,我也曾經為讀書考試許願。)

但此次許願是「身體健康」。非常時期是用非常之法,然而可以温和的便用温和之法。

經驗查後,那時,我己經行走不怎痛了,但那些石仍頂着在右腰背/則。問醫生可否動手術割除,不怎痛,便無需做了。(留意,若惡化,便即時處理;等候與觀察病情的方向,变好或变壞。)

假若,感到痛,可以比一個短時限給它,因為它告訴我們,需要處理我們的身体。

可能是我們無做運動,無消耗,生活方式不對,飲食方面,環境,壓力,休息不足,睡眠的問題。(年紀老要接受病痛。)

忍一忍,清理一下身心靈,在神面前潔除自己的罪,當要愛惜自己的身体,因他是主的殿。

到今時,並無驗胆石,因無痛,那個頂着在右腰背/則的身內的裏西無了,感覺良好。

我曾一個月行路像老人家,但現在卻「如鷹返老還童」,當然是感謝我的神。

衪給我三年清心的身体操練,由身体操練,領悟恆心的屬靈的操練。

雖然說「操練身体益處還少,唯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這不代表身体操練是小事。

年青人都要上体育堂,年長的更加要運動。

身体操練是大事,更何況是內心和至偉大的神的事呢!

最後要說,既然快樂是可以分享,痛苦也是可以分擔一點的,雖然減不了別人的痛楚,但可以彼此代求,凡事禱告祈求和感謝賜人出人意外平安的神。

病痛之時或會說:
詩39:9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我就默然不語。
現在則勉之:
箴17:22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2010年6月3日星期四

工作狂?

某人,經歷了23星期1-7照做,極早開工極晚收工,最終才發覺生命不是工作,與工作的表現。

某人,和我說星期1-7照做,長時間的如此,想過跳樓。

某人,為了達到某種目標,全心全意的去做,無朋友、無联絡家人、無自己生活的空閒。

要怎樣改善環境,賺到全世界卻失去生命有何用?

有大屋、有錢,但無健康。
傳5:12 勞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豐滿卻不容他睡覺。
傳5:13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禍患,就是財主積存資財,反害自己。

怎樣才是出路?轉工?改变、改变環境,改善你的生活。

有一個建議,祈求有一份工能夠有合宜的工作時間與休息。

生活質素的評估

工作裏各人會被評估,每一份生產的件工也被評估過,經合格才流通市面。

年終各人的加薪也配合一份評估表,工作的表現像與薪酬有點相關。

但有否想過評定自已各家人的關係、工作與生活質素有關?又有否由家人評定自己的表現?

當中或会有些同情分?

因人的際遇不同,各人評定/被評定的分數有別。

假若我們誠實的評定別人多是高分的,那么我們相處得很不錯,

但假若某一項過低便應檢討了。

我会檢討稍為低分的地方,而那一個環節是由於歷史環境的因素,只能作个別比較與处理了。

我們與配偶、家人子女兄弟姊妹、老闆、同事、朋友、上帝的關係怎樣?由1-10分。

上帝必定要有10分。

工作、健康、飲食、空餘時間、运動又怎樣?

這些都構成生活質素。

箴10:22 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
這種富足,是生活質素的富足,不会有憂慮 ,有憂慮便不算富足了。

所以不要憂慮了。

滋潤人的,必得滋潤。

昨晚剛上「致富有道」第2堂,很晚才回家,強張眼睛看箴言,至11章竟看見:「滋潤人的,必得滋潤。」

6月1日星期二看箴言1-3章,活用了「曰光之下虛空的虛空,在日光之上,卻由虛空变為充實,仰望神.......
箴3:8 這便醫治你的肚臍,滋潤你的百骨。 」在家人的Facebook上這樣寫。

家人回應:「在神的領域中就不會虛空!滋潤人的,必被滋潤!」

至星期三晚才知箴言回應箴言,再探望她時才知她病了,她的兒子也病了。

2010年6月1日星期二

懷抱有時

人生在悲喜交集之間,相遇有時別離有時。

對於身邊年老與壯年的家人有不同、難免的病痛,只有交託神,我們外体是不斷衰敗,現在的每一個當下己是最好的了,故要珍惜當下的日子,仰望神。

傳道者提供了很多的意見。
我會接受在勞碌中享福,把握今天建立美滿人生。
可以休息的,也多點休息。
有些時候,我們要接受年老、困苦的環境,要改变的是自己的心境。
不被物慾、環境轄制。

今早乘火車小睡至上水站,張開眼便見到一个多年不見的舊友人,雖然小聚片刻,也深感「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至東莞厰順道詢問受交通意外的同事狀況,都是叫人心痛,突然的事故是使人不知身後發生的任何事。

午餐後得知駐國內的一位同事,開始返教会也為其高興。